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台湾传统戏曲的倾城之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14:13 观察与思考

  -王珏惠

  [焦点]11月15日至16日,台湾地区首屈一指的歌仔戏表演团体明华园将在杭州剧院上演传统神话剧《剑神吕洞宾》,该剧由被誉为“台湾地区首席女优”的明华园台柱孙翠凤领衔主演。

  [靓点] 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剧种,舞美设计现代感十足,灯光、声效、舞台等特技的运用丝毫不亚于一场大型流行音乐会;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户外演出,居然能吸引10万名观众看戏,而且观众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很能让人相信,台湾传统歌仔戏有如此巨大魅力。

  一个家族与一个戏种

  10月17日,在台湾享有盛名的歌仔戏表演团体、具有近80年历史的“明华园戏剧总团”团长陈胜福带着他的家族成员,也是《剑神吕洞宾》的主要演员孙翠凤、郑雅升、陈子豪等亮相杭州,并现场表演了一段《吕洞宾勇斗神兽》的精彩片段,让人见识了源自台湾最本土的戏剧艺术魅力。

  在台湾有一个说法:台湾2300万人口中,至少有1200万人知道明华园,其中至少有600万人看过明华园的演出。虽然歌仔戏只有100年历史,却拥趸者甚多。明华园,是台湾歌仔戏的一块金字招牌。

  据陈福胜介绍,明华园成立之初,总共只有20多人,90%是家族成员,很像以前的“夫妻店”。当时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专演歌仔戏的固定场所,演出团体有900多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台湾歌仔戏演出团现在只剩下100个左右,但影响比以前更大。明华园总团现在每年演出120场,下设8个分团每团每年演出250场左右,还有4个副团每年的演出场次都保持在200场以上。

  台湾明华园成立于1929年,走过78年的岁月,保持三代传承七十年不衰,不仅见证了歌仔戏的传承和创新,并在传统歌仔戏表演艺术道路上不断努力,为这一古老的剧种注入活水。

  精心改进传统歌仔戏的单调格式,使之充满乡土的亲切感和神话的传奇感,还把现代剧场、实验剧场及电影分场的节奏融合进来。明华园以其专业的戏剧制作和光鲜夺目的舞台演出,不仅第一个将歌仔戏推向国际舞台,还成功培育出一批享誉台湾地区的歌仔戏明星。

  从当初900多个班子中生存了78年,而且生存得很光鲜,一定是有理由的。数十年来,这个以戏台为家的大家庭,自1929年创立迄今,它历经了歌仔戏从蓬勃、鼎盛、以至中落、转变的过程,也曾在社会不断的变迁和时代的滚滚潮流中载浮载沉。然而,它始终如金石般难掩其耀人的光芒,不但通过了时代的考验,更在广阔的大舞台上塑造出属于自我的风格。

  团长是丈夫,当家小生是妻子,当家花旦是弟媳,女儿是未来花旦……一家人一个剧团一个戏种。而明华园台柱孙翠凤,正是团长陈胜福的妻子。

  孙翠凤是个女小生,与我们熟悉的越剧一样,歌仔戏也是由漂亮女子来反串小生的,而且,通常这反串的女子,会是台上最靓的角。在台湾,孙翠凤绝对是个明星,代言汽车、手机、食品等广告,同时她也是票房的保证。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奇迹,24岁嫁入明华园当媳妇起才开始学戏,短短十几年从跑龙套到丫鬟到花旦再到小生,最终成为第一台柱。

  现在的明华园,不再强调家族,而是秉着“谁有功夫谁上台”的原则,广招戏剧人才。正因如此,陈家的两位媳妇孙翠凤和郑雅升就凭借真本事,在歌仔戏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由于家族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发挥,明华园除了在表演上专注于戏剧的创作、表现的创新与自我风格的塑造之外,更积极拓展歌仔戏表演的领域。在时代潮流和岁月无情的冲击中,明华园将歌仔戏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歌仔戏的版图横跨外台与国家艺术殿堂,更在国际舞台展现耀眼光芒—日本著名演艺经纪公司的主动积极邀请、法国第一大报《费加洛报》“中国的另一个声音”的美誉、NHK等国际媒体的专访……多年来的努力,明华园终于为自己、为传统戏曲艺术的环境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告别流浪的百老汇岁月

  笔者的童年及少年时期,在福建三明一个农村小镇上度过。记得那时,我常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和奶奶去公社的戏台看歌仔戏。当时年纪小,根本不懂得看戏,按家乡人的说法便是小孩子去戏台不是去看戏,而是去凑热闹。因为戏场里有卖各式各样小吃或玩具的小贩。在满天的繁星之下,灯光又打得通亮,人潮里穿梭奔跑的,都是一群兴奋的小孩子,就好像现在人声鼎沸的游乐园一般。而大人们则通常坐在前面看戏,任由他们的小孩在身后疯玩。

