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州模式下苏州民营经济现状调查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09:58 南风窗

  是自我意识的消弭,还是自我实现的觉醒

  ——新苏州模式下苏州民营经济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成员:陈希,冯轩博,王颖,陈媛,赖帅,姜晓蓉

  关键词:新苏州模式,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现状白描

  一、金钱游戏与品牌角力

  用一位手握国际品牌的的企业家的话来说:“我十年前就知道一个好的品牌的价值,所以十年之后我成功了。”

  站在苏州老东吴食府雅都店的门前,灼热的阳光划过明澈玻璃外墙与浅褐色的窗格,静静投在我们的脚下。

  在苏州,老东吴食府已经拥有了三家豪华而气派的分店。一家地处闹市,一家位于园区,而我面前的这家则位于通往市政府与高新区的必经之路上。

  关于品牌这个词,杨建署总经理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异常清晰而敏锐的认识。

  老东吴食府的前身的前身,只是苏州路边的一家普通的小饭店。在苏州人还靠电扇来驱赶江南炎夏的酷热时,杨建署第一个在自己的小店里安装了一台空调。

  “后来我觉得,光有空调是不够的。”杨建署谈起往日辉煌的创业史,语气依旧平淡,“我花钱请那些大饭店里上夜班的

厨师白天来给我烧菜,而那些上早班的厨师则晚上来为我掌勺。”

  就这样,从路边小店中脱颖而出之后,杨建署的店面越做越大。这个时候,他想到、并且实践了一件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敢想敢做的事情。

  “我花了10万块。在当年,10万块钱绝对是个大数字。我为此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杨建署淡淡一笑,“我在当时线路贯穿苏州主城区的68路公交汽车车身上,打上了我老东吴食府的广告。”

  今天,在苏州的主轴干将路于人民路上,在苏州的闹市观前街与石路附近,你都可以看到印有老东吴广告的公交车缓缓驶过,“老东吴”三个字被巧妙的融合在一组极富江南园林气息的窗格花纹中。无论是车体广告还是印在名片的一角,都将是一个匠心独运,惹人称道的细节。

  对英格玛Engma(中国)有限公司来说,品牌就是生命。公司最初起名Enigma,源于总裁庄志大学时代十分狂热的一个德国音乐工作室—ENIGMA(谜)。曾经有一段时间,公司甚至直接把“谜”的专辑当作名片发给客户。后来,公司名最终改成了现在的Engma——与Enigma(谜)相差一个字母I,而英格玛的标识形象也是曾为VI高手的庄志亲手设计。谈起改名,庄志笑着说,“去掉一个I,不就是我们的服务精神--忘我么?”

  庄志非常清楚品牌对于他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公司的意义。在树立企业形象上,他不惜成本。多年来,他在和政府打交道和履行企业家社会责任义务上花费可以说不计其数,他更常常花费自己已经能用分钟记收入的宝贵时间长期深入贫困地区亲自做调研。当然,这些付出绝对是有意义的。亚洲人力资源展会如今已经办了三届,这一填补中国人力资源发展史空白的大手笔让主办方英格玛的名字在中国人力资源界无人不知。而在国家雨露计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让公司在扶贫系统里颇有名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发的“2006 年度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企业”、英国渣打银行2006 首届“发现与奇迹——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当代经理人》“2006 中国成长企业100 强”第三名;总裁庄志入选“中国最有潜力的十位企业家”……短短几年间,该公司及其庄总本人在媒体上的频频出镜,这个苏州起家,致力于做中国最优秀蓝领外包公司的英格玛名声鹊起。

  宝时得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的一位资深高管这样描述他们的品牌战略:“我们每年用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利润投入到对品牌的建设当中,就是为了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里争夺到一个小小的货架。” 一个沃尔玛的小小货架,这里面意味着多少背后投入的技术研发,意味着多少谈判桌上的声嘶力竭,意味着多少一掷千金的预算,意味着多少这一刻,有多少相同类型的企业相同类型的产品因此被剔出了这一片广阔的市场。高管还说,在打品牌的这段时间里,由于从合作伙伴便成了竞争对手,公司的净利润下滑了一些,但是公司并不在乎,“我们其它都可以放弃,但是品牌绝对不会。比如说现在我们有1/10是在做品牌,希望通过三五年时间,我们能够有一半或是2/3是做自己的品牌。那么这个企业就成功了。不要在乎销售增加了多少,关键是看内涵。”

