|
|
|
卖螃蟹的看上螃蟹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14:15 央视《致富经》
央视《致富经》2007年10月29日播出:卖螃蟹的看上螃蟹宴,以下为节目内容。 江苏省兴化市水域面积总共有86万亩,其中40万亩被用于大闸蟹养殖,而一个叫朱同林的人自己就拥有其中的十万亩,每年能生产螃蟹250万公斤,这么多螃蟹,基本上都是朱同林自己卖掉的。 朱同林:“定了 六万斤,今天早上就要货,要发到全国各地,够卖的,4两多,280元。” 早上9点,没有来得及吃早饭的朱同林,回到公司,发现自己的弟弟正在和一个前来购买螃蟹的水产商争论。 弟弟:“不能动。” 汤宝生对这个找上门来买螃蟹的人,根本没有客气,是因为这些螃蟹都已经有了去处。 弟弟:“这个我们家的货源都有配制的,今天的货源总共上来只有几万斤,都配好了,我们每天卖的量,都是每天晚上8点钟之前,电话都联系好的,各个点要多少货,我们就配多少货。” 原来这些螃蟹,都已提前预定好,要运到朱同林自己的专卖店去,这位经销商一看汤宝生不卖给他螃蟹,只好自己找来朱同林。 朱同林:“他是宝应的,100多公里开过来了,跟我们都是朋友,叫我们凑几包给他,过中秋节了,这个蟹真的很好的,我自己都不够卖的,那都是朋友,又来了,考虑到,朋友的感情吗。” 朱同林不愿意卖给经销商,是担心别人会扰乱自己的市场,可是如果不卖,又伤朋友感情,无奈之下,答应卖给他,但只能卖给他小蟹。 经销商:“我买到的大的他全部配货配掉了,小的拿少一点回去卖卖吗。” 记者:“你拿多大的?” 朋友:“拿的是3.5两的母蟹,还有三两的母蟹,5两的公蟹。” 朱同林每年养殖的500万斤大闸蟹,其中90%都是通过自己在全国各地的60多个专卖店向外销售,而没有通过其他经销商,朱同林敢于用这种方式销售螃蟹,源于五年前的一次失误, 2000年八月份,有到了螃蟹即将成熟的季节,公司员工戴志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戴志新:“因为我们这个池塘里面都有螃蟹的食台,就是吃食的食台,每天都检查的,检查了以后,发现食台当中的饲料吃不掉了。” 这时他们怀疑是不是螃蟹生病死掉,于是开始在塘里打捞,却没有发现任何死去的螃蟹。 戴志新:“然后呢,就考虑到,可能里面的蟹跑了,就跑到蟹塘四周看了,看找有没有漏洞呀,或者什么小洞呀。” 由于螃蟹快要成熟的时候,夜里会爬上岸, 朱同林和戴志新几个夜里都到岸边查看,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朱同林:“这边有一个下水道,你看这一块的下水道,下水道上游把水打过来,就在里面下游往外排,排到这个塘里面给它氧气,那空间都是活的。” 两个池塘之间的下水道附近有一个小洞,正好螃蟹苗可以爬过去。 朱同林:“这个春天,在8月份之前,它是往上游走,吃上水,到了9月份它吃下水,往下游跑,它要洄游了。” 可是这个时候螃蟹已经长大,无法从原来的小洞洄游,造成临近的两个池塘养殖密度不同,没想到9月份,这个失误竟然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朱同林:“到了秋季一捕,惊喜了,都是大蟹,而且母蟹四两的,五两的,小的就是三两。” 当时其他养殖户养出的螃蟹大都只有二三两重。 股东:“我们这个蟹只卖20多元钱一斤,他们这个蟹卖100多元钱一斤,120元钱左右,卖这个蟹只有20元钱一斤,一亩地相差几千块钱。” 2000年开始,随着螃蟹养殖技术的普遍推广,产量快速增大,一时鱼目混杂,在市场上,到处都是2、3两的螃蟹。每斤只卖2、3十元。4、5两重的大螃蟹在市场上很少见到, 5两的螃蟹卖到了120元一斤。 吴英刚:“大的它在餐桌上也是一个高品位的象征,每人欣赏当中,大蟹也是一个档次吧,在餐桌上,但是它的肉质鲜嫩的,肉质很多很多的。” 酒店厨师 马鹤青:“我们酒店在泰州来说比较属于高档的酒店,在我们这边请客的人都是比较有档次的,他喜欢花高的价钱,吃大的螃蟹,这样体现了他消费者的这个身份,有面子。” 主同林的那一个池塘虽然养出的螃蟹数量少,但是由于卖价高,每亩多收入了3000元。100多亩的池塘,多赚了30万元,从这件事开始,朱同林决定减少螃蟹的放养密度。 工人:“当时我们把一个100亩的塘分三块,一块30几亩地,30几亩地,有一块地一亩地放150只左右,还有一块地放250只左右,还有一块地放350只左右,到时候看哪个塘的经济收入高。” 朱同林发现螃蟹的放养密度由原来的每亩800多只减少到250只,养出的螃蟹有800多斤产量,个头有一半达到了半斤,收入最高,但这种方法很容易被其他养殖户学到手。 于是住同林决定从培育蟹苗入手,找到一种不易被别人模仿的生产模式,朱同林采用了一种叫扣蟹的养殖方法。 朱同林:“扣就是在这个池子,不让它猛吃,还有密度,要大,像这个等于是一个平方等于是300个,就是它一多,它不长,就扣了,控制了,控制了生长了,这就叫扣蟹。” 