  “野台从不筛选观众,台一搭好,想看的人就来”台湾著名的舞台总监刘培能,曾称呼野台歌仔戏为“流浪的百老汇”。草根、灵活、亲和力,歌仔戏的魅力所在,也是电视和室内舞台剧都无法取代的特质。野台戏即为外台戏,多于庙口演出。野台歌仔戏是歌仔戏最普遍之演出型式。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剧种精华,并穿着戏服,粉墨登场演出。而野台歌仔戏演出名目大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举凡庙会、酬神、建醮及神诞等活动,多有野台戏的演出。而笔者幼年所看的歌仔戏,正是被称为外台表演的歌仔戏。

  相较于辉煌殿堂里的表演,内台歌仔戏则别有一种绿林好汉的味道。内台歌仔戏是指戏院室内剧场演出的歌仔戏,采售票方式,属于营利演出。

  后来随着内台歌仔戏逐渐没落,许多歌仔戏演员转战庙会外台。在农业社会,庙埕一向是农村居民的活动中心。即使在今日台湾的中南部乡村,每个村庄仍然拥有自己的村庙,庙口聚集了下棋聊天的老人家和流动摊贩。每逢神明生日,全村便为了请戏酬神而忙碌不已。

  而在都会区,高楼林立的背后,也有许多小庙藏身于巷弄之中。大同区是台北市庙会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兰州市场附近更是庙宇集聚,这儿也时常会有歌仔戏的演出。

  上世纪80年代,本土文化风潮方兴未艾。当时的师大音乐系教授许常惠,开始邀请一些埋没在民间的本土艺人出来表演,包括陈达、陈冠华、郭英男、廖琼枝等人。在重视传统艺术的呼声之下,土生土长于台湾的歌仔戏,也由此而逐渐受到瞩目。并使得歌仔戏再一次次蜕变转型,从单纯的娱乐事业朝精致艺术迈进,开始发展所谓的“文化场”。

  由此,歌仔戏开始告别“流浪”生涯,真正以艺术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

  歌仔戏的倾城之恋

  歌仔戏,又称为“台湾歌仔戏”,是台湾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并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厦门、漳州、晋江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

  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移居台湾,同时带去了锦歌、车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艺说唱,至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融合为小戏演出。后受正字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搬上舞台。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回闽南、厦门等地演出,接着霓光班、霓进社接踵而来,轰动一时。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被诬为“亡国调”遭到禁演,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得到恢复。至1949年,已有300余个剧团。1954年后,现场录音形式形成的广播歌仔戏盛极一时,并于1956年拍摄了歌仔戏影片《薛平贵与王宝钏》。

  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人民开发台湾及曲艺锦歌等民间伎艺的传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此外,它还吸收了台湾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作为补充。生旦净丑都用真嗓演唱。主要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和月琴等。它的表演、角色、服装、脸谱和打击乐等方面基本上都取法于京剧。

  歌仔戏的演出剧目,最初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山伯英台》、《陈三五娘》等,后来大量搬用了京剧等剧种的传统剧目,并增加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剧目。

  在今天的闽南地区和台湾,歌仔戏除了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外,还有广播歌仔戏、电视歌仔戏及电影歌仔戏。其中,歌仔戏电影创始于1955年的台语电影《六才子西厢记》。电影歌仔戏受到观众喜爱,是因其歌仔戏的声势。

  然而尽管电影歌仔戏曾轰动一时,但由于歌仔戏毕竟适合于舞台型态,因此1962年后,歌仔戏电影亦随之没落。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成立,推出第一部电视歌仔戏《雷峰塔》。但当时台湾的电视机并未普及且为黑白片,因此喜欢电视歌仔戏的观众并不多,广播歌仔戏才是当时最流行之表演型态。

  电视歌仔戏最大的改变是使歌仔戏从象征剧场走向写实剧场,以实物取代写意的身段,例如骑马时需拍摄骑马外景,而高山、天庭与桥梁等则需搭设布景;由于增加道具及布景,并加入许多轻功、飞天及钻地等镜头,因此电视歌仔戏的身段表演大量删减。此外,由于电视歌仔戏采事先录制方式,因此凡是演员忘词、唱错或笑场,均可NG重来,亦导致演员演技与唱工之退化。不过,电视歌仔戏布景华丽生动,却也吸引部分观众。

  因此,明华园的舞台魅力能成为一个神话,不能不说,也是某种历史的选择。

  当然,比起存在了两百多年的京剧与四百多年的昆曲,仅仅走过一百年的歌仔戏还算是个年轻剧种,它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时代巨轮以浩大声势不停滚动,我们仍期许歌仔戏像是一朵压不扁的野菊花,紧抓着脚下的泥土,持续吸收新时代的新鲜养分,吐露它独特的芬芳。

  同样,歌仔戏自诞生后,随着两岸戏班及艺人演出交流不断,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歌仔戏如今也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保护和发展歌仔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