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科考“努力快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1:06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水平的提高,是中国保证南极话语权的基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建松、韩轩发自上海、北京 每年11月到来年3月短暂的南极夏季,是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11月12日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

  任务最多的一次南极科考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五号沟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中国唯一的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整修一新,原先黑色的船体换成了国际科考船通用的桔黄色,船身醒目地标上了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英文缩写“CHINARE”。

  据介绍,这次科考队从国内出发的考察队员共188人,加上目前正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越冬的30名队员,共218人,是除我国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外,考察人数最多的一次。

  一支来自宝钢、中铁建等单位30多人的精干的建筑队伍,将随同科学考察队一起奔赴南极,执行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更新改造任务。

  本次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选址测量。考察队将执行37项科考项目、10项后勤保障改造项目,是历届南极考察活动中任务最多的一次。

  南极“插旗”竞争激烈

  目前世界公认竞争最激烈的三块资源宝地分别是:海底、月球和南极。为了在南极问题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各国纷纷千方百计地前往南极建站“插旗”。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每年赴南极的科学考察队有三四十支之多。据统计,截止2006底,《南极条约》缔约国已经发展到46个国家,在南极设有82个科学考察站,可容纳2500人左右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其中,阿根廷在南极共有14个考察站,为目前南极考察站数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智利,共有9个考察站,此外,俄罗斯在南极建立了8考察站,位居第三,英国在南极有5个考察站。不难发现,这些国家都是对南极提出过领土要求的国家。

  此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惠根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根据《世界南极矿物资源管理条约》的规定,各国在南极可开发时能够享受的资源份额将由其对南极科考事业的贡献程度来决定。因此,高举科考大旗,在南极站住脚、扎下根是必然的选择。杨惠根说:“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虽然对南极的科考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在20年的迅猛发展中,我国在南极问题上的声音已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从极地考察大国变为强国

  中国从1984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进入南极条约体系,到现在只有短短23年。

  1984年至1990年,中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并取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地位,争得了中国对南极事务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南极科考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1991年至1995年,中国初步实现了由建站为主向科学考察为主的转变。

  1996年至2000年,中国实施了“南极洲对全球变化的反馈和响应”为重大科学研究目标的计划,提升了在南极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

  2000年至2005年,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形成了“一船”(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三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北极黄河站)、“一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业务支撑体系和科研平台,这段时期的科考将中国与先进南极考察国家之间的差距缩短到零距离。

  目前,包括第24次南极科考在内,中国正在实施“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高新科技的支撑体系、实验手段和研究能力。

  极地考察办公室驻智利代表处负责人李果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总结道:“我们与一些发达的老牌南极考察国家还有不少的差距,不过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5年来,能力大有提高,有了新的目标,相比世界前列,还需努力快跑。”

  解密中国南极科考“加油站”

  在中国与遥远的南极之间,位于智利的南极办起到了类似“加油站”的作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凯、许云鹏发自圣地亚哥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出发时,远在太平洋对岸的智利,一位来自极地考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已经为他们做好了经智利赴南极的一切前期准备工作。

  “科考队预计12月5日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如果天气情况比较好,24次考察队员将如期到站开展工作。”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驻智利代表处(以下简称南极办)负责人李果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这个鲜为人知的代表机构,其实一直在中国的南极事业中从事着重要的幕后工作。

  《国际先驱导报》:南极办何时设立?中国为何选择在智利建立南极办公室?

  李果:驻智利代表处始建于1990年,这是因为我国在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后,人员进出南极的轮换、一些后勤物资的补给要依靠智利军方帮助完成。我国是北半球的国家,直接派飞机运送我队员是不现实的,考察船每年只能在南极夏季到达南极进行物资补给和人员交换及实施考察活动。一些考察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根据南极条约有关的精神,各成员国有义务为其他成员国的南极考察活动提供支持。智利在我建站的乔治王岛上建有空军基地,并建有机场。根据1985年我们与智利的友好协商,智利空军协助我们安排运送考察人员,并在南极冬季为我们安排后勤补给,因此,我们在智利设立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驻智利代表处。

  《国际先驱导报》:南极办平时主要干些什么呢?