  宝时得品牌战略的确立,早了别人近十年。98年,公司经过大讨论,确立了不横向发展,专心做电动工具品牌的战略规划。此后五年,公司经过艰难的基础工作为创品牌做着铺垫:一是产品的开发,二是专利,三就是商标的保护。他们在8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品,在还没有品牌上市的时候就把该品牌注册好,甚至把已被别人注册的品牌买过来…现在,该公司除了日本、东欧外,在英国、法国、西班牙、北欧、美国都有市场,明年下半年还将进入第二市场——德国,世界各国都有他们的产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多数国内品牌海外的低价策略不同,该公司产品在短短几年间,价格已从比其它国际品牌低20%上升到现如今的同类产品最高端。“海尔在国内是最高端的牌子,但是在海外价格是最低的。而我们的WORX在国外是最高的!”高管说这话时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

  可惜的是,在苏州,像这样有超前的远见,并切实实现了品牌创建的企业并不多。首先,苏州不少民营企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产品为什么无法进入大型超市的货架,为什么空有良好的质量却连博览会的大门都无法走进,为什么在投入了新的生产线新的技术新的人力之后产品的销路却还是如往常一样。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时,在品牌意识日益普及的近两年,意识到品牌问题的企业应该也不少,但是品牌创立之路上还是人声寥寥。

  品牌所传递的是一家企业的企业形象,更是对企业独有品质的承诺。所以,品牌也是把双刃剑,在声名远播的荣耀同时也有臭名昭著的危险,这比默默无闻更加可怕。树立起品牌意识的企业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往往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设定远期战略目标来实现自主品牌的创立。这样看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创立品牌无疑是最好的内源监督和激励机制。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内,品牌更是低端企业进军高端的利器,高端企业之间竞争的前沿阵地。那为什么苏州为什么没有足够多本土化的可以叫得响的品牌?真的是只是外界广为诟病的意识问题?

  在调研中,问题的答案逐渐归结到两个方面。

  首先,打造品牌之旅就是一场金钱与市场的角力。几乎所有在品牌建立上比较成功的企业在谈起品牌投入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不惜成本。在遇到和企业声誉、信誉相关的问题时,他们都会不惜成本。但是,这样的魄力和实力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具备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中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个海归派的高管甚至毫不避讳地和我们说,在他看来,在中国中小企业很受歧视。大企业再怎么亏本,和银行政府搞好关系,贷款就根本不成问题,而一个中小企业再有本事在中国还是很难融资。融资难也就决定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资金流动性上的压力要比大企业大的多,更决定了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之差,一两次的略大风浪就可能让它永远无法重来。而创立品牌需要投入大量金钱,由此所要承担的风险将是一般的民营企业所无法承受的。在竞争惨烈的今天,白手起家步步为营的中小企业无力言说什么品牌梦想,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忙于打好经济基础,品牌梦想这一类上层建筑则只能是后话了。

  其次,打造一款知名的品牌实其实是一场试图用物质力量影响意识形态的危险游戏,而这种国际化的企业竞争模式却还远远不能被我们大陆的民营企业所接受。在大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已经是一种全民问题。这也就更加大了创造品牌的风险。于是,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烧钱打造品牌是最荒诞而愚蠢的举措,在他们看来这些资本的投入甚至比科技研发的投入看起来更加虚无缥缈,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说的直接一些,这场品牌与品牌的角逐,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非高新科技民营企业暂时还玩不起。首先,他们玩不起资本,其次,他们玩不起规则。当树立品牌玩上了心跳,我们无法言说清楚,品牌的梦想该如何与现实相联。

