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钱塘江冲浪被警方制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02:57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吴正懿

  上周,11名慕名而至的外国冲浪爱好者,在钱塘江上冲浪后被杭州警方制止。本周一,其中两人“屡禁屡犯”,再次悄悄下水,逐浪钱江潮达数十公里。昨日,早报记者获悉,这些意犹未尽的冲浪爱好者已陆续离开浙江。但他们在钱江潮头的短暂表演,却牵出了一个各界热议的话题:给人以“吞人”印象的钱塘江,是否可以开辟专业冲浪区?

  事由:11老外结伴钱江冲浪

  10月23日、24日,杭州市公安局水上治安分局钱江派出所两次接到报警,称有多名外国人在该市萧山观潮城附近的钱塘江上冲浪。警方找到冲浪者后,制止了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今年8月,钱江潮卷走30多人,其中11人遇难;9月,《杭州市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办法》发布,禁止市民进入钱塘江危险区域、地点。“当时,我们向冲浪爱好者们耐心讲解了杭州的规定,劝告他们不要再下钱塘江。”昨天,钱江派出所所长辛军波对早报记者说,在沟通数小时后,对方表示理解和配合。据了解,通过网络结伴来钱塘江冲浪的共11人,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巴西、意大利等国,他们是看到法国国家电视台对今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的报道后慕名赶来的。10月24日,巴西冲浪者EduardoBage和法国冲浪者PatrickAudoy,在钱塘江涨潮时用1小时1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17.1公里的冲浪,刷新了由他们保持的冲浪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亚马孙河30分钟冲浪10公里。遭杭州警方制止后,意犹未尽的外国冲浪爱好者转战钱塘江下游的嘉兴海宁水域,其中有2人在10月29日再次下水,逐潮冲浪数十公里。

  争论:没安全保证不宜冲浪

  外国冲浪爱好者抱憾离去,不经意间留给钱塘江畔一个争论话题:是否可在钱塘江专辟冲浪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俗专家吕洪年告诉早报记者,观潮弄潮是自古就有的风情民俗。据史载,“弄潮儿”手执彩旗,一边踏浪,一边表演各种动作,即所谓“持旗执竿,狎戏波涛中”,并以旗不沾湿者为优。但他认为,记载中对“弄潮儿”直接踏潮的描述,显然有夸张成分。“从古到今,钱江潮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从安全因素考虑,不宜再提倡‘弄潮’及类似运动。”他认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顾问、教授级高工韩曾萃则认为,冲浪争论显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冲浪运动在法国等很多国家非常普遍,体现了崇尚自由、勇于挑战的精神。“如果具备专业技术,在潮水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展这项运动。”他说,“地方性法规应避免‘一刀切’,可以更人性化一些。”海宁市旅游局一位官员表示,开辟冲浪区的建议虽好,但不易实现,“在没有充分安全论证的前提下,在钱塘江上开发冲浪项目不可行。”

  相关链接

  20年前,英国高手钱塘冲浪失败

  盐官景区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尝试在钱塘江里冲浪有过先例。1988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大时),当时的世界长距离冲浪冠军———英国人斯图尔特·马修斯曾在海宁盐官水域下水,但只在冲浪板上维持了11秒,宣告失败。对于兴起于国外的极限运动———冲浪与世界第一大潮———钱江潮的关联,浙江大学一位教授曾撰文称,一般认为冲浪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夏威夷群岛,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这便是唐朝出现的钱塘江“弄潮”。文中分析称,“弄潮”就是冲浪,是钱塘江观潮习俗中一项体育表演节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