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邑发现两座秦末汉初坑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04: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你看,这就是土坑墓主,墓主手中还握有大量的‘半两钱’。根据出土的钱币和器物推断,这两座相隔不足50米的土坑墓属秦末至西汉早期的墓。”昨日,大邑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刘红彬在该县晋原镇红光小区“兔儿墩”墓群发掘地指着墓坑介绍道。

  汉代特有的“鐎斗”出土

  据刘红彬介绍,这两座土坑墓是在清理前期东汉砖室墓的探沟时发现的。目前,土坑墓的器物全部暴露,出土器物除了陶缸、铁釜、陶罐、陶瓮、“井”字陶器外,还有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的朱砂彩绘鐎斗,这鐎斗外呈圆形罐,罐的一侧有一长手柄,整体形状似汤勺。据了解,该鐎斗在汉代属小型炊器,主要用于熬粥羹,也有一部分鐎斗是用于温酒的,是汉代特有的器物。

  墓主紧握钱币而葬

  在被该县文管所编号为9号土坑墓的墓坑内,有一具长达1.8米的尸骨,放于胸前的双手骨竟握有多枚体圆孔方的“半两钱”!墓主头颅至脚趾形状清晰可见,尸骨较为完整。墓主周围还放满了多个圜底或圆底的小口罐和敞口罐,据介绍,这些口罐属于饮食具。除此之外,墓室内还有陪葬的动物龊骨,根据暴露的陶器和“半两钱”推断,该墓主在当时是权贵之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据相关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是我国丧葬史上厚葬的第一个高峰,那时的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倾其生前所有,大肆奢华,开创“厚葬”先河。

  陈倩 何骏天 本报记者 汪光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