  二、中国式技术崛起

  随着社会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品牌的建立也便不是一劳永逸的了。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只有采用夕阳技术的企业才是夕阳企业。”当技术更新换代,企业就又会变成朝阳企业。因此,民营企业更需要靠不断自主创新来维持住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持续支撑住自己的品牌。

  如果你是第一次认识虞永俊,你决计不会相信,他已经年逾花甲之岁。他的笑容,他的热力,他的举手投足,他的谈笑风生。这一切都会迫使你相信,他还只是刚刚步入不惑。

  93年,虞永俊辞去了政府要职,下海筹建了苏州金诚轴承有限公司。虞永俊说,官场上的那些东西他无法认同,也无法习惯。他是工人出生,从下乡插队到返城入厂,四十岁创业的虞永俊秉承了工人的勤恳,技术人员的钻研,以及为官所积累的远见与稳健。

  虞永俊告诉我们,“目前某种全世界最好的轴承零件在国外的成本是15美元一只,掌握着这种技术的一家德国企业亦同时占据了该种轴承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而金诚在通过科研攻关掌握了这项技术之后,只需要投入3美元的成本就可以生产出一只完全一样的产品。”

  后来,这家德国企业送来了合资意向书。虞永俊笑着说:“这就是技术的优势。”

  而回观金诚的技术崛起之路,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国人的智慧。

  按照虞永俊的说法,“我们向群狼追逐猎物一样,为了共同的目的,各有分工”。在金诚建厂之初,虞永俊就从倒闭的国营轴承厂以及其他各种渠道网罗了一批顶尖的技术人才:有中国滚针轴承的创始人唐凯声,有中国滚针轴承标准化制定者之一的唐洪达,还有负责编制中国滚针轴承热处理标准的蒋康烈……在福利方面,虞永俊告诉我们,这些技术人才的待遇,比他自己的还要优厚。

  与金诚轴承十分相似的是,苏州东菱振动在技术方面的最大投入也是聘请了一批国内的老专家。“……我们公司70岁以上的就有好几个。这种老同志有的是国有企业的军工行业,北京的有四五十个,都是我们高薪请来的……他们的福利收入,对你们大学生来说甚至是天文数字……”

  正因如此,在那个“国营企业几十年也就能做那么一点”的年代里,东菱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技术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长达数十年的封锁,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打开了突破性的局面。

  然而很遗憾,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虽然技术创新喊了这么久,在苏州真正像这样对技术和自主创新具有强烈意识的企业并不多见。

  在高新区,有一家民营电子企业的老板颇为自豪的告诉我们:他从当年一家纺织业的小厂一只做到今天的中型电子企业,就是靠自己不断的发掘和迎合市场的主流趋势。至于科技创新,他摇摇头说道:这样的东西,不是我可以玩的起的。

  某南方著名刊物曾在一篇经济评论员文章中提到:中国的民营经济存在一个传统的劣根性。相比之带有风险性的长远发展计划,这些民营企业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并且盲目追逐眼前的“直接利益”。

  一位长年与民企老板打交道的知情人士私下和我们说,“你们想找的那种自主创新的典型我真没见过多少,苏州90%都是你们所谓的土狼。”

  实际调查中我们的确发现, 苏州民营经济中拥有自主研发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企业可谓是凤毛麟角。从政府科技局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来看,在苏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最多的十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只占据着2个席位。细看之下,民营经济想要获得技术上存在许多实际问题。

  1)长期OEM下船大难掉头。为满足对品牌厂商种种要求,添置了大量对口固定资产,加上忙于品牌厂商严苛的月检亮灯制度,许多代工厂攥着来之不易的不错收入,已经无力再起二心。

  2)大企业自有实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有拨款,中小企业实力不够信息也不对称,自主科技举步维艰。从另外的渠道我们了解到,对于许多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来说,他们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这样的科技研发。来对于那些相对实力孱弱的企业来说,他们无力承担科研失败或者是科研周期所带来的资金消耗。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大企业的科技手中的专利越来越多,而小企业则愈发显得举步维艰。另外发明专利的实际转化率不高。

