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休假方案拥抱传统节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09:41 央视《今日关注》

  央视《今日关注》2007年11月9日播出:新休假方案拥抱传统节日,以下为节目内容。

  中国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今天开始民意调查,方案最大变化是取消五一黄金周,最大亮点是给三个传统节日各放一天假。取消黄金周的用意何在?把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对保护传统节日能产生哪些积极作用?稍候请看《今日关注》。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

  经过长时间的期待,中国的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今天终于上网了。这个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各放了一天假,虽然这个方案还不是最终的实施方案,但是其中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这个变化就是体现了原来由政府规定的这些节假日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结合在一块了。

  这种变化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将来这些传统节日变成假日以后该怎么过?演播室请到两位非常权威的嘉宾,为我们做进一步的解读。我来介绍一下,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您好,纪校长。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你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中国民俗学会刘魁立会长,您好,刘会长。

  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你好。

  主持人:

  欢迎两位到演播室来就这个话题参与我们的讨论。在节目一开始,我们还是首先来一下这个方案的一些要点,看一下大屏幕。

  (播放短片)

  解说:

  根据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也就是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主持人:

  那么今天这个方案公布以后,大家都非常关注,相信两位也是非常的关注,为什么呢?因为两位都曾经提过跟这个方案类似的一些方案。

  纪校长,您先说一说吧,这次的方案公布以后,跟您以前四次在人代会上通过议案的方式提的那个方案有多大的差别?

  纪宝成:

  基本的方向和基本调整的安排总的是一致的。

  主持人:

  哪些一致?哪些又不一致?

  纪宝成:

  比如说我建议增加1天,法定的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这个是完全一致的。

  主持人:

  对。

  纪宝成:

  我们建议把原来所谓黄金周要进行调整,减少黄金周的时间,把它分解到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这个是一致的。

  主持人:

  哪些是不一致的?

  纪宝成:

  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原来我的方案上建议要进一步强化春节,春节我主张除夕是要放假的,原来3天不变,放4天。然后我还有进一步的要求,如果变成11天,如果国庆节也是只放1天的话,春节应当放5天假,再加上4天周末,一共放9天,强化春节,这是我们的一个方案。

  主持人:

  增加1天,再挪几天,挪到春节去。

  纪宝成:

  挪到春节去。

  主持人:

  强化春节。

  纪宝成:

  对,强化春节。

  主持人:

  但是这次您这个方案没有在草案里面体现出来。

  纪宝成:

  增加1天体现了,清明、端午、中秋都实现了。

  主持人:

  刘会长我们知道,90年代的时候您曾经提过类似的方案,提了也很多年了。这次的方案出来以后,您一对比有什么发现?

  刘魁立: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光是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就节日和法定假日之间关系的研讨会就召开了3次,连续3年召开。

  我们为中央精神文明办和为后来的国务院办公厅所制定的方案里面,基本上现在得以实现了。

  当时我们在提出这样一个方案的时候考虑到经济的状况,我们没有做过很详细的调查。我们就提议在保持原来的假期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能得以通过我们自己的方案。我们是把国庆的长假拿出1天来给中秋,把五一拿出2天来给端午节和……

  主持人:

  清明节。

  刘魁立:

  清明节。后来又把春节提前1天,所有的这些大概只有一点和我们不同的,现在的方案和我们的提议不同的就是多了1天假期,国庆仍然保持不变。

  主持人:

  听了两位的介绍,我们感觉征求意见稿的草案好像是综合了你们两位的这些草案而最后拟成的。

  我知道纪校长提这方面的议案一共是提了四次了。

  纪宝成:

  四次。

  主持人:

  第一次您提这个议案的时候,反馈是什么样的?

  纪宝成:

  第一次我提出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以后,国务院有关部门给我一个答复,这个答复主要讲现在整个的休息日,全年一共有114天,所以要增加法定节假日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社会承受的能力,主要讲这个意思。这个意思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委婉的对这个方案不是持很肯定的态度。

  主持人:

  那是哪一年?

  纪宝成:

  那是2004年12月份,但是最后一句话又讲,我们要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有这么一句话。

  主持人:

  那后来几次提议案的反馈有什么变化?

  纪宝成:

  这个变化就大了。第二次虽然答复的很简单,当时他说这个议案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正在论证研究。第二次是这样的答复,文字比较简短。

  第三次我认为就很积极了,除了重复这几句话,“具有重要意义”以外,他又说已经向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汇报了这些问题,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正在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又向国务院领导同志进行汇报,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指示怎么进一步调查研究等等。这个问题当时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实际上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在很慎重地采取论证的措施进行调查研究。

  最后一次是今年,今年我提的这个提案提了一个实施的意见,我不跟他讨论要不要,是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的要点是把这个方案提出来了,同时把带薪年休假制度强制实施,跟这个结合在一起。

  这次提案是另外一个单位,这次答复的是国家发改委。

  主持人:

  就是出台征求意见稿的。

  纪宝成:

  对。国家发改委答复我们,这个答复就比较详细,给我们的感觉也快要出台了。

  主持人:

  通过这四次议案不同的反馈,您感觉到有什么变化在里面?

