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成立首个流域性湿地保护网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3日19:17 新华网
莫莫格湿地博物馆内展示的保护区的物种及其生态环境(10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长庆 摄 新华网上海11月3日电(记者丁文杰)3日,我国首个流域性湿地保护网络——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在上海宣布成立,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省市的20个湿地保护区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这个网络。 湿地保护网络是由长江中下游省市湿地主管部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旨在共同推动长江中下游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目前加入的保护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代表了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的湿地。 湿地保护网络发起方之一的上海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建立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搭建一个由管理机构、研究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区域性战略合作平台,开展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能力建设和实地示范等活动,推动长江中下游湿地的科学保护、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建立湿地网络是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倡导的湿地保护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突破相关利益体的阻隔,推进流域综合管理整治。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说,湿地保护网络在保护区建设、社区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员机构能力建设方面将带来明显改善,运用保护区网络手段来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长江中下游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人工和自然复合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辖区内湿地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5%,是世界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在湿地网络启动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主管部门签署了《建设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工作备忘录》,计划在未来的5年里,开展包括技能培训、信息交流、水鸟同步调查监测、湿地与气候变化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以期提高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的能力,促进湿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