  3)直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可操作性。购买专利是一项消耗极大的行动,而且回报需要评估,风险需要测算,这并非大多数企业所可以承受和认可的方法。而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规划越来越完善规范的今天,民营企业也很难实现所谓的“偷师”。故而在目前的苏州,国外先进技术大多来自于“海归派”的带入。

  4)科技人才的开发与利用是企业家们被问到科技创新瓶颈时呼声最高的回答。

  也许是上述的种种或是更多原因,我们在接触许多在技术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优秀民营企业时发现,不少企业尽管通过苏州模式这几年的发展相对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实力, 然而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感缺乏一个系统而客观的认识,还有很多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他们多数认为,在自主创新上投入资金与人力是要冒极大风险并且收益周期偏长。大多数企业在对待技术的态度上还处在一种蒙昧的状态——他们既无法看到技术升级背后的价值,也不敢去尝试付出科研性的投资。

  在中国,在苏州,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基础技术人才,我们所缺乏的,恰恰是高端技术人才以及一股可以整合这些人才,提炼这些技术的力量。借由这股力量,再加上对廉价劳动力,本土资源优势以及区位市场方向的洞察,苏州的民营企业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以一种中国特有的方式获得技术上的崛起。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人治时代

  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组织为先。一切创新的主体都是人,一切品牌战略的实施者都是人。

  一个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其创新的根基越牢,潜力越大。因此,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保证。但在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的是,民营企业想要招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受到两方面的阻碍:一是由于社会对民企长期存在偏见,致使高素质人才不愿到民企;二是地处外向型经济曾占主导地位,并且现在仍然十分重要的苏州,与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之间相互争夺人才在所难免,这对民企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压力。另外,在人治社会中国,拥有一位全球化视野的高级人才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

  苏州在高等院校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算是这个城市里最大的人才储备基地,但和著名高校云集的南京、上海比起来,难免显得后备力量不足。而在基础技术人才方面,则显得相对充裕。(见右图)

  而在从工商联取得的一份06年企业家文化程度抽样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苏州的民营企业家们普遍文化层次并不高,主要以大专学历为主,大学及以上学历共计16.8%。

  所以谈到苏州的人才状况,我们需要说两方面人,一是领导者,二是执行者。

  消弭还是觉醒-民营企业的艰难腾飞路

  身处苏州,民营企业已经深深打上了苏州这个城市的特殊烙印。

  苏州已经不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国内资本市场相对混乱,外资进入也谨慎有序。国内市场拥有着强大的吞噬力与宽厚的容错性,可谓是遍地黄金。因此,那时的民资发展相对轻松而自由。但现如今,社会有序思想多元而法制亦愈发健全,乱世英雄的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回忆。

  苏州也不能和温州的情况同日而语。温州是政府鼓励扶持下的民间资本的觉醒,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和宽松的政策。那个时期处于改革开放后的一段冷静期,各种保守派传统派纷纷抬头,而温州就是注入这片涸泽的一泓清泉。可以说,苏州政府当日能给外资的,温州政府都给了温州的民间资本。但是,温州是不可模仿的。温州人身上的过人的冒险精神和敏锐的商业嗅觉都是他们身上独特的资质与优势,加上人文社会方面的独特的意识形态,别的地区人很难复制甚至借鉴其成功。

  苏州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全新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更是一个独特的环境:在外向型经济多年的拉动之下,苏州作为一个苏南的地级市,却贡献着堪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相比高的GDP;世界500强企业近半数落户苏州,“三资”企业将近占据苏州工业的半壁江山;多年来国有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苏州的人力资源,配套产业链,服务链都已经趋于成熟。在苏南模式和苏州模式下培育了一批素质比较高的产业工人为苏州提供了丰富的劳动生产资源,但鉴于珠江三角洲已经出现的民工荒,苏州也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资源在迷途上徘徊了;

