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00:59 哈尔滨日报

  张效廉

  闪耀于十七大光辉文献中的最大亮点和贯穿于十七大盛会始终的灵魂主线就是科学发展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统领全党全国工作全局的行动指南,必将产生其强大的生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骨干能否真正把握住它的脉络,吃透精髓、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对我们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实现哈尔滨的全面振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必将在发展实践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一步印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引领作用。

  一、准确把握发展理论的历史沿革,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是有充分必要条件的,绝不是偶然的。科学理论的产生要有三个充分必要条件: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主题、深厚的实践基础和一脉相承的理论渊源。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从这三个视角来加以认识和把握。

  (一)只有深刻了解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领会“发展”的新觉醒。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看,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在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期待下应运而生。第一次飞跃———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实践的飞跃,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第三次飞跃———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推动自我改革与制度完善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也是具有充分必要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从全球范围内看,我国正处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深刻变化的大转折、大融合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在深刻变化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态势、新特征:政治多极化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思想相互激荡。这种国际局势为我国加快发展和推进改革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从国内环境上,我国正处于“一个巨变、两个没有变”的大转型、大变革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社会大转型的历史新阶段,开始进入“金字塔形”向“菱形”的过渡期。十七大报告精炼地概括出八个阶段性特征,作出了“一个历史性巨变、两个没有变”的科学论断: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报告指出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国际国内形势环境相互影响作用,各种文化思想激烈碰撞等,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时代背景。

  (二)只有深刻了解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的实践基础,才能真正理解“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发展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教训进行汲取反思的基础上,而产生的科学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矛盾加剧的历史实践,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给我们正反两方面的深刻教训,给后工业化国家提供了示范。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加快发展成了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由于过度追求物质生成,结果走出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巨大。这就给我们现今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有人预言:如果照此发展,当中国赶上美国的发展水平时,我们就需要五六个地球的资源;全世界人口维持60亿不变,就需要十多个地球的资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美、英、法、德、日在人均GDP达到约10000美元时(日本7000美元),开始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我国在总结西方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人均GDP刚刚达到2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抉择———从立足当前化解矛盾到面向未来促进发展的现实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成就让世人瞩目,发展的成果让国人共享,但过去所采取的发展模式让世人叫停、后人叫停。有两个生动的故事和两组数据:一个故事是2003年突发“非典”疫情,暴露出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另一个故事,是同年在长江流域有几十万人染上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曾作诗《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有人说:送走的“瘟神”又回来了。两组数字:一组数字是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显示,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弹性系数居于世界后位;另一组数字是教育投资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不仅低于美国,也低于印度。

  (三)只有深刻了解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渊源,才能真正推进“发展”的新实践。马克思曾经讲过,任何新的学说和理论创造,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是积累、沉淀、传承、创新的结果。中国三代领导集体探索发展观的杰出理论成果是:第一代,毛泽东思想———发展=多快好省;第二代,邓小平理论———发展=硬道理;第三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发展=又好又快。列宁曾写过一个著名的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四代不同的发展观。第一代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发展=经济增长”;第二代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第三代可概括为“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四代可表述为“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国际国内先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不断开拓谋求科学发展的新视野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全面持续可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必须要坚持“四个始终”。

  (四)始终牢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报告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报告要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论述充分阐明了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按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现代化实现程度的10项指标衡量,还存在很大差距和很多问题,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也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五)始终锁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自觉践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对于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非常重要。人类发展曲折而又教训深刻,经历了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失调发展到协调发展,增长极限到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由重“物”到重“人”等过程,才逐步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是人类实践创新的新觉醒。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就是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强调的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近代西方学者提出过近似的思想观点,叫“人本主义”。这个观点与以人为本思想相近,但又有区别。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要按照我们党提出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一系列要求和主张,始终把满足人民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的痛苦指数,最大限度地增加广大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痛苦指数又称遗憾指数,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即: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幸福指数=(非常幸福×人数+比较幸福×人数+不很幸福×人数+不幸福×人数)/总人数。