  纪宝成:

  首先第一个问题对顺乎民心的事情,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采取了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认认真真地在听取取各方面的意见,调查研究,好几年都是这样。我当时提出的意见是希望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出来了,正好在本届政府任期之内。

  主持人:

  肯定很高兴。

  纪宝成:

  高兴。

  主持人:

  很兴奋。

  纪宝成:

  很兴奋。

  主持人:

  对。刘会长也是,从9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呼吁要把传统的节日改为假日等等。这次草案终于出来了,您是什么心情?

  刘魁立:

  当然我非常兴奋。兴奋的原因就在于,实际上这次方案的改变,实际上是改变了近百年来民族传统节日被搁置的这样一个历史,结束了这个历史。

  如果说我们的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作为两个体系,过去一直是叫做“二元结构”,现在这两个体系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协调。

  主持人:

  结合了。

  刘魁立:

  结合了。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多年来的一个宿愿,改变了从1912年开始的这样一个历史。在这里,实际上我们的收益会非常多,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效果会看得越来越明显。

  主持人:

  对,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这么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现在看到自己的成果终于也能够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所接受,是不是也很高兴?

  刘魁立:

  这个是当然的,因为中国民俗学会是由从事民俗研究的这样一些学者组成的,他们在自己的研究当中努力地去追求真理,但是怎么能够做到经世致用,使自己的学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进程提供智力支持,这一点是我们不断摸索的方向。这一次体现的很完美,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整个社会生活的进展,同时社会的需求也逼得我们在研究上能够作出更多的努力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让我们贡献我们自己的知识。

  主持人:

  所以各人也很欣慰。这是两位专家从你们的角度看待这样的一个草案。在这个草案出台以后,很多的民众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播放短片)

  北京市民1:

  因为我现在工作了,所以我很喜欢里面的一条带薪休假,年假的这一条。至于说中国传统节日可以有小的黄金周,因为分了好几段,五个节假日都开始有三天的小假期,这个节日也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我觉得对中国人来说,能够跟家人一块过一些传统节日是很好的一个安排。对于五一长假,因为对于国家的旅游区,还有铁路、公路运输压力都很大,所以这种调整我觉得,我是支持这种调整的。

  北京市民2:

  这次方案调整是把一些中国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我觉得这种应该是提倡的。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从一定程度上有着中华一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北京市民3:

  我觉得挺好的,传统节日应该大力发扬,年轻人现在正需要这一点,从祖国的荣誉感方面应该增强一些,我觉得挺好的。

  北京市民4:

  取得取消五一的假日,觉得还是比较可以的,因为五一假日比较长,结果放起假来没什么意思,像中国传统的节日还是比较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如果给一个假期的话,大家可以在一起聚一聚,可能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

  好,看完了民众的一些反映,我们再来听一听演播室两位专家的看法。

  纪校长,我记得您曾经做过一个全国的民意调查,就是关于取消五一黄金周以后大家是什么态度。这个结果是什么样的?

  纪宝成:

  今年2月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一个电话调查中心接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进行了电话调查,我们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武汉、西安6个城市,电话调查了2634位受访者。他们分布在不同的职业,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工作性质都不一样。调查的结果大概是这样,支持将部分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假日的,大部分都非常赞成。

  主持人:

  支持率肯定很高。

  纪宝成:

  支持率很高,这是一。

  第二,对具体增加1天的方案,绝大部分赞同,但是对于增加的这些用于哪里。第一是赞成用在春节上,第二赞成用在国庆节上。大概60%多赞成用在春节上,20%几赞成用在国庆节上。

  在这个前提前面的方案是赞成春节4天,五一黄金周没有,国庆节2天,这是一个方案;另一个方案是春节5天,国庆节和五一节都是放1天。这两个方案哪个更赞成一点,结果大多数也赞成强化春节的方案。

  所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都是赞成将法定节日变为法定的假日,同时也赞成更多的强化春节,也赞成增加1天,整个方案就是这样。

  主持人:

  关于黄金周呢?

  纪宝成:

  黄金周都没有了,大部分都赞成。

  主持人:

  赞成什么?取消?

