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彪 遗孤想爸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13:02 新京报
陈泽彪遗孤想爸妈
遗孤陈泽彪

陈泽彪遗孤想爸妈
遗孤陈泽彪

  10月12日中午,湖北埠河镇中学,下课铃声响起,陈泽彪冲出教室,奔向食堂,边跑边从裤兜掏出一个帆布小钱包,抽出一张名片大小的“免费进餐证”。

  对着食堂的大师傅亮一下,一勺土豆丝、一勺香干和半碗米饭,就倒进了陈泽彪的碗里。凭着这张“免费进餐证”,陈泽彪可以在学校一日三餐免费吃,免费打开水。

  “可以说,这是学校解放以来没有人享受过的待遇”,陈泽彪同村的伯伯苏安平说。

  不过,一件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解放以来没有过的事情”,也发生在陈泽彪家。

  陈泽彪的父亲陈正先患有血吸虫病、乙肝等多种疾病,家里极度贫困,今年2月22日,他和妻子姚元香用麻绳和腰带相互捆绑,一起跳入长江自杀。

  9月1日,陈泽彪升入埠河镇中学。苏安平找到学校校长,为陈泽彪免去了学费。

  没过几天,学校搞“两免一补”,苏安平又找到学校教务处。教务处的领导急了,“‘两免一补’是针对交了学费的学生,退学费再补助一些。他连学费都没交,岂不是要我们倒找?”

  不过,10月11日,在学校门口张贴的“两免一补”名单上,还是出现了陈泽彪的名字。

  “羡慕陈泽彪”

  低保局局长何峰说,“我们这里能用的帮扶政策都用在他身上了。”

  按照公安县埠河镇万众村村民的介绍,陈泽彪父母投江自杀前,10多年,家里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没有钱交提留款,只好把家里的猪都卖了”。陈泽彪一度辍学一年,因此14岁的他刚上初一。

  现在,陈泽彪则成为当地众多孤儿羡慕的对象。

  “可以说,我们这里能用的帮扶政策都用在他身上了。”10月10日,公安县民政局下属低保局局长何峰说。

  他记得,陈正先和姚元香双双跳江后,当地迅速为陈泽彪办理了孤儿低保,100元/月;埠河镇政府通过自筹资金,每月救助他500元;今年6月,陈泽彪还免费在该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一周。

  埠河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毛义明称,该镇还有很多父母双亡的孤儿,按照政策,镇上给予最多100元/月的救助。陈泽彪能享受到500元/月的额外救助,“因为你们媒体都报道了,属于特事特办”。

  班主任程爱兰介绍,班上除陈泽彪,还有1个单亲孩子,2个父母离异孩子,10多个空巢孩子。该班女生小兰(化名)和奶奶相依为命,9月1日开学时,因为没钱报名,“奶奶给学校领导下跪求情”。

  “羡慕陈泽彪。”这些孩子说。

  相比这些孤立无助的孩子,陈泽彪受到了更多关爱。

  4月5日,新京报报道了《贫病夫妻相缚投江》之后,从4月7日开始,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国内各地的数十封信件和捐款陆续寄来。

  其中,美国亚特兰大湖北同乡会派代表回国,把8000元钱捐赠给陈泽彪;四川什邡市回龙小区一栋楼的居民集体写信,教他乙肝和血吸虫病的防范常识。

  “不争气的孩子”

  江书义和苏安平都认为,陈泽彪“聪明,但是教育少了,现在还不懂事”。

  受到关爱的陈泽彪,在班主任程爱兰眼中,是一个“很阳光的孩子”。

  “我还没有看到他独自发呆的时候”,按照程爱兰的话说,陈泽彪爱“撩”同学,课间操时,他总是一蹦一跳地跑到操场上,看到关系好的同学,会突然从背后捅别人一下,然后撒腿就跑,互相追逐嬉戏。

  “他也很有自尊”,程老师记得,开学时,她掏出一叠钱要给陈泽彪,他不要,说自己钱包里有,就从裤兜里面翻出一个帆布小钱包,钱包用一根带子系在裤腰上,“里面还真有花花绿绿一叠钱”。

