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卫星行程206万公里 月底发回部分数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11:58 央视《面对面》
欧阳自远:卫星行程206万公里月底发回部分数据
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卫星行程206万公里月底发回部分数据
王志

欧阳自远:卫星行程206万公里月底发回部分数据
欧阳自远

  导视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实现中华民族的探月梦想。欧阳自远:好像这个心也跟着它一起在转,心里面真的是这种感情吧。

  他是研究地质的学者、却将眼光从地球延伸到天体。欧阳自远:假如能够站在地球以外来研究地球的话,这不就更全面更好吗

  他是最早破解月球样本的人、他为中国探月酝酿了十年的时间。欧阳自远:必须做一个“中华牌”的嫦娥一号

  《面对面》王志专访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人物简介:

  欧阳自远

  72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

  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

  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正片:

  解说1:2007年10月24日晚6时零5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作为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西昌见证了“嫦娥一号”奔月之旅的成功起航。

  主持人:我们现在能对发射来做一个评价了吗?

  欧阳自远:/我们的发射当时提出来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天都可以发射, /那么最好的发射是什么,零窗口,就是我要求的哪一个点,哪一个分,哪一个秒你给我完全的按这个时间发射,我以后的校正,基本上用不着太大的校正,变轨也很方便,我就可以节约很多很多燃料,因此要求

火箭发射零窗口,一秒钟都别给我乱拖,准时发射,所以基地的这个发射中心的领导,就奔着一个目标,二十四号我能发射,我一定打了,我才不等二十五号呢,万一天知道二十五号怎么样,二十六号又怎么样不知道,只要天气好我能打的我就打上去了。/所以确定在二十四号,十八点零五分发射,最后检验的结果,确实是符合零窗口的要求。他们是立了大功的,是可以说准时发射,精确入轨,/

  解说2:“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后,顺利进入绕地运行轨道。10月25日至29日,嫦娥一号卫星先后三次成功实施变轨。3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四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正式开始了奔向月球的漫漫旅途。从24日成功发射至今,欧阳自远一直密切关注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之旅。

  主持人:一切都在计划当中吗?

  欧阳自远:对。早就计算好了,那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把这个轨道精细的加以确定,当然中途要修正,让它别走歪了,别走斜了, /这样的话前后的行程大约206万公里,那么一共要花十四天到十五天的时间,才到达,到达以后我们逐步的开机,音乐也放回来,告诉大家说我已经到达月球了,另外呢我们把数据逐渐地采集回来,大概在11月底我们能够得到相关的一些数据,当然不是很全部的,那么我们做出一部分成果来,拿回来来公布。

  主持人:那种种迹象表明一切都正常,但是有消息说,您发射之后反而更担心了。

  欧阳自远:对。

  主持人:没有说把心头这块石头放下来。

  欧阳自远:没有放下,路漫漫,太长了,/每一个环节假如做得不好,我们都会前功尽弃,所以现在真的是如履薄冰一样的,/我坦白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心里面一直是惦记着这事情,好像这个心也跟着它一起在转,心里面真的是这种感情吧,/现在总体情况来说,确实是非常好,你非常好又担心,它怎么啥问题都没有啊,怎么会那么好啊,这个好了也担心,是不是有问题我们不知道,/所以有问题我也觉得是操心,没问题好像反而也更操心。/

  主持人:那什么时候我们能够说嫦娥一号圆满成功这一句话?

  欧阳自远: /一年以后,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实际考验,你把所有的科学目标的要求,你们实现了没有

  解说3:在此次绕月探测行动中,“嫦娥一号”将要实现四大科学目标——为月球绘制一张全面的立体三维图、分析月球表面的有用元素、测量月壤的厚度、勘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空间环境。欧阳自远和他的科研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之后才最终确定这四大科学目标。

  主持人:为什么确定这四个目标呢?

  欧阳自远:因为比如说首先我们要做月球的立体的三维的影像。你中国人到一个新的地方,你不交一张图是过不了关的,但是人家做了很多图,不是说人家一点没做,但是有很多缺陷,第一,立体的图做得不全,像西瓜皮一样的有很多空白,一条一条的,另外两极的地区也做的不是太完善,我想我们既然去了,我们要做一个完整的覆盖全月球的立体的影像,/第二条你要认识月球,/它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成分,所以我们觉得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不管谁去都得把这个事情做好,别人也做过,因为很多事情不是说别人做了我们就不能做,而是别人做得不完善,我们力争比他们所有以前的,做得全一点,做得好一点,这是我们追求的。那么这也确定为一个。/第三件事情我们想,这是别人没做过的,我们冒有很大的风险。/

  主持人:很刻意地要跟人家不一样吗?

