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提出以及十七大关于小康的新论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10:58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黄俊英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辞海》中对该词汇的解释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飞跃。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设计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一词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描述了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致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即“小康之家”。不久,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设计了最初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写进了大会的报告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把第三步目标实现的时间进一步确定为21世纪中叶。这样,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战略提出来了。进入小康社会,是这个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启了中国人民告别贫穷、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化建设成就。

  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刻阐明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必须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战胜了来自各个领域的风险和挑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02年,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大把六个“更加”的总体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从而给人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这在实践中起到了动员人民、鼓舞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继承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的任务;第二,把民主法制建设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不仅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丰富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三,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更高的要求。

  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攻坚破难,开拓奋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

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我们坚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蒸蒸日上,我国的人民生活必将更加美好幸福,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