  在多年的外向型经济主导下,部分企业通过OEM等方式已经多少积累了一些技术溢出的成果。比起其它城市,苏州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处于一个全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近10年全国闻名的外向型经济历程已经使苏州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历史已经将他放在了世界的舞台上,成为全球闻名的重要中国城市。地处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长江三角洲之中,成为继巴黎纽约之后长江三角洲都市群众的一颗闪亮的明星。近年来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对苏州这样外向型的城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苏州,背负着多年来的成绩,已经不该满足于在区域内的城市间自行比较了,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要求苏州的新模式必须拥有国际化的视角,全球化的思维版图。而肩负起此重任的,正是苏州的民营经济。

  想要打破时代和现实的桎梏,首先必须深入时代与现实的纹理。苏州民营经济能否以一个全新而有力的姿态崛起,关键就在于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前环境的特殊性,并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实践。

  一、自主创新

  在苏州,许多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意识尚显不足。他们通过苏州模式这几年的发展也相对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实力。然而,这些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感缺乏一个系统而客观的认识。他们多数认为在自主创新上投入资金与人力是要冒极大风险并且收益周期偏长。某南方著名刊物曾在一篇经济评论员文章中提到:中国的民营经济存在一个传统的劣根性。相比之带有风险性的长远发展计划,这些民营企业更多的是愿意接受眼前的“直接利益”。因此,在苏州,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完善尚需时间的磨练以及文化的熏陶。

  1、强调自主创新意识。

  苏州的民营企业必须通过自我制度的完善以及理念的更新从而达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 并通过树立正确而积极的科技风险投资意识,尽快融入日新月异的全球“技术经济”发展格局。

  2、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优势与政府的项目优势。

  苏州的民营企业应当从苏州模式下的外资技术溢出中汲取养分,并以一种主动自强的态度投入到合作竞争中去。同时,应当充分利用政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所设立的培训扶持机构,积极参与到和政府的项目合作中去。

  3、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

  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以小型企业作为科技开发的先锋,而大企业则担当投资者与风险承载主体的角色。通过不同规模企业间科技创新合作,发挥互补优势,通过资源整合达到双赢效果。并加强同业间交流合作,共享科技人才。

  4、重视与高等院校的合作

  注重民营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整合企业、教育机构资源,通过专业技术委托培养,项目委托开发,技术成果转移等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专利转化。

  二,品牌意识

  可以毫不讳言的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品牌时代。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企业实力和品牌形象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举足轻重。尽管民营企业的中国品牌之路上还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障碍,但是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树立品牌仍然是民营企业谋求突破和发展的不二法门。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与对外窗口,承载着不亚于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品牌是一种资本转化的特殊形式,也是一柄关乎企业生命的双刃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成功的企业都在品牌战略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比重甚至达到了利润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企图决定版图。尽管有那样多的客观问题,还是有人在品牌之路上越走越宽。在这个品牌力量日趋重要的时代里,苏州的民营经济还面临着一项深入而艰巨的改革任务。这里浅谈两点:

  1、树立品牌意识。

  苏州的民营企业应充分意识到“品牌”规则正在日益成为市场角力下的主流规则。因此,它们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着力制定出适合自身条件的品牌战略,并大胆积极进行实践。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品牌战略所带来的风险与收益,加大企业驾驭风险的能力,培养出积极而谨慎的发展态度。

  2、打造具有时代特点的世界品牌。

  中国的民营经济拥有世界领先的人力资源以及传统文化的长久积淀,这些优势都应当通过合适的途径转化到对企业品牌的建设中去。与以往的传统品牌观念不同,苏州的民营企业应该更多的了解世界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入发掘自身品牌优势,了解品牌战略规则。以期尽快融入世界化的品牌竞争中去。

  三,人才战略

  无论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抑或是市场的品牌角力,其最终归属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是“人”。如今的苏州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与完善。而作为尚待崛起的苏州民营经济更应该把握住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将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将人才优势作为企业一切优势的起点与根基。人治的时代已经到来,苏州必须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这个时代之中。