  欧阳自远:不是,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就是测月壤的厚度,因为月壤的厚度,反映了月球演化的一个集中的表现,/它不跟地球的土壤一样的,/它都破碎了,那么这些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它有哪些特征,它有多厚,这些也都是月球演化的基本的参数,/另外特别是大家对氦三很感兴趣,俄罗斯提出来他们主要的集中的目标是开发月球的氦三,/00:24:20科学家们都认为氦三可以替代氚来进行可控核聚变发电。那么有人计算过全世界一百多吨,可解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

  解说4:氦三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之一,它原本大量存在于太阳喷射出来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太阳风可以直接到达月球表面,这使得月壤中氦三的含量十分丰富。

  欧阳自远:我们的地球上计算下来大概有十五吨左右,而月球上有一百万到五百万吨。全在土壤里头,全在表层的几米到二十米的那个土层里头,为什么我们这次要探测月球的土层的厚度,就是想粗略地计算一下大概月球表面一共有多少氦三,它哪儿比较富足,哪儿比较贫乏

  主持人:那无人探测,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这个四个任务呢?

  欧阳自远:比如说你要制图,/那么我安什么仪器呢,首先是一个立体相机,我这个立体相机,不像一般的立体相机,也是很特殊的,有很多细节上的一些创新吧,我们是三线阵,就是这个卫星飞过去前17度拍一个,卫星底下拍一张,然后后面拍一张,就后视。然后它一直飞过去,所以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从前视的角度,从后视的角度,和正上方的一个角度拍三张照片,每一个地方都三张照片,这样今后就可以构架出一个立体的地形来,但是我们觉得这个还不精确,我们又加了一样东西,叫激光高度计,/就是我在卫星上,用一个激光发射器,往底下打一个点打下去,/每一秒钟一个点,打一年,你说这月球上不就密密麻麻的高层的点都知道了嘛,/这样我就可以做各种更等高线的图,可以精确的知道每一点的高度,把它连起来,实际上我们也是一个立体图,这样子两个累积起来,这样我们的立体图就做得好

  隔断

  解说5:当中国的“嫦娥一号”还在奔月途中,日本的“月亮女神号”已经先行一步,于10月4日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而不久之后,印度、俄罗斯和美国也将先后探访月球。在众多国家竞相参与的探月之旅中,欧阳自远又如何看待“嫦娥一号”此次的探月行动呢?

  主持人:那你评价一下这一次探月的水平?

  欧阳自远:/这个具体的要求,各不相同,我觉得别的国家也有很出色的设想,我非常欣赏我们日本同行他们发射的月亮女神号,它的最突出的一点,它就探测月球的重力场,就是它内部的重力分布的不均匀,以及内部的结构,这是很难做的一件事情。他们甚至发了一个主卫星和两个小卫星,共同联合起来,甚至探测月球背面的重力场,这一招我认为我们没有这个设想,很多国家也没有这个设想,这是日本很特殊的一个想法。/00:44:07我觉得俄罗斯也有它的特色,它砸到月球里面几米深,要探测月球内部的结构,/但是大家所归纳出来的问题非常相似,表明一个什么呢,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我们抓的还是对的,/

  主持人:那作为首席科学家您有没有设想过大家联合起来,我们共同探测外太空?

  欧阳自远:我觉得这是今后的必然的趋势,/同时呢我也觉得应该这么说吧,必须做一个中华牌的嫦娥一号,所以有很多主体的东西,我们是自己研制的,但是你也不能说,因为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必须要有一定的国际合作的支撑,我们现在的测控,就是联合世界上各个国家,使我们能在全球的范围内能够观测到,能够测量出来我们这个嫦娥一号的,它的位置,它的轨道,这个需要大家共同合作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从月球上获取的数据和资料会不会实现共享呢?

  欧阳自远: /我们已经组织了一个科学家委员会,大概将近60多个大学,还有30多个研究院所,这些科学家们我们共同参与,我们将完全的提供给我们国内所有的各个方面需要的科学家们,让他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把这个数据充分的利用,/这是我们国家纳税人的钱,这是我们国家的项目。我们这个卫星是中华牌的卫星,我们必须把全部的数据还给我们国家。不允许任何单位所占有,也更不允许任何私人所垄断,我觉得是必须这样做的。/再过一年,我们应该向全世界公布,这是大家共同商定的一种,所以现在美国过去的资料,有一些都公布了,当然我也相信有很多没有被公布的。/我想我们今后也会遵循这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吧。/

  解说6:伴随着“嫦娥一号”的奔月之旅,探月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而在关注探月的同时,人们也在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探月?探月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一直以来,欧阳自远都在解答人们的这个疑问,他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并多次受邀举办科普讲座。

  主持人:/我们为什么要去探测月球?