  纪宝成:

  五一大部分都赞成取消,国庆节一种是全部取消,一种是2天,然后挪下来的时间来强化春节,强化春节这个意见是非常一致的,大概是这样。

  主持人:

  刘会长,您看这次的草案中很明确地规定了五一黄金周将来就没有了,对于这样一种规定,可能有一些旅游部门还是有一些担心的。您个人是怎么看的?您赞成不赞成?

  刘魁立:

  我是赞成现在这样一个方案的。原因就在于黄金周这个词本身我就不大喜欢。因为什么呢?因为假日是国家用法令形式规定的一个公共休息时间,公共休息时间作为一种资源,它可以充分地去发挥它各方面的效益、各方面的功能。节日体系同样可以进入假日体系,但是也可以不进入,进入之后,假日有的那些收益在节日进入假日体系之后仍然还存在;此外,它会有另外的一些效用或者功能。比如在这里有所谓继承文化传统的,有所谓民族习惯的传承,另外还有民族感情的抒发,在这里进行道德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所有的好处都会在这里得到收益。所以在考虑假日的时候自然也要同时考虑它的文化因素。

  在考虑到比如说取消或者是改变过去的所谓五一黄金周的时候,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补充方案,就是带薪的假日。既然有了带薪的假日,我们就可以自由的,或者是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分别安排在各个时间段里面,这样实际上并没有影响所谓黄金周假期的总长度。

  主持人:

  对。

  纪宝成:

  这个问题我也做一点补充。黄金周这个提法我一直也持异议,当然最好还是用放长假。

  主持人:

  放长假,现在非叫黄金周。

  纪宝成:

  放长假这个词,所以黄金周实际上是针对旅游黄金周,但是对于另外一些行业,比如说海关停止报关好几天,它的进出口交易量是黄金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呢?现在经济全球化,美元的汇率瞬息万变,几天在停摆,损失又该是多大呢?

  所以这个提法是从旅游的角度提出来了,报纸报道也只报道这周旅游多少钱、多少钱,这个词不一定是准确的,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来考虑,这个问题不是很准确的。

  另外,节假日任何一个节都有它的含义,国庆节、五一节它也有它原有的含义,不能变成一个完全的物质需要。节假日实际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并不是从物质需求这个角度来考虑。当然我们在1999年定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具体情况,它确实对拉动内需、发展经济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国民对旅游的认识,这是好的方面。但是我建议今后叫长假,不要叫黄金周,尤其是政府的文件上不要出现黄金周的提法,这个提法不是个科学的提法。

  主持人:

  所以两位都非常赞成这次草案出台的关于取消五一黄金周这个提法。

  但是我们注意到也有的一些媒体刊登的一些文章,谈到原来有黄金周,您管它叫长假,有这个长假是一个很好的休息的时候,他不经常去旅游,说我平常每天都很忙,好不容易有这7天,我可以在家休息休息,但现在取消了,我(的计划)就打散了,我就不太好休息了。

  但是我们也知道,您刚才也强调了,在您原来提的方案里面就有带薪年休假制度,这次的草案里面也对这个有规定,关键是将来怎么样能让带薪年休假制度得到保障,让人们真正能够享受到年休假。您有什么好的看法,纪校长?

  纪宝成:

  现在一部分劳动者对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可能有些想法,其实根本原因是担心带薪年休假能不能贯彻落实。

  主持人:

  是不是我就少休息了。

  纪宝成:

  所以我们的议案提的时候叫强制实施带薪年休假制度。

  现在法律规定,1995年1月1号实施的劳动法对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都做了明确规定,事实上执行得也是不错的,除非你自己太忙,你自己不肯休息,那是另外一回事。对企业是参照上述精神来执行决定,有的企业执行得很好,有的企业就没有执行。

  所以我们觉得这次必须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这次征求意见稿也出来了,如果作为一个法律规定规定下来以后,那就是一个法制性的东西。

  所以第一要加强宣传,希望各个单位,社会单位,包括企业在内自觉地实施。

  第二,政府主管部门要督导实施、监督实施。

  第三,如果还不实施的话,劳动者有权保护自己,可以申诉到劳动仲裁单位,甚至到司法机关来强制实施。

  只要把这个宣传好,绝大部分单位会自觉实施的,即使有一些认识不够,通过几年下来,逐步也会走上正轨。当然有一部分经济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实在不能够放假的,就要按照规定加薪。

  所以带薪年休假的核心是放假,关键在带薪。

  主持人:

  如果这个制度能够得到保障的话,黄金周也好,长假也好,大家可能都能够接受了。

  纪宝成:

  人们休息的权利可以更加和谐地得到实现。

  主持人:

  对。接下来我们再谈我开始的时候谈到的一点,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把节假日和我们原来传统的节日结合在一块了。

  刘会长您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本身有很多的内涵在里头。以前不是假日的时候,大家反而就这么过了,但是将来如果真的成为一个假日了,这一天真的要正经八百地过这个节了,怎么过?我们习惯不习惯?