  不过,程老师认为,陈泽彪的学习不够认真。在陈泽彪的作业本上,有一道数学题,他只做几步就写出了答案,老师用红笔批上了大大的“太懒了”三个字。

  10月14日,星期天,上午10点,苏安平来到陈泽彪奶奶家,想看看孩子有没有写作业。结果,他发现陈泽彪还躺在床上睡觉。

  苏安平狠狠批评了陈泽彪,“不争气的孩子,你要对得起这么多关心你的好心人”。

  让苏安平生气的还有,前段时间,发现陈泽彪在家里看录像,追查得知是他在街上租了一大叠武打片在家里看,“花了好几十块押金”。苏安平批评了他,并赶快通知了陈泽彪的姑父江书义。江书义赶来没收了旧碟机。

  在江书义看来,陈泽彪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又对孩子很心疼,“他爸妈过去一直对他娇生惯养”,每次放学回来,10多岁的陈泽彪还要赖在妈妈怀里撒一会儿娇,向妈妈要钱买玩具和零食。父母没有钱,就是去向邻居借也要满足孩子。

  江书义和苏安平都认为,陈泽彪“聪明,但是教育少了,现在还不懂事”。

  江书义琢磨着,孩子要管教才有出息,自己对陈泽彪有甩不掉的责任。但陈泽彪现在是孤儿,“我打了他,骂了他,外人怎么说我?如果不严加管教,将来难有出息,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江书义叹气。

  不过,他已经在试图管教陈泽彪。

  现在每周陈泽彪要自己骑车去镇上菜场买菜,回家还要帮奶奶淘米做饭。每天晚上8点下自习后,他要洗当天的衣服,鞋子一周洗一次。江书义说,“十一”家里晒棉花,他要陈泽彪帮忙用钉耙翻晒,“让他知道干农活的苦累,才会好好读书”。

  3万多元捐款怎么花

  陈泽彪每领一笔钱都要自己签字,摁手印。

  为了陈泽彪的事情,分歧一直不断。

  父母死后,陈泽彪被确认了监护权,奶奶年纪大了,无监护能力,由大伯陈正德为监护人。但是,大伯一家常年在外打工,因此由姑父江书义代为监护。

  江书义是外村人,当地政府安排万众村村民代表苏安平和陈泽彪的叔伯爷爷陈迪云参入监护。

  目前,社会人士捐赠给陈泽彪读书治病的钱,一共有3万多元,加上埠河镇政府每月救助500元,由江书义、苏安平和陈迪云三人共同管理。一个管钱,一个管账,陈迪云负责监督每一笔花销。

  陈泽彪每领一笔钱都要自己签字,摁手印。

  陈迪云给陈泽彪要求的标准是每天1元零用钱。周末两天在家,每天可以用10元钱买一些鱼和肉给奶奶,一起改善伙食。

  江书义则希望提高标准,每天给孩子3元钱零用,“1元钱不够,买瓶水都要一块钱。”

  对此,陈迪云反对,“要细水长流,今后孩子治病读书还要花很多钱”。

  两人争论不休,最后因为苏安平也反对提高标准,江书义只好作罢。

  选择去哪里上学

  有人曾表示,希望把陈泽彪送到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读书。

  在为陈泽彪选择出路的问题上,苏安平、江书义等人也都“担心承担责任”。

  北京新东方集团一位高层人士曾托人表示,希望把陈泽彪送到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读书,一直资助他到大学毕业,将来还可送他到国外留学。新东方随后寄来了详细的资助协议书。

  同时,深圳平湖镇一位医生则表示,希望接陈泽彪到深圳读书,把孩子培养成一名医生。

  面对选择,江书义的想法是把陈泽彪送去新东方读书,“这么多人关爱陈泽彪,他在本地读书,将来考不上大学我还得承担责任”。

  苏安平则认为,陈泽彪到深圳读书,将来做医生比较适合。

  10月12日,苏安平说,他看了新东方的入学须知,“要求蛮高,我们认为孩子的智力、能力都达不到要求,将来在那边考试不合格,被退学,这边也没有人管了,谁负责?”