  欧阳自远:我觉得第一嘛,月球它离地球最近呢,平均距离38万公里,应该说你要走出地球的大门,跨出门槛总得先看一下,那就是月球了, 00:21:20另外月球呢它确实是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能源,这些资源和能源咱们现在用是划不来的,太昂贵了,谁也不会用月球上的资源,但是作为科学家来说你应该了解月球上有哪些资源,甚至是巨大的蕴藏量。

  主持人:那这种资源最后会不会引起这种资源的争夺,导致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欧阳自远:/人们很关注月球来说,有人提出来,甚至在军事上的一些特殊的意义,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和平的来利用月球,和平的开发月球,要为人类的福祉,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为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这是科学家的责任。所以我坚信在这些方面,今后一定会很好的进行合作,当然呢联合国也有公约,限制大家的行为,月球不能作为殖民地,月球不能作为某个国家的附属地,更不能说占有,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主持人:你对建立这个公平规则有信心吗?从现在来说不就是优胜劣汰吗?

  欧阳自远:对,这个我们总指挥栾恩杰讲过的,公海也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但人家有能力开船去打了一船的鱼,绝对不会分给我们中国人一条鱼吃,我觉得这是现实,/假如你没有能力到达月球,绝对没有你的发言权,/实际上,谁先到达,谁有能力,应该说,对他的利益来说,必然的会有所偏向的,但是所以我们也必须要争取到这种能力,争取到我们的发言权,/

  解说7:从1993年开始,欧阳自远积极呼吁中国启动探月工程,并进行了长达10年的科学论证。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一期工程立项,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而从工程正式立项到“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主持人:时间会不会显得仓促了一些?

  欧阳自远:我认为时间是很紧张,/整个的从时间上来说,我们头一年叫启动年,把所有的原理都要搞清楚,把原理的样机要做出来,是很紧张的,更紧张的是第二年,2005年,我们叫攻关年,攻坚年,所有的技术难题必须在这一年里,要把它解决,集中力量攻坚,很幸运的,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所有的难题,在这一年是解决了。第三年我们叫决战年,你要研制出产品来,符合要求的产品,我们的大天线要建起来,测控的两个天线也要建起来,都得要完成任务,而且要准备到能够执行任务的水平,这很艰难。一直到2007年,我们全是整装待发,一声号令,我们都可以全线的来执行任务,大家都准备好了,所以我们叫做决胜年.

  主持人:那么浩繁的一个工程,那么高的效率,是因为我们技术水平达到这个实力了呢,还是你们感受到某种压力/?

  欧阳自远:不是,我觉得这个,我非常敬佩我们国家航天五十年来它所积累的经验,它所训练的队伍,它的严格的管理,我觉得这是这五十年以来,它所取得的一个共同的结果的体现,包括两弹一星的精神,包括载人航天的精神,我很敬佩航天界他们所做的贡献,这样的话有了这么一个基础,再加上其它部门,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包括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咱们共同的努力,/

  解说8: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被誉为中国航天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与以往重大的航天活动不同,此次嫦娥工程第一次设立了首席科学家的位置。

  主持人:/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位置呢?

  /欧阳自远:/因为这次很明显,是由科学发展的需要,技术发展的需要而牵引出来的这样的一项工程,/比所有的其它的工程,科学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它的目标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在这种背景下,光有以前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看来还需要补充一个在科学上一个共同的组合,才能更好的把这项工程做的更完美,所以第一次设立了一个首席科学家的位置。

  主持人:/你的职责是什么?

  /欧阳自远:/第一中国为什么要去探月球,你得给我说清楚,第二,怎么去探测月球,干什么事情你得给我说清楚,所以要有科学目标,要有仪器配制,要有所有的技术要求,你得给我都说清楚,甚至包括你的轨道要求,/另外你干这个事情有没有多大意思,你得给我说清楚,国家花那么多钱,你随便设置怎么行呢,一定要对科学上对技术上有比较大的推动,对我们的技术,对我们的产业上,也有很好的推动,而科学上也能获得很多创新的一些成果,你得讲个道理呀,你得说清楚这件事情。

  解说9:除了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嫦娥工程的另外两位核心人物分别是总指挥栾恩杰和总设计师孙家栋,孙家栋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栾恩杰担任过中国载人航天的副总指挥,他们和欧阳自远一起组成了嫦娥工程的“铁三角”。

  主持人:/怎么和其他两位配合?

  /欧阳自远:/我觉得我们三个人的分工,我想是非常清晰的,我们的总指挥,他是行政的首长,发号施令,调动队伍,如何安排队伍,执行计划,总指挥的担子非常重的。第二,总设计师,他的任务是什么,是构筑所有的工程资源和我们技术的能力,来实现科学家提的各种各样的苛刻的,甚至是非常难做的一些要求,/01:16:53等于他延长了科学家的眼睛,延长了科学家的手,延长了科学家的智慧,亲自到月球上,你得给我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大概三个人是如此的密切配合,我觉得从他们的身上,真的,我学习到太多的东西,/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