  刘魁立:

  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个体系应该说是在我知道的,各个民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当中,它是最优秀的一个。因为就它的组成来说,假定我们看到其他的若干民族都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我们的节日体系实际上是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整个道德教育都在这个节日里面得到体现了。这个体系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系,这个传统应该得到继承。

  现在,它既然已经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法定假日,那就是说,在这个期间,我们会努力地去保持这样一个传统,而且发扬这个传统中间最优秀的因素。我们这个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它的象征体系是非常多的。比如以植物来说,每一个节日都有它自己节日的植物象征,食物、装饰、游艺活动,在这个时候人们最充分地表达、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能。所有的这些,无论是群众性的活动,还是在家庭内部的活动,都会得到非常好的保持。今后无论是学界,还是整个的广大民众会更好地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主持人:

  对,您刚才讲到了以前过节虽然不是法定的假日,但是还是要想方设法过,比如说甚至请个假也得去扫墓等等,将来可能就更好安排了,对吧?

  刘魁立:

  对。

  主持人:

  这也是我们要慢慢习惯于把我们的传统节日过成法定的假日。

  刘魁立:

  比如说清明。

  主持人:

  对。

  刘魁立:

  在这个时候要踏青,也就是说我们要和自然亲近,我们要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祭扫,实际上是我们继承了我们自己优秀的革命传统;同时我们还要向民族英雄,比如说我们在炎帝陵、黄帝陵,还有一些先驱,我们在那里祭扫,实际上也是延续了整个民族的历史,更不要说我们还要自己去扫墓,这样使家庭,使整个一个道德传统、血缘关系、整个的社会关系都得到了巩固,会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来充实我们自己的节日度过。

  纪宝成:

  西方的传统节日不少是跟神联系的,跟宗教联系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跟人联系的,是贵人文、重亲情。

  主持人:

  我看媒体谈到这次的草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纪宝成:

  对,是这样,它是以人为本。确确实实是共同构建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有这样的含义在里面,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主持人:

  两位专家你们看,现在算起来,原来的假期是111天,后来是114天,如果按这个草案实施的话就会有115天。

  刘魁立:

  假定说加上……

  主持人:

  再加上带薪年休假。

  刘魁立:

  带薪年休假,那就不止是这样了,再加5天,或者再加10天,有的甚至再加15天。

  主持人:

  我们一年365天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休息了。

  纪宝成:

  对。

  主持人:

  您觉得这个本身说明了什么,纪校长?

  纪宝成:

  马克斯的观点,闲暇时间的增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人们要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不仅仅在学习工作的时间,闲暇时间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提高休息,一方面是平时的休息,节假日提高节假日的文化品位、精神升华,都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

  现在经济在蓬勃发展,休息多了之后对经济有没有负面影响?

  纪宝成:

  那是不会的,只会更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自主创新的能力也许会更强。

  休息也是有度的,不能一年365天都在休息,那当然是不行的。所以确实是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来统一地协调我们的节假日,这一次政府的考虑是很周到的,有双休日,有带薪年休假,有节假日,而且节假日在一年当中分布的比较均匀,有长假,有小长假,比较和谐地实现休息的权利,这个方案是很不错的一个方案。

  刘魁立:

  另外,不要把假日看成是单纯的休息。

  主持人:

  实际上它也消费。

  刘魁立:

  除了消费之外,我经常到国家图书馆去。节假日的时候……

  主持人:

  学习。

  刘魁立:

  图书馆的人比平时多的多,书店也是多的多,大家会充分利用节假日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补充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时候是一个非常发展个性,同时又有非常多的那样一些,比如在道德方面的,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这样一种协调,假日不要把它单纯看成是一个简单的休息。

  主持人:

  对,假日本身就像您说的去学习,实际上这里面有文化的元素。

  纪宝成:

  对。还要外扩……丰富、发展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如说我们的端午节纪念屈原是爱国主义情怀,龙舟竞赛是奋发向上、力争上游这样的团队精神;还有饮黄酒也好,插艾蒿,插菖蒲,本身是驱虫、避害、避邪,实际上是民间的卫生节,就是盛夏快要到了,搞卫生。

  主持人:

  所以说这种结合实际上是突出了文化的品位。

  好,那么今天就这个话题,我们先谈到这儿。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今天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的讨论,谢谢你们。

  好,观众朋友,今天的《今日关注》就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制片人:张立勇

  策 划:王冬妮

  编 辑:寇 春

  监 制:王未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