  (六)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不是大跃进式的发展,不是拍脑袋式的发展,不是拍胸脯式的发展,科学发展简言之就是注重发展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十七大报告讲的很精彩、很突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通过三个基本台阶,实现三大基本目标:第一台阶,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零增长”,同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在经过30多年的时间内,把中国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率降低为零,从而在人口数量“零增长”实现的前提下,迈入可持续发展第一级门槛。第二台阶,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当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零增长”之后,再用10年的时间,到2040年,在中国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的“零增长”。第三台阶,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当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资源能源消耗两个“零增长”后,再用10年的时间,至2050年,实现中国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要着力建设五个基本支持系统:一是人口的承载能力—基础支持系统或生存支持系统;二是区域的生产能力—动力支持系统或福利支持系统;三是环境的缓冲能力—容量支持系统;四是社会的稳定能力—过程支持系统;五是科技的创新能力—智力支持系统。

  (七)始终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邓小平也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实质就是个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江泽民同志1995年9月28日,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精辟地分析论述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十二种关系。十六大到十七大,已把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由五个发展到十个。这既是巨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对全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资源配置撒芝麻盐。

  三、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奋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八)要按照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和巩固政治保障的新要求,着力追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跃上新境界。解放思想创造了历史,也必将开辟未来。关键时期,唯有解放思想才能破解难题。实践证明,近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我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每向前迈进一步,无一不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始终休戚相关。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先导和前提,贯彻的要害是改革开放。今天的思想解放,不再是认识论层面的谈认识、谈意义,而是重点要讲方法,也就是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谋实招、求实效,办法要想尽,工作要做到家,既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的深度和开放的广度互为印证、互为支撑、互为关联,改革越深入开放越扩大;开放越扩大改革越深入。改革=(X+Y)×开放;开放=(X+Y)n×改革。

  (九)要按照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新要求,着力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改善民生达到新水平。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有两个:第一,千方百计增加物质财富,关注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第二,实现公平正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有三个论断:效率优先论、效率和公平兼顾论、公平优先论。我们国家选择的是效率和公平兼顾论。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的观点就是用心而谋,尽心而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走公共选择的道路。要还权于民,分权于下。

  (十)要按照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的新要求,着力追求体制机制创新、挖掘发展动力取得新突破。具体要做到“453”。第一,高度重视和推进“四项改革”深化。一是继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三是继续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四是继续深化其他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相关领域改革。第二,着力启动“五大动力引擎”。一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关键是推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快推进中国北方特色的城镇化进程,形成“看起来像欧洲,实际在中国北方”的独特魅力;四是加快推进地域鲜明的国际化进程;五是加快推进相对完善的市场化进程。第三,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十一)要按照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领导和可靠的组织保障的新要求,着力追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带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索新举措。行政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环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体要做到“123”。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一个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人民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给短缺的矛盾。第二,高度重视和提供“两个服务”。一是为改善民生状况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二是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激励创业创富主体。第三,自觉倡导和践行“三大新理念”。一是三大执政理念,核心是依法执政。政府只能干法律规定的事情,法律规定不可以干的事情,政府不能干。政府的权利是有限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受法律的约束。二是社会分工的角色理念。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绝不能把政府管理等同于工商管理。三是非禁即入理念。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大家都可以干的。现在我们的垄断行业,民营经济都可以进入,包括飞机、铁路、银行、矿业都可以进入,这样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

  同志们,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与当前工作和谋划长远发展紧密结合,重点要放在大项目建设上,靠大项目作支撑和载体,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抓大项目建设,要突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融资。重点要运作好BOT、TBV、ABS三种融资方式。二是土地。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土地政策,重点通过土地占补平衡,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招拍挂”,提高土地收益。绝不能跨越土地管控的“红线”、触摸“高压线”。三是审批。重点采取倒查方式,查找审批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审批效率,用高效服务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