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受审 法庭上装“天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10:00 沈阳网-沈阳晚报

  本报讯(记者 朱峰)“我年纪小,不懂事,不知道那些粉色小药丸都是啥玩意儿。他们跟我说是性药,我就抽了。”11月8日,一名随老板带着2400多粒麻古丸来沈批发的“马仔”在法庭上装起了天真。当日,一起涉及8人的特大跨区域贩毒案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吸毒者买毒当“年货”

  9时30分,当8名被告人依次走进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9号法庭时,旁听席上一阵骚动。望着被告席上的背影,他们的家属不住发出叹息和隐隐的抽泣声。

  8名被告人,5男3女,其中有一对夫妻、一对情侣,但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毒友”。然而这些平日里“志同道合”的朋友却都在法庭上把责任推给了别人。

  当日上午,法庭对其中4名主犯进行审理,同一个犯罪事实,在4名被告人口中却出现4种不同的版本。

  其中两名买毒者交代:当时快过年了,毒品不好买。提前买点儿当年货,过年自己抽。而一名随主犯张立国携带2400多粒麻古丸来沈阳的“马仔”刘某在法庭上表示,“我年轻,不懂事,就看着他们摆弄粉红色小药丸(麻古丸),我也不知道是啥。他们跟我说是性药,我好奇就抽了几口。”

  暴利让毒贩变得疯狂

  在法庭上,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还原了案件的真相:去年12月份,吉林省东风县人张立国在云南昆明,以每粒30元的价格购得麻古丸2500粒。今年1月10日,张立国与家住沈阳市皇姑区五一商店的“毒友”鄂丽英联系,商定以每粒50元的价格将手中的2405粒麻古丸“批发”给她。

  次日12时多,张立国携带2405粒麻古丸与刘某乘车到沈阳市鄂的家中。随后,鄂丽英又以自己的家为集散地,分别加价将400余粒麻古丸卖给4名吸贩毒人员。

  在昆明30元一粒的麻古丸,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几经转手,层层“扒皮”,身价最后翻了一番。暴利让这些人变得疯狂。值得庆幸的是,一天后警方将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除了他们自己吸食的20多粒外,2000余粒麻古丸被全部收缴。

  吸麻古不上瘾纯属谎言

  在法庭上,检察机关分别以运输、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对8人提起公诉。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麻古丸”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毒品。“麻古”系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冰毒。警方批驳了一些人“吸麻古不会上瘾”的说法。特别强调,麻古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

  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