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17:5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6、关键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报告摘要:。。。。。。

  政府鼓励创业要营造好的环境

  上半年增加就业93%靠个体创业

  --专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个论断,体现了十六届中共中央领导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预示着今后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曾透露,农村有劳动力4.97 亿,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 亿多人以及从事农业需要的1.8 亿人,尚有1 亿左右富余劳动力。如何转移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拓展就业渠道,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周天勇教授。

  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等。

  (标)鼓励全民拥有创业意识

  成都商报: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次胡锦涛总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个关于就业的新思路反映了什么?

  周天勇: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在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单位就业的渠道越来越窄:

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总量总体上都不扩大,因为都在“改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数量在减少,外资企业又非常有限。今年上半年增加就业的渠道,93%是靠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是什么?就是个人创业啊!

  成都商报:社会稳定和创业、就业是什么关系?

  周天勇:这个社会稳不稳定,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失业率多少,劳动力是否实现普遍就业创业,是不是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事做。只有这样人心才安定。第二,中等收入的人占整个社会人口的比例有多高。失业的人少,中等收入的人多,这个社会就稳定了;要不然就不稳定。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中等收入者应占多数。这也是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

  成都商报:十七大之后,你认为创业问题会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周天勇:十七大之后主要任务之一,或者说最关键的就是鼓励全民创业。当然这里的“全民”不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去创业,而是特指有创业观念、创业氛围、创业意识的人。

  现在大学生只有1%愿意自主创业,人家国外有自主创业意愿的高达20%,所以要有这种创业意识、创业氛围和创业观念,这样才会用创业增加企业,用增加企业来增加就业。

  而增加就业则可以带来至少两个效应,一是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需求大了,人均工资就高了嘛!劳动力工资有供需问题,如果企业数量和劳动力需求特别多,工资就增长比较快;第二,鼓励全民创业会大量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减少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这样会在基础上从积极方面推进社会公平。

  (标) 就业难,关键是企业数量太少

  成都商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劳动就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你理解的就业和创业是什么关系?

  周天勇:这里有一个逻辑关系:创业才有企业,有企业才有劳动力需求,有劳动力需求才有就业。不创业,哪里来的劳动力需求和就业呢?所以与就业相比,创业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成都商报:现在人们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太大,问题出在哪里?

  周天勇:关键是企业数量太少。我们和国际上相比较,1000人中拥有的企业数量,高估也就是6、7个,低估才2个多一点;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0个左右,发展中国家也在25到30个左右。我们还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所以就业为什么困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大学毕业生中,具有创业意识的人太少了。假如大学毕业生中有20%的人去创业,那就业就不成问题了;但现在创业的人数还不到1%啊!

  (标)“单位人”思想亟待解放

  成都商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吃“皇粮”,习惯于在一个机关、事业单位稳定工作,总觉得创业干个体是没有办法才走的路。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业文化,为什么?

  周天勇:这与我国的社会传统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是主要经济形态,对一般人来讲,就业就是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里挣口饭吃;读书人可以“走出来”,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考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当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创业”是皇帝的专利,打江山嘛!没听说哪个大臣要创业,否则就是“犯上”了。

  建国以后,我们实行计划经济,也就是“单位经济”,实行“单位就业”。我是哪里的人?我是“单位”的人,是“政府”的人,是“企业”的人。在个体意义上,同样没有“创业”一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搞活,我国社会有了一些“个体户”,但这不足以冲击社会主流思想,在认识上,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大学毕业后,我要等待分配工作,我得去找个单位。而很少人想作为个体的“我自己”要去干一番事业。

  可以说,从古至今,我们一直没有培养起“创业文化”。这就是过去人们对创业问题认识不够的历史渊源。

  成都商报:现在我们正在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业文化是不是有所改善?你觉得我国哪些地方的创业文化比较好?

  周天勇: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从全国来看,创业文化比较浓郁的是浙江台州、义乌、金华等地,其他地方则没有或很少有这种氛围。可以说,创业文化的培养决非朝夕之功。

  (标)既要做大做强,又要做小做多

  成都商报:过去我们很多时候强调将企业做大做强。在容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大企业和小企业谁的能力更强?

  周天勇:一个国家的基础首先是创业,首先要有饭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阐述过这样一个道理:资本越密集,相对投资就业的人就越少。

  所以我们看到,一般国外70%-80%的人都是在中小企业就业,而不是在大企业;但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理念上是以大为主,注重大企业、大项目、大工程的建设,这样就造成一个麻烦: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没有地方吸纳就业。

  所以通过创业,也可以扭转这种发展观念。从长远来看,政府以“大”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展观要调整:不但要做大做强,也要做多做小,因为做多做小才能增加就业。

  成都商报:从技术创新角度,小企业是不是更有优势?

