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伦敦“论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0:49 青年参考

  作者魏城

  

  你能想象吗?当代“世界工厂”的代表,来到昔日的“世界工厂”,宣讲自己产品的可信度。

  但这就是刚发生的事:中国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活动,首站选择了英国首都伦敦,演说 题目是“相信中国制造”。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曾是“世界工厂”,而中国则被认为是当代的“世界工厂”。

  11月3日,位于伦敦金融城的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的小礼堂里坐满了听众。这场奇特的“中国商使”全球巡讲活动 ,把首场“论道”的地点选在了这所全球著名的商学院。两个主讲人物,一个是商人: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和当年的中国首富——中国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总裁施正荣;一个是学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主任评委、北京 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我注意到,讲台的大屏幕上,“相信中国制造”6个中文大字下面,英语译文版本与中文略有不同,是“TELLYOUTHETRUTHABOUTMADEINCHINA ”,如果再译成中文,就变成了“告诉你中国制造的真相”。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这也许要归咎于我的中国商界朋 友:他们卖的产品太便宜了。”施正荣演说中的这句话引起台下英国听众一阵会心的,但略带尴尬的笑声。

  其实,“中国制造”最近一段时间之所以在西方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担忧,并非因为价格太具竞争力,而是某些中国 制造的产品未能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林毅夫后来说的一句话也引起了听众的笑声,但这一次大概是如释重负的笑声:“20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的产 品常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但后来,日本制造与高端、高质、高价挂上了钩;20世纪70年代,香港、台湾等地 区制造的产品也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但后来其产品摆脱了这种联系;如今,这种联系又甩给了中国大陆制造的产 品。我希望,未来大陆的产品也能像日本产品一样,与高端、高质挂上钩,但最好不要与低价脱钩。”

  演讲结束后是“四人座谈”:中方是林毅夫与中国驻英大使馆政治处参赞刘为民,英方是英中贸易协会主席、伦敦金 融城前市长白乐威(DavidBrewer)和英国诺丁汉大学讲师萨瑟兰,他们就“中国制造”的安全和质量展开辩论, 然后回答听众的提问。

  主持人、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教授,首先向白乐威问了一个问题:“你在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吗? ”白乐威的回答颇为坦率,又不乏

幽默:“我在家里使用中国制造的微波炉,我在办公室里使用中国制造的复印机,就连我女 儿穿的服装,也有许多是中国制造的。一位来英国访问的中国商业代表团的女成员曾经向我抱怨说,她曾用一个下午在伦敦购 物,想买点儿英国特产送给国内的亲友,但她看中的商品,却都是中国制造。”

  

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对外出口更多优质低价的低端产品,而更多取决于中国能否找 到新经济增长点、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林毅夫在演说中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每年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维持在约9%,这样,到2030 年,中国人均收入就可能达到那时美国水平的20%,但这一切都要取决于中国产业的技术升级。

  施正荣则在演说中乐观地说,“中国制造”正迈向新时代,“中国制造”已有不一样的含义。“在新

能源、节能环保 、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中国人有能力,而且事实也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他希望,他们这一代中国新型企业家 ,能向世界展现一种“不一样的中国制造”。

  (::英国《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