  1、培养和任用适应新时代条件的人才。

  在当今这个新时代条件下,苏州的民营企业已经不单单只需要单纯的技术人才或者传统的管理人才。它们更需要一批可以带领企业尽快融入这个全新经济历史环境中的先进人才。如具备国际视野与宏观经济理念的战略型人才,具备先进管理经验与开拓精神的管理型人才,具备丰富法律知识与熟知市场规律的营销型人才等等。

  2、注重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

  苏州的民营企业必须着力摆脱传统的“一言堂”,“家族企业”的陈旧管理模式,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力求通过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发展促进企业自身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优化重组。以管理促效益,以改革促发展。

  3、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的战略。

  苏州的民营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本土优势以及地域吸引力对本地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自主办学,与学校签订协议。从而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节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供应,防止人力资源流失。

  4、了解和熟悉人力资源公司,学会从中获益。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苏州的人力资源企业发展水平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因此,苏州的民营企业应当重视和充分利用起这一块资源,加强与人力资源企业的优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经验,通过这样一个中介和平台达到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引进专有技术人才或高端人才的目的。

  5、注重企业家素质的培养。

  在传统的民营企业观念中,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质和发展方向。即便在现代管理理念无所不及的今天,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素质仍然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凝练与聚合。同时,民营企业家应当在社会公益,慈善活动领域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与热情,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和谐双赢。

  最后,我们希望略微提及的一点是,在民营经济腾飞的路上,政府以及相应政策对待民营经济的态度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有一位海归派的企业老板这样告诉我们:“……九几年开始,国家有这样一个政策:凡是在国外拿到学士学位和以上的

留学生,并且在海外有居住权的,从海外把资金投到中国的,在操办的时候可以认定为外商投资企业。当时对外商投资企业,国家有‘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就是免两年的所得税,接下来三年减半增收,这个对海外留学生来说是很优惠的,和外资企业是一样的政策……民营企业和外资相比很辛苦,所得税却是别人的两倍或者更多……”

  当我们和另一位苏州本土民营企业家谈到这个问题时,他告诉我们说:他申请的新厂房的批文迟迟不能落实,甚至当他另选厂址将新厂房造好的时候,这份批文仍旧没有兑现。而就是这样,他每年还要比同类型的外资企业多交给政府13%的税额。这位诚恳憨厚的企业家无奈的笑着说:“130多万啊,我就当全部捐给慈善事业了。”

  另一位企业高管在谈及政府优惠问题的时候淡淡地说:“我们不指望特殊的照顾,只希望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大家都处在一个环境下,总的来讲就是政府对我们的支持。”这家“港资”公司对外从来不谈企业性质,只说他们是中国人自己创业的。他们甚至还有十多个“前身”或“夭折的子公司”--每当国家优惠政策有所变动,公司就会相机而动,一套班子再注册个公司。谈及这些已经弃之不用的分身高管也很无奈,笑说这叫历史遗留问题。

  一位民企老板和我们说过:“对政府来讲,一个民营企业你要扶持它,一定要在资金上扶持。不然的话中国的民营企业都会死掉。贷款毕竟是要还的,退税对企业来讲是实打实的。政府的扶持是锦上添花型的,企业规模越大越好越扶持,但中国的民企,尤其是科技性的民企规模实在是太小了,他们前期资金的积累很难。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3.6个亿,但相对外国庞大的竞争对手几十亿的销售额而言,还是很少的。所以,我们常常感觉到,运作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资金不够用了。”

  当然,在某些部门,我们仍然对政府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譬如在我们采访苏州市工商联与工商行政管理局时,我们都受到了热情而真诚的接待。正如工商联的马主任说的那样,苏州的政府职能部门正在改变作风,提升素质与形象。而民间团体也在努力为民营经济与政府沟通。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想,我们并无法旗帜鲜明地去指摘什么。毕竟,这是一个微妙的对局。企业与政府,在苏州这张纵横纷扰的棋盘上为了各自得利益而博弈。落子如飞,柳暗花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