  周天勇:是的。创业会活跃创新活动。办小公司、小工厂等,有利于技术创新,很多国家的创新都是来自中小企业;同时小的技术发明也会刺激创业,鼓励创业者为了技术产业化而办企业。所以创新和创业也是互动的,互相作用的。

  (标)四大痼疾制约创业环境

  成都商报:你怎么看当下的创业环境?

  周天勇: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国家目前的创业环境不是太好。

  成都商报:为什么?

  周天勇: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登记制度过于严格。国外有非登记企业,我们没有;国外只要税务登记就可以,但我们还要进行工商登记。

  此外,还有很多限制性规定,比如不让在住宅内办企业得规定,比如编软件、公司咨询、律师等职业,自由度比较大,在住宅办企业又怎样?在农村的独门独院办个企业,又影响谁?类似政策限制了很多人的创业积极性,闲置了很多人的创业资源,挥霍了很多人的创业机会,社会效果非常糟糕。

  成都商报:前些天取消工商管理费的讨论比较热烈,我知道你是主张取消这项费用的,能否从方便创业角度谈谈你的理由?

  周天勇:这就涉及第二个方面:政府收费太多。2004年政府各部门收费9000多亿。如果按照4万块钱养一个公务员的话,这些费用就能养活2000多万人。我估计2006年可能收了一万三千亿!再加上税,老百姓负担太重!所以办企业不赚钱,有些直接就倒闭了。

  个体户为什么倒闭那么多?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税费负担太重。现在很多部门的经费并非来自财政拨款,这就导致这些部门可以设置机构、进入编制,但是经费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客观上逼得他们多收费,于是把很多企业就收垮了。

  成都商报:如果我是中小企业主,我会很担心戴“大盖帽”的。以前不是有人说“九个大盖帽管一个破草帽”吗?

  周天勇:对,这就反映了政府机构重复合并执法现象的严重。市场经济下没有执法不行,但有这么多机构执法也是个麻烦。我了解有些地方三四十个执法单位重复合并执法,而且执法和罚款结合在一块。有的单位工资就是从罚款里来的,很多地方的城管经费就不是财政拨款的,所以8点钟一上班,就是为了9点钟找地方罚款去。所以从执法机构的设置上,需要强调:绝对不能设置没有经费保障的执法机构。

  成都商报:现在大学生如果创业,往往缺乏资金支持。这方面的困难该怎么解决?

  周天勇:这涉及到创业的融资困难问题。美国3亿人口中有40000家独立的法人银行,德国8000万人口中有400家银行,我们13亿人有多少家银行?能数得过来!没有社区银行,没有乡村银行,工商企业贷不到款啊!

  (标)营造创业环境需多管齐下

  成都商报:国外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是怎么做的?

  周天勇:很多国家都是提出“中小企业立国”并将此作为国家战略;比如韩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失业率太高,提出了“振兴中小企业计划”。我国台湾地区也实行“中小企业发展计划”。第二,这些地方对中小企业没有那么多限制和收费,企业只要缴完税就没其他事了;第三,它的银行体制是活的,个人创业基本上都能贷到款,而且社会法治化程度比较高,没有什么重复执法;只要不和收费结合,政府就不会乱执法。这些成功经验我们都可以借鉴。

  成都商报: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你能否从建设性角度谈谈,如何形成一个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

  周天勇:全民创业更重要的是体制改革。鼓励老百姓创业,首先要营造一个合适的创业环境;没有合适的创业环境,光鼓励创业是没用的。

  当然,改革体制、营造创业环境,实际也是对政府自身利益的削减,政府要让利于民。特别是收费环节,政府不让利,怎么创业?所以政府要严格收费标准,不要让执法机构收这么多费用;有些执法部门的经费,财政该拨款的要拨款;有些机构本来就没有用,就是为了收钱而设置,阻碍了经济发展,要砍掉或者改革这些机构。这样就可以减轻创业者的经济负担。

  第二是政府要鼓励开设一些乡村银行和城镇社区银行,使创业者有钱可用。因为法律规定,你只要有一部分资金垫底,剩下的可以贷款嘛!所以关键就是银监会要放开乡村银行和城镇社区银行,给创业者提供资金便利。

  第三是对工商登记注册制度进行大幅度改革,只对重要的创业项目注册登记,一般项目就不必了,从事简单个体劳动,比如摆个小摊,你要求他注册干嘛?

  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也需要大学开设一些创业课程,指导大学生如何规避包括体制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办一个企业需要哪些手续,怎么做商业计划书,怎么调查市场,通过这些给大学生基本的创业概念,培养创业意识。

  即使大学生毕业后,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当开设创业培训,这样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呆在家里,没找到工作,就可以到创业培训机构进行免费的创业培训。我们欣喜地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表明,将“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本报十七大北京报道组 陈宝成 廖卫华 郭晓军 殷玉生 )

[上一页] [1] [2] [3] [4] [5] [6]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