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民间见义勇为英雄陷入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4:49 南都周刊
众多民间见义勇为英雄陷入困境
最高奖励金额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30万元

众多民间见义勇为英雄陷入困境
厨师卢统明见义勇为受伤后仅得到800元的官方慰问金。 华璐摄

  由广州市政法委主管的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于1990年,前身是广州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本次调整的奖励金额涉及七个档次,全部都有50%以上的提幅,其中“加码”幅度最大的是对见义勇为牺牲者的奖励金,最高奖励金额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30万元。

  新闻背景

  由广州市政法委主管的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于1990年,前身是广州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本次调整的奖励金额涉及七个档次,全部都有50%以上的提幅,其中“加码”幅度最大的是对见义勇为牺牲者的奖励金,最高奖励金额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30万元。

  卢统明睁大缀满鱼尾纹的眼睛:“见义勇为受伤了能奖那么多?”

  10月20日,广州市白云区同和镇的一间出租屋里,卢统明半夜就从剧烈的疼痛中醒来。小山般堆在地上的止痛药盒早就空了,他唯有起身,独坐在无声的黑暗中。这天,记者告诉卢统明,广州市大幅提高了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金额,最高达到30万元的时候,他呆滞地瞪大了眼睛。

  今年2月一次挺身抓贼的义行,让这个厨师的右手手背上至今仍留着红肿而丑陋的伤疤。伤疤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楚,工作、积蓄、女儿……过往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如今归零。而除了用公安局信封装着的800元奖励慰问金,没有人再慰问过他。“我真的很后悔。”谈起见义勇为带来的灾难,卢统明干涩的眼睛在瞬间变红。

  但是“为勇气加薪”的消息让卢统明看到了一丝希望。在累积总善款接近1亿元的情况下,10月15日,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见义勇为牺牲和伤残者的奖励慰问金额被大幅提高,其中对牺牲者的奖励金额提幅最大,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30万元,而受伤者的最高奖励也达到15万元。

  这是见义勇为基金会第一次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此前,基金会作为救助见义勇为者的重要一环,被太多人所忽视。1993年,公安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等部委联合成立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此后,各地相应成立了地方的见义勇为基金会,可由于缺乏捐助资金,十多年运行下来,除了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外,见义勇为基金在许多经济落后的地区已普遍面临窘境。

  但即便像广州见义勇为基金会那样拥有丰厚资金,能重赏见义勇为者,也未必能全盘解决英雄们的后顾之忧。除了卢统明,在这个城市,还有难以统计的见义勇为者面临着各种困局。对基金会的无知、漫长而困难的申请认定过程以及拿到一次性奖金后的无以为继,让众多民间英雄生活在窘迫之中。

  只值800元的勇气

  卢统明,42岁,掌勺20年,善烹粤菜、潮州菜甚至西餐,曾任东莞三星级酒店的厨师长,可如今连抓锅铲也觉得费力。

  今年2月3日晚上9点,在广州同和街工作的卢统明从餐厅中溜出来抽烟。在烟头的微弱火光中,卢统明发现一名男子从邻店天花板上滑下来,拎着个沉甸甸的大包。卢统明下意识地用右手抓住该男子的肩膀,“他回头砍了我一刀,然后撒腿就跑。”

  捂着鲜血直流的手追了2公里后,卢终于在巡警的协助下抓住了砍他的贼,但他的手却不能再掌勺了。“砍得很深,都看到手指骨了。”据医生诊断,卢师傅右手手背的两条手筋断裂。“医生说,手指最快也要2年才能恢复正常。”

  彻夜手术后,卢统明第二天一早来到同和街派出所进行笔录。“阿sir没告诉我有什么见义勇为奖金,我也没问。”一个月后,他收到了一个装有800元的信封,上面写着“奖励慰问金”,信封来自“白云区公安分局”。但看起来没有人继续帮卢申请奖励金额更高的“广州市见义勇为奖励慰问金”,“材料我们送到白云区分局去了,剩下的你要到那边去问。”一位同和派出所民警对他说。

  “基金会只负责发放奖励金,申报和认定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刘继生这样向记者解释。市民见义勇为后,需要由案发地派出所填写《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慰问人员申请表》,内容包括主要事迹、伤亡情况及申请单位意见等。“如果基层派出所怕麻烦填写表格比较马虎,有可能影响我们发放奖励慰问金的工作。”

  隔三差五上门讨租的房东太太不相信卢师傅的义行只值800元。这个月初,她不断地警告卢,再不交租就要把他的行李扔出门外,而卢已经失去了作为厨师的收入。“如果见义勇为的回报是流落街头,我一百个不服!”卢只有愤慨,然后惯例地陷入漫长的沉默。见义勇为后的连串不幸让他习惯于沉默。

  根据《广州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第16条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工作期间见义勇为受伤的应视为工伤,见义勇为者所属单位必须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卢不知道这些,但餐厅老板未必不知道。后者在关键时刻消失了。

  因见义勇为而陷入困境,卢不敢告诉家里。他家在茂名高州,16岁的女儿6月来广州小住,发现父亲赋闲在家,每天吃的都是清粥咸菜——“连咸菜都是赊的”。在邻居的嘲讽中,女孩知道了父亲见义勇为的“傻气”。终于,在一个毫无预兆的夏夜,女儿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她告诉我没钱交学费,没脸回去上学了。”

  “我真的很后悔。”如今的卢统明早没了当初见义勇为时的英雄气概。在派出所询问如何申请市见义勇为奖金时,一名流浪男子猛地跪在地上磕起头来,希望乞得路费回乡。卢统明将手伸进口袋,才想起自己身无分文,尴尬地僵在那里。

  波折重重的证书

  卢统明对基金会一无所知,但不是所有见义勇为者都是如此。作为一个“见义勇为专业户”,区少坤熟悉《条例》及整个申报的流程,从基层派出所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机构产生疏漏,申报就成了“竹篮打水”。“可作为普通的市民,我们没办法弄清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见义勇为者要得到由基金会发出的奖励,往往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根据《广州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第7条:“见义勇为人员由发生地的市、区、县级市公安机关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发给确认证书。”更通俗的解释是,如果你想申请见义勇为奖金,就得先去案发地派出所填写申报表格,然后按照程序,派出所应该将表格连同相关材料报区公安分局,再由区局报市公安局,最后是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根据材料发慰问奖励金。见习记者 华璐 实习生 洪鹄 广州报道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