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进入环月轨道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18:55 新华网

  新华时评:中国新高度——写在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进入环月轨道之际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白瑞雪、李宣良、田兆运)距地球38万公里,距月球200公里,累计行程近200万公里……随着嫦娥一号卫星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这一连串数字,再次记录下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进入环月轨道,为嫦娥一号最终进入“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对距地球38万公里卫星进行精确测控的能力,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这是“嫦娥”飞天之旅的新高度。从中国特色的轨道设计到航天测控网、天文测量网和国外航天测控网“三网一体”的首次联合使用,从

火箭的成功发射到卫星顺利入轨,从原计划三次轨道修正改为一次到今天的准确抵月,截至目前,嫦娥一号的飞天历程堪称完美。

  然而,当我们为每一个环节的成功而击掌喝彩时,航天人却已经默默地开始了下一步。他们深知,完成工程和科学探测的既定目标,才是最后的成功。他们更深知,在晚于美俄半个世纪之后启动的中国探月,知差距才能后勇。我们相信,带着如此平和心态为“嫦娥”护航的中国航天人,必将在收获中国首次深空探测成功的同时,为其他战线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留下更多的启示。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新高度。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到嫦娥工程,中国的刻度从地球铭刻到了月球。一次次的技术突破,一次次的目标迈进,不变的,是中国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传的精神。

  协作团结、严谨细致、勇于奉献、艰苦奋斗……托举着每一枚火箭升空的,都是这样一种属于航天人、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与所有的技术突破一样,是我们走上太空新长征、开启更远旅程的钥匙。

  这是中国凝聚力的新高度。普通游客走进发射场观看发射,

电视直播飞天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嫦娥飞天这样一个专业性的科技活动能够如此透明,能够成为举国关注的事件,其背后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也彰显出航天事业的公众责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需要这样一些鼓舞人心的时刻,来激励全国人民奋发进取,来鼓舞一代代青年人投身前辈开创的事业。中国航天的无形资产,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嫦娥一号卫星完成首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5日11时37分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卫星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嫦娥一号卫星为什么要实施近月制动?

  图表:“嫦娥一号”将于11月5日到达月球 新华社发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与月球的逐渐接近,它所受到的月球作用力也在不断加大,飞行速度将显著提高。在抵达近月制动点时,卫星飞行速度约为2.4千米/秒。如果不减慢飞行速度,卫星就无法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运行轨道,实现绕月飞行的目标。

  嫦娥一号卫星的近月制动是如何实现的?

  嫦娥一号卫星5日11时37分顺利进入周期为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那么,嫦娥一号的第一次近月制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克服三大挑战

  “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要克服三大挑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测控专家麻永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