以前刚刚拿回的蟹苗要养殖4个月之后,,才能重新更换池塘,作为商品蟹来养殖,而主同林把蟹苗养殖时间,增加到了一年,控制了食量,活动范围减小,养成扣蟹。扣蟹不但个头大,而且不会过早成熟,作为商品蟹放养的时候,个头会长的更大。 朱同林:“这个蟹苗就是明年2月份,2月份我们把它投放到蟹塘里面,蟹塘里面等于就是3平方米放一只,它到了9月份,这个蟹的个头要达到半斤。” 2003年的时候,朱同林养殖出的螃蟹有一半达到了半斤多,其他养殖户看到朱同林的养蟹方法都觉得确实无法模仿。 股东:“饲料是自己加工的,他都是,他的苗种跟我们以前养的苗种不一样的。” 由于朱同林的螃蟹养殖是从蟹苗开始控制养殖密度和饲料的调制,并且经过3年时间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要摸索到这些规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股东:“以前我自己养也养不起来的,养不起来,后来看到朱总养的蟹大,我就找朱总,朱总帮助我们带领,在朱总的带领下,我们入他的股,在这边养。” 后来入股的农户越来越多,他们都按照朱同林的方式养殖螃蟹,并由他统一销售。2004年,朱同林总共控制了8万亩的蟹塘,出产了200万公斤螃蟹,其中一半达到半斤重。不到年底,所有的螃蟹销售一空,但是过了2005年春节之后,一个经销商拖欠了他100万元的货款。 弟弟:“我们货供给他,他供给酒店,有的酒店倒闭了,他那个资金他收不回来,就也有我们一部分资金的,他现在还是不还,他说我们如果有钱了,还是还你们,这个帐还是他们,帐还放在这里。” 货款收不回来, 不等于螃蟹不好销售,别人能为自己销售200万公斤,朱同林觉得自己也可以。 2005年,他开始尝试舍弃中间商,自己到南京销售螃蟹。朱同林考虑到自己的螃蟹大都是个头较大,售价也比较高,如果到市场上销售,一般市民的消费水平无法达到,这时,他把目光投向了星级酒店,他查访到一位在南京颇有名望的厨师.于是朱同林直接拿着自己的螃蟹找到这位厨师。 厨师:“这个就是说,当时他朱老板拿样品来的时候,我们和前面我们这个供货商这个螃蟹做过对比,它的是一样的。” 姥海涛虽然对螃蟹口味很满意 ,但是还是没有马上决定直接从朱同林手上购买螃蟹。 厨师:“真的有一点疑虑,因为我们和前面这家做的很长,我们对他的产品很认可,所以说当一个新的供货商介入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不做生意,不想跟他做生意,就是我们对他的产品能不能长久保持这种品质,我们有一点担心,因为对他不了解。” 弟弟:“就是我就讲了,当时他们有几个代理商,拿了我们家的蟹贴的牌,我们都很认识他们,我们对他都很熟悉,他还是不认可。” 为了打消姥海涛的疑虑,朱同林把他请到了兴化去参观。 厨师:“然后在塘里面随手拿了一只螃蟹上来,它真的是很干净,青壳白肚,还有一个就是肉质很厚实,黄很饱满,很饱满。” 朱同林又告诉姥海涛,到了冬季,自己会把雌雄蟹分开暂养,这样可以防止螃蟹因交配而死亡,供货时间就可以长达半年,一听这个条件,姥海涛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朱同林:“他们来考察的,到我们,到江苏到我们公司考察的,考察了人家相信了,以后都跟我们定合同了。” 原来由于很多螃蟹的供货期太短,酒店一直只能把螃蟹当作应季的一道的菜品,现在朱同林有了供货半年的承诺,姥海涛放心的设计了一套蟹宴作为酒店的主打菜肴。 厨师:“这个螃蟹里面打开看,这个盖子,在这个黄的下面,有一块,就这一块,这一块是我们这边,我们叫八角片,这一块,它是大寒的东西,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不能吃。” 因为能够长期供货,南京别的酒店也开始陆续购买主同林的螃蟹。 星湖饭店 刘振海:“受到行内关注,应该说现在在南京市很受欢迎,就他的螃蟹。” 2004年,主同林在南京酒店就销售了1000万元的螃蟹,后来南京市民也渐渐开始到主同林的专卖店购买螃蟹,在南京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万元,2005年,朱同林又陆续在杭州,北京等地开60多家了专卖店。 朱同林:“像这边特别中秋节的时候,螃蟹都蛮肥的,所以就送几个螃蟹比较好一点,你们应该昨天过来,昨天生意太好了,当时我本来是昨天来买的,昨天来买然后太忙了,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我还是今天过来的。” 由于直接和消费者接触,朱同林的螃蟹价格比原来提高了20%,原来由经销商赚去的那一部分利润现在回到了主同林手中。 朱同林:“在市场上,他等于赚5%到10%,他们等于是赚10%的钱,现在销100万,多赚10万,销1000万多赚100万,我们销1个亿就多赚1000万了。”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