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新村里民为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08:09 扬子晚报

  海门普新村是南通市文明村、小康示范村和江苏省生态示范村。这里“尊重民意办好事、集中民智好办事、凝聚民心事好办”的新气象,使之成为闻名一方的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村官都有“民情簿”

  “26组的河坡下陷,影响了村民生活,派车运泥加固;8月29日,走访贫困生,与所在学校沟通,建议列为援助对象;中秋节,对村里的五保、低保户上门慰问……”这是普新村支部书记张裕丰随身带着的“民情簿”上记载的部分内容。

  普新村5名村干部人手一本“民情簿”。“民情簿”里的故事还有很多。“34组一条1200米长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村干部获悉后,设法筹集近2万元资金,将原先的泥路修建成了沙石路。“葡萄叶染上了褐腐病,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第二天,村干部就陪同镇上的农技人员到了田头,向农民传授病虫害防治知识。

  村里的大事群众说了算

  普新村是纯农业村,村里近1/3的河塘干涸,60多条小河也因垃圾、淤泥的堆积,变得又窄又浅,造成300多亩农田灌溉断水。而要完成全村近50万土方的清淤、1000多农户的青苗赔偿,至少需要资金320万元,村里根本拿不出这笔费用。怎么办?村支部就此事召集议事代表开展“一事一议”,最后达成了“以土换资”的意见:村里确定待疏浚的沟河和开挖标准,需土的砖瓦企业出资,在沟河一侧挖塘取土,然后疏浚沟河,用河塘中的淤泥填坑复垦并承担农户的赔青等费用。结果,“村里不出一分钱,农户不出一个工”,完成清淤48万方,疏浚和整治3条乡级河道、108条村庄河塘,彻底解决了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等问题。

  带领村民鼓起腰包最重要

  村支书张裕丰告诉记者,今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有望突破1.1万元。

  “说千道万,村干部不能带领村民致富都是白搭。”张裕丰感慨地说。普新村地处海门最东端,既无城郊优势可言,也无二、三产业做支撑,5年前村里负债55万元,村民对村干部都不正眼瞧的。怎么办呢?村干部一连开了几天会,最后确定,全村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型、特色型、立体型、桑果型、珍稀型等高效农业,把带领村民致富作为最大的实事工程去做。很快,同样的土地产出了不同的效益:设施型大棚蔬菜602亩,全年总收入1143万元,亩均收入18987元;特色型高效蔬菜1410亩,总收入473.5万元,每熟亩均收入3358元;立体型高效间套夹种面积1310亩,总收入达636.8万元,年亩均收入4861元。 本报通讯员 俞新美本报记者 陈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