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梦 太空“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09:54 中国青年杂志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升空,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终于梦想成真!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古已有之,“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就寄托了这一美好的愿望。

  太空梦 太空“战”

  文/郑 兴

  数千年前,当东方嫦娥梦想奔月时,西方的塞勒涅还在月光下亲吻沉睡的爱人。千年之后,西方的“阿波罗”和东方的“嫦娥”都已经腾飞太空。今年10月4日~10日是第8个“世界空间周”,10月4日这天又恰逢人类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50周年纪念日,因此今年世界空间周的主题被确定为“太空50年”。 这50年间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从“第四战场”到“新技术的实验室”再到“适于人类居住的空间”,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程。

  争霸—— 军事领域突破

  太空是人类除陆、海、空之外在20世纪50年代开辟的新领域,而人类向外空间的探索历程在军事领域首先得到突破。出于与美国竞争的目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是人类向宇宙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人类探索外空间的新纪元,同时也拉开了美、苏两国太空争霸赛的序幕。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月球成为苏联与美国竞争的主要目的地,两个超级大国的太空竞赛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美苏冷战导致双方在太空的竞争愈发激烈,客观上却也促进了两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苏联在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的竞赛中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美国则在军事航天和空间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将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称为第一太空时代的开端,称这一时代有两大错误。其一,探索太空源于备战而非科学技术;其二,随着俄罗斯太空计划的衰落以及冷战的结束,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成为太空主宰,大量资金投给前景日渐黯淡的航天飞机计划,创新工作遭到扼杀。

  虽然冷战的结束使得美苏两国的太空军备竞赛随之落幕,但对制空权的争夺仍然是两国航空航天发展的题中之义。

  现今,美国成为世界公认的航天第一大国,航天业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高达160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06年10月,美国出台了新的《国家航天政策》,这项由布什亲自签署的政策是继1996年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后出台的新政策文件。该政策提出美国有权阻止任何敌视美国利益的国家进入太空,并明确表示美将拒绝签署任何限制美太空发展的国际协议。

  美国的新政策一出,立刻引发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俄罗斯获悉之后也不甘落后,欲重振昔日大国雄风,推出太空军事复兴计划。2007年8月31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对外公布了俄未来30年的太空探索计划,即在2025年前让宇航员登月,并于2027年~2032年间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在2035年后开始载人火星之旅。而这一计划中的登月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实施:2010年~2015年为第一阶段,俄罗斯将研制出新型“联盟”系列飞船,实现多次登月飞行;2015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俄罗斯将利用飞船建立起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运输通道;2020年~2025年为第三阶段,计划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开始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尽管俄罗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复兴计划,但是由于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后国力一直未能振兴,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资金等问题。但是为了阻止美国独霸太空,俄罗斯仍积极谋求航天事业的发展,计划与中国、印度等国合作以解决资金等问题。

  发展—— 科技之光闪现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认为2004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公布“太空行动设计方案”一举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第二太空时代,这一时代的突破将表现为人类能在月球、火星上进行太空行。第二太空时代与战争无关,更多地闪现出科技之光。除美、俄这样的航天大国以外,欧洲国家、日本、中国、印度等国也开始在航天领域作出积极的探索,加入到第二太空时代的阵营中来。第二太空时代开始更多地关注航天技术,从单纯的军事领域逐渐走向了民用、商用方向,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继“阿波罗”计划后,美国又一项大型航天计划航天飞机实现了军用、民用的双重价值,并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宇航局的民用航天预算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民用航天预算总额的62%。强大的航天投资规模,使得美国有实力支持强大的航天计划,并始终保持在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俄罗斯面对国内经济的现实走出了一条务实的航天之路,进军全球卫星发射市场、开展多方位国际合作并率先推出了太空游,赚取了巨额资金。近年来俄罗斯的航空预算开始大幅度增加,尽管与美国相比还相差很远,但其航天活动与总体实力仍居世界前列。2004年,俄罗斯航天发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和欧洲航天局,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航天发射市场份额的42.6%,而美国和欧洲航天局分别占29.6%和5.6%。

