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探月应力争“原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11:55 周末

  ——专访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

  虽然紫台在探月工程中担负重大任务,但由于嫦娥一号尚在奔月途中,记者的采访目光落到了媒体的老朋友,紫台研究员王思潮身上。

  关心天文报道的人肯定对王思潮这个名字不陌生,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种地方媒体,不管是“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溯源,还是不明飞行物的出现、外星人是否存在等神秘话题,总是少不了王思潮的身影和声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王思潮经常与媒体接触,但记者们对他并不是很熟悉,大家都称他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王思潮本职工作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会频频在媒体上露面,他对探月工程又有什么自己的建议呢?

  “彗木相撞”的机缘

  其实,接待媒体采访并不是王思潮在紫台的本职工作,他自己的研究项目是陨石、彗星、小行星和行星,但为了满足每天来自各地的采访要求,这个已近古稀之年的学者一边接受采访,一边搞科研,每天晚上只能睡6个小时。

  王思潮告诉记者,他正式走出实验室,面向大众进行科学宣传始于1994年7月。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这几天,浩瀚的星空中发生了一个让全人类都关注的天文现象——“彗木相撞”。南京紫台是全球观测研究和预报“彗木相撞”时间和“大爆炸”现象的基地之一,由于该台发布的“彗木相撞”的消息比较精确,全国有60多家新闻单位的200多名记者一下子都云集在这里。发布这一消息的正是时任“全国彗星撞击木星监测协调组”秘书长的王思潮,从此他与媒体结缘。

  “以前我只是在闲时写科普文章,然后投到报社去发表。自从那次担任新闻发布人后,各种媒体都开始采访我,我也正好通过他们去做更广泛的科普工作。”王思潮说,“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必须要分出相当的精力来接受采访,我也不能再像其他同事一样埋头科研。”

  不过,王思潮认为自己这样的“分心”很值得,而且应该“当仁不让”:“不夸张地说,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我们大众整体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近二十年。我最见不得一些官员拍拍脑袋就对一些事务进行决策,这样行为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贪污腐败还要厉害。所以我们搞科研的不能光坐在实验室里,在适当的时候必须站出来对一些现象给出科学的解释。”

  当年的高考

状元

  尽管已在南京生活多年,王思潮说话时依然带着明显的广东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思潮家学渊源颇深。父亲王越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学生。195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在复建暨南大学时亲任校长,并任命王越为第一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的组建工作。

  1939年,日寇的铁蹄踏上南粤大地,在中山大学任教的王越和怀孕在身的妻子李超心逃难到广西。逃难途中,王思潮诞生了。1957年,王思潮作为广东省的高考状元,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

  “早在中学时,我就接触到了凡尔纳等著名科幻小说家的登月作品,并梦想自己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王思潮说,“所以当学校专业调整时,立即服从了国家的分配,改学天体物理,还延长了学制,毕业后又被分配到紫金山天文台,一直呆到了现在。”

  对探月的建议:寻找地球的起源

  据了解,本次嫦娥探月工程主要有4个目标:第一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在三维空间中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第二是探明月球上的14种元素的资源含量和分布,以前美国曾对月球上5种有用元素做出过分布预测,我国的探月工程要比美国的研究“走得更远”;第三是要探测月球土壤中氦—3的厚度,这项实验目前其他国家还从未做过;第四是研究距离地球4万到40万公里范围里的空间环境,这是地球到月球之间的通道。

  王思潮向记者透露,在第二个目标中,紫金山天文台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嫦娥一号探月八大利器之一的伽马射线谱仪就是紫金山天文台自主研制开发的,它将‘捕捉’射线以查明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及钛、镁、氦等14种月球土壤重要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这将为我们了解月球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几个已公布的目标,我认为我们可集中更多的精力于月球古老高地的搜寻工作,争取搜寻到最古老的地球和月球样品(注:据推测,远古时期陨石坠落地球有可能会将碎片溅落至月球),这有利于揭开地球和月球的起源之谜。这也是其他国家没能做到的。之前的四大目标其实都是在其他国家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精耕有余而创新不足。我觉得既然已经开始探月,就应该舍得重大原始创新的投入。”对于本次探月工程,王思潮又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紫金山天文台探秘

  据了解,在本次“嫦娥一号”的探月工程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承担了很多重要的研究项目,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自主研制开发的伽马射线谱仪。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探月工程,10月30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市北京西路的紫台办公楼。

  冷清的节日

  在一楼大厅和楼道走廊里,记者很少听到交谈的声音,但眼前却满是匆忙闪过的身影。在这里,记者的采访要求被婉拒,“现在仅是发射成功,我们负责的探测任务尚未展开,仍属于国家机密,所以目前不便接受采访。”党办主任包冬春的态度诚恳而坚决,“等嫦娥成功到达绕月轨道后,机密开禁,自然欢迎你们采访。”

  记者注意到办公室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个“中国天文日”的页面。原来今天正好是中国天文日,中国天文学会自1922年10月30日成立以来,已有85个年头。不过在大楼里,记者并没有见到关于中国天文日的横幅或者标语,也感受不到其他节日所具有的欢庆气氛。

  记者走出这栋办公楼,回头望去,大门上挂着一块铜匾:“中国天文学会”。

  “大家都忙着搞科研,没工夫去搞庆祝场面。”谈到看似冷清的节日,紫台副研究员刘炎笑道,“中国天文学会一直就与紫台在一起办公。紫台有能力、有资格参与嫦娥探月,跟它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谈起紫台历史,刘炎显得很兴奋,远在黑龙江的他在电话里跟记者侃侃而谈。

  “远东第一台”

  1927年11月20日,由于曾任孙中山秘书的高鲁力争,他的《建国立第一天文台在南京紫金山》的提案,在大会上获得通过。

  1928年冬,国立第一天文台终于在紫金山天堡城拉开了艰辛施工的序幕。

  主持建台的是29岁的留美土木建筑学、天文学博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余青松。

  1934年8月,举世闻名的紫金山天文台终于在紫金山天堡城上建成,占山地47亩,拥有亚洲地区最大的,直径为60厘米的现代式反射天文望远镜,此外还陈列着几架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1934年9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举行落成揭幕典礼。

  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 紫金山天文台因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拍摄到极珍贵的新星、彗星、银河星云、太阳和恒星的照片316幅,而被世界天文界赞之为 “远东第一台”。

  抗战期间,紫金山天文台被迫内迁至云南昆明,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在昆明东郊的凤凰山上建成“战时天文台”,并很快恢复了天体的观测和研究。

  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摇篮

  抗战胜利后,紫金山天文台迁回南京。此时紫金山已是满目疮痍弹痕累累,一代人为之艰辛建造的天文台,更是断垣残壁几不可辨……在后来的四年的内战中,紫金山天文台已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支持下,紫金山天文台不仅很快修复了毁损的仪器,而且全面展开了天体物理、方位天文、实用天文和天文仪器四个方面的观测和研究,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时间基准和历数编算工作也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一个综合性天文台的雏形已开始出现在紫金山上。

  与此同时,由于紫金山天文台调出的一批科研骨干陆续建立了北京、上海、云南、陕西天文台,同时还培养出大批天文学人才,所以紫台又被称为“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摇篮”。

  “这些都是紫台的历史,现在的紫台承担了更多更重要的任务,但由于多属国家机密,所以不便透露。”对于现状,刘炎表示很抱歉。

  也许,很多问号还要假以时日才能被披露吧。第二天的媒体报道显示,很多人都忘了10月30日这一天还是中国第85个天文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