  在几个人的犹疑担心中,机会错过。9月,陈泽彪被送入埠河镇读书。

  真正要负责任的,也许是陈泽彪自己。起初,他表示想去新东方。后来,他又告诉大家,不想去了,因为亲戚朋友都在这边,舍不得离开他们。

  正在酝酿事前救助

  出台事前救助,“主要是考虑像陈正先这样的家庭,事前救助他们才可能拿钱去看病”。

  现在,陈泽彪还经常想爸妈。而父母之死,不止影响了他一个人。

  苏安平说,当地地处平原,一年种两亩水稻,两亩棉花,身体再健康一点,基本可以过温饱的日子。他称,陈正先夫妇自杀前,村里好多年轻夫妇天天在家里打牌,觉得够吃够穿就可以了,也不出去挣钱,“陈正先两口子死后,都说要好好搞了,今后别走陈正先的路”。

  他算了算,村里现在已经有5户把孩子丢在家,两口子出去打工了。

  变化还不止这些。

  江书义记得,陈正先夫妇的遭遇见报后不久,当地血防站就开始在镇里灭螺,“灭螺药水喷了几十里,好多年不见灭过”。

  不久,当地的合作医疗政策也出现了变化,以前农民住院报销,需要跑很多冤枉路,“我们邻居报销140块,路费花掉了90多”。现在出院后可以直接在医院结账报销。

  公安县低保局副局长陈敦文承认,“如何更好地关注陈正先这样的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悲剧带给我们不少反思”。

  他认为,农村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值得反思,“当初如果我们知道这一家的遭遇,肯定会给予帮扶”。现在,他半年10多次到村里了解陈泽彪的情况。

  “这起悲剧也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吴仪副总理也批示了,今年我们这里社会救助领域一连出台了很多新政策。”陈敦文说。当地不久前提高了大病救助标准,达到5000元,并取消了2000元的起点线;过去当地的救助主要是事后救助,现在正在酝酿文件,出台事前救助,“主要是考虑像陈正先这样的家庭,事前救助他们才可能拿钱去看病”。

  陈泽彪对这些似懂非懂。

  有人给陈泽彪出了一道选择题,孤儿、小男孩、男子汉、不幸的人、幸运的人、名人,要他选择,陈泽彪在“男子汉”后面画了一个勾。“我想做一个坚强的孩子”,他用歪歪扭扭的字写道。

  □本报记者 杨万国 湖北荆州报道

  “对话”

  “爸妈不对,但我不恨他们”

  新京报:爸爸妈妈丢下你走了,恨他们吗?

  陈泽彪:不恨。他们都把我养这么大了,还恨他们干吗?

  新京报: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

  陈泽彪:不对。

  新京报:现在还想爸爸妈妈吗?会哭吗?

  陈泽彪:想。不哭了,我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新京报:你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离开你吗?

  陈泽彪:不知道。

  新京报:爸妈在时和现在比,什么时候更有钱?

  陈泽彪:现在有钱一些。但是我更想有爸爸妈妈。有爸爸妈妈还是好一些。

  新京报:你羡慕有钱的孩子吗?

  陈泽彪:羡慕他们干吗?我长大了要挣更多的钱。

  新京报:听说你主动把好座位让给同学。

  陈泽彪:同学们对我好啊。我配了眼镜,他没有眼镜。

  新京报:你知道社会上很多人给你写信,对你好吗?

  陈泽彪:知道。谢谢他们,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要报答社会,帮助和我一样的孩子。

  新京报:你有什么理想啊?

  陈泽彪:我将来想当一个做屋的工程师。

  新京报:为什么?

  陈泽彪:好多人没有房子住,我要建很多屋给他们住。

  夫妇投江留下儿子

  2月22日,湖北公安县埠河镇贫病交加的陈正先夫妇,把自己捆绑在一起,相拥投江,留下了一个同样患病的儿子陈泽彪,也留下了有关农村医疗救助的许多疑问。

  人物档案

  陈泽彪

  男,14岁,湖北公安县埠河镇中学学生。

  父母投江后,他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虽然现在比爸妈在时有钱,可是,陈泽彪说,“我更想有爸爸妈妈”。

  (图片:本报记者 张涛 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