  欧洲航天局近日收到欧洲科学委员会提交的50项新的任务概念,任务目标与欧洲航天局宇宙探索2015~2025计划相应,大多数被提议的任务预计将与世界上其他航天机构合作。2015~2025计划包含四个主题:生命与行星形成的环境、太阳系的起源与形成、宇宙的基本规律和宇宙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欧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一项新的月球勘探计划,向月球发射机械钻探器,寻找源自地球早期的陨石,这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上进行钻探行动。英国一批航天专家在“世界空间周”纪念活动中建议政府重新评估现行航天战略,从科学、教育和商业角度考虑,重视发展载人航天,力争在2012年前将英国首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日本凭借已有的航天技术,在太空探索方面也加快了脚步。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启发下,日本推出了“月亮女神”探月计划,并于9月14日成功发射升空。此后于近期又提出“月亮女神2”的探月构想,跟进其对月球探索的计划。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航天事业也已走过50个年头,并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的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到“神六”时,进行了多人多天飞行,中国已攻克了与之相关的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在载人航天领域建立了自己的独创技术。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升空探测月球,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四项任务,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得以实现。

  印度近年来也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注重航天科技方面人才的培养。2007年9月14日,印度成立太空科技学院,旨在培养航天科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印度航天计划需求。学院授予航空电子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航天技术学士学位,并开设应用科学(强调航天相关科目)的综合硕士课程。

  探索—— 未来梦想寄托

  科技的发展源于人类的想象,而人类对未来的憧憬又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载人航天技术终于将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变成现实,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飞入太空的第一人。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在航天事业上探索,以实现各自的民族太空梦。10月10日,马来西亚的首位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1”载人飞船飞向国际空间站,并于21日平安返回。

  尽管航天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并不能阻挡巴西的太空梦想。多年来,巴西积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开展航天合作,希望早日实现自行发射卫星的计划。中巴已成功发射了三颗资源卫星,其成果也被两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虽然自行发射卫星对巴西来说还是个遥远的梦想,但是巴西航天局一直把“进入太空”作为工作重点,巴西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最近三年已经翻了一倍,到2008年将达到4亿美元。

  国际空间站目前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空间工程,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加拿大、日本、欧洲航天局等16个国家共同参与建设。国际空间站的第一部分结构于1998年发射升空,从2000年开始,陆续有俄罗斯、美国以及欧洲宇航员长期居住并进行科研和考察,预计到2009年,空间站的“常驻人口”将有望从3人扩充到6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员日前透露说,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火星是目前人类探测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移民火星成为人类的一大太空梦。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积极筹备火星探测计划。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登陆计划已经开始逐步实施,根据白宫的计划,美国人将在2030年登陆火星。

  日前,美国宇航局针对火星登陆计划有了一系列动作。2006年12月,美国宇航局就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以此为跳板,为人类登陆火星甚至探索更遥远的太空做准备。为了实现这一新太空战略计划,美国宇航局现在正全力发展新一代载人飞船。面对载人火星之旅要受到的太空辐射,美国宇航局先进概念协会开始投资研究一个让宇航员躲避太空辐射的离奇新方法,即让宇航员们在一颗飞往火星的小行星上挖一个洞穴,通过“寄居”洞中的方法躲避宇宙辐射,宇航员们可以搭乘这颗小行星前往火星。美国宇航局还与搜索巨头Google展开了合作,Google将帮助NASA建立网络信息中心,通过Google Earth地图服务,观测火星和月球表面的具体情况。

  印度作为新兴航天力量的代表国家,在火星探测方面也不甘落后。据《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准备在2012年~2013年间发射一个火星无人探测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范·奈尔说,“火星探测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地球同步卫星运载

火箭将把探测器送往火星……尽管距离遥远,我们对火星仍有着浓厚的兴趣。”印度的太空梦已有40年之久,在去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召开的会议上,印度约80名顶级科学家一致投票支持印度在2014年实施载人航天,在2020年实现印度人的登月梦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