  李果:根据我国南极考察队的考察任务,联系智利有关部门,安排我考察队员进出南极;安排我国其他人员进出南极,安排考察站的物资补给,平时在智利保持与考察站的联系,如果考察站人员和设备出现紧急部长问题,负责联系智利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安排。

  《国际先驱导报》:这项工作也不轻松吧?

  李果:南极办要根据国内考察计划,分别联系智利空军、智利其他极地运输公司,安排考察队员在智利住宿,安排交通和飞往南极的机座预定,因南极气候多变,一般要经过多次协调和协商,最终队员是否能按期抵达南极,还要取决于天气。因天气原因队员多次在机场候机,甚至飞机起飞后因南极天气原因不能降落,返回智利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到机场经过2次候机就能飞到南极的,已经算是好运气了。最差的时候,我队员因天气原因曾5次到机场候机,2次起飞后又返回智利。这都需要南极办和智利运输部门密切联系,确保我人员安全进入南极并安全出南极。

  南极不产任何食品,考察队的所有物资都需要通过空运或海运才能运到考察站上,以确保考察人员的生活工作需要。南极办要根据国内考察计划,在南极夏季联系智利海运部门,把主要的南极考察物资通过海运运到站上,南极的冬季,飞机航班非常少,且多不确定。南极办要随时主要飞机航班情况,安排补给,把考察队员需要的新鲜食品及时运送到站。同时,还要根据考察站的需求,把一些设备的备件和维修用品及时运送到站。

  潘基文赴南极降温?

  无论潘基文此行是否专为南极争夺战“降温”,一些国家对南极的争夺都会继续下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凯、许云鹏发自圣地亚哥 作为首位登上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南极之行引人瞩目。

  当地时间11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乘坐智利空军的一架大力神运输机,飞抵位于南极乔治王岛上的弗雷空军基地。

  不要担心长时间的旅行和繁忙的活动会使潘基文一行受到黑夜的影响,目前的南极正处于一年中的极昼时期。在南极,潘基文与在南极冰盖上研究全球变暖影响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他还访问了蒙塔尔瓦基地附近韩国、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的科考站。

  潘基文此行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他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一个特殊的时刻,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场合。

  潘基文访问引发猜想

  英国外交部10月17日证实了英国《卫报》关于“英国政府将向联合国提出南极洲部分海床的主权要求”的报道内容,这一消息引起了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高度关注。此后,一些相关国家关于南极主权的争论甚嚣尘上。作为“利益攸关方”,智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公布了多项关于南极的举措。潘基文在这个时候落实联合国秘书长的首次南极之行,无疑放大了人们的想像空间。

  此外,目前在南极问题上约束各国的《南极条约》及其框架下的一系列规定,并非联合国提出的,也并非联合国框架下的公约,联合国在南极领土、主权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潘基文作为联合国秘书长踏上南极,是否会对南极的未来产生影响,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智利强调“南极领土权”

  或许,潘基文此行的目的并没有一些人想像的那样复杂。智利外长福克斯莱11月9日表示,总统巴切莱特邀请潘基文访问南极,完全是出于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关注。早在英国宣布主权要求之前一个多月,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就向潘基文发出了共同访问南极的邀请。当时双方就达成一致,将利用潘基文访问拉美之机落实访问。

  不过,在福克斯莱强调“(访问)与领土主权要求完全无关”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强调,智利也将像英国一样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根据《南极条约》,智利在南极领土的权利不容任何人质疑。”

  南极之争将会继续

  南极洲有着丰富的资源,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此间专家指出,人类目前还不具备实质性开发南极矿产资源的能力,如果盲目开发,可能会给地球造成无法逆转的灾难性后果。实际上,《南极条约》框架下《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就明确规定,2041年前,任何国家都不能对南极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尽管如此,有学者认为,无论潘基文此次是否是去南极“反圈地”或为南极争夺战“降温”,一些国家对南极的争夺都会继续下去。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