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生活关键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09:43 青年周末

  白领生活关键词

  当“白领”传说照进“泛白领”的现实

  剩女剩男 没有爱情

  剩女剩男们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内心充满远大理想,却跟爱情无缘。说通俗点,他们就是没找到另一半的白领们。

  MSN佳缘交友频道和世纪佳缘交友网的一项关于“中国白领婚姻交友”的调查表明,白领族中剩男剩女的基数不断增大,超过半数的人把“落单”的原因归结于生活圈子太小,缺少机会结识异性朋友;14.5% 的人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另有16.7%的人则表示总是很难遇到理想的对象,宁愿坚持单身。

  无论是因客观因素戴上剩×帽子的忧虑族,还是乐在其中,享受单身的潇洒族,无不呈现出白领对婚姻的多重注解:忧虑或恐惧。地坛白领相亲会、圆桌6人约会、单身派对在城市的火爆,也在提醒我们:白领对爱情的焦虑不会在短时间内改观。

  伪强势群体 没有生活

  被妖魔化的白领是这样的:出门打车,逛街必是国贸,吃饭去西餐厅,家具要宜家的。实际上,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白领是最焦虑的人群:工资赶不上

房价,生活成本不断升高,工作压力无处排泄,父母、家庭、婚姻、健康……没有一件让人顺心的事情。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证明了六成白领感到“心累”。

  白领们看上去强势,实际上却是弱势群体——比起那些富人,他们长吁短叹;比起彻底的体力劳动者,他们又不满足于对生活的原始满足。

  所以,谁说白领是中产阶级,他们就跟谁急!

  过劳死 没有身体

  “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同时还要时刻费心地揣摩老板的举动、眼神,警惕同行的竞争。”这是新加坡《联合早报》对中国白领族的描述。

  《中国青年报》针对白领的一项调查显示:1218人中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65.6%,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人超过20%。大部分人乐意每日工作15个小时,因为工资奖金高。

  这就是中国白领面临的压力,不工作即失业。但他们同时也是亚健康的最大群体。造成过劳死的前五位因素有: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仔细想想,长期在办公室加班,不运动,心理压力大的白领们的确爱得这些病。

  白领民工 对工作!不满意

  IT民工、民航民工、新闻民工,本来都属于白领的职业统统扣上了“民工”帽子。为什么,因为白领们对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远未达到心中的理想度。

  也许是对薪水不满意,也许是乏味的工作让他们不满意,总之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民工。千龙网曾对白领的职业生活做过调查,满意现在工作状态的白领不到三成。排在不满意因素前三位的分别是缺少发展空间、收入太低、个人兴趣与工作不符合。

  于是白领不停地抱怨抱怨抱怨,直到因过劳而死去。

  【对话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系主任李路路】

  中国白领 爱往两边靠

  日本在上个世纪经济起飞时,80%的人宣称自己是白领。中国虽然客观已经可以界定白领的概念,但人群很难认知。

  经验表明,发达国家的人都爱往中间阶层挤,中国则正好相反。

  -我们认知白领有误区

  青周:前不久盛传的“白领标准”,虽而后辟谣说并非是社科院颁布,但又再次引发了社会对“白领”一词的关注,您对这个怎么看?

  李:我也反对仅仅用工资来定义“白领”。我个人对白领的定义是:从职业性质来说,是非体力的;从收入上来讲,是社会的中等概念;从生活方式解释,这个群体比较前卫、潮流、有个性。这三个部分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定义白领。

  青周: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白领”是什么?似乎我们一直对“白领”认识不够清楚。

  李:是的。我们在定义“白领”这次词上存在误区:大家都希望用清晰的词语界定“白领”这个概念,但实际上,“白领群体”本身就边界模糊。我认为,“白领”的核心成员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这里包括公务员、IT人员。在核心群体的上沿和下沿又会有一些职业加入进来,比如办公室打字员、收发室人员……所以现在有些社会学家又在白领里划分出“上层蓝领”和“下层白领”的概念。

  但总体来说,白领并非是一个界限清楚的族群,虽然它以我所说的三类职业性质为核心,但在界限上很模糊,所以这才有了很多争论。

  青周:因为界限模糊,所以“白领”不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词,很多人不愿意称自己“白领”。

  李:这是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间有差距。中国的白领情况很特殊,很多人不想当白领无外乎有以下原因:第一是社会变化太快,中国有“白领”这词不过才20年;第二是我们社会的中间阶层不够稳定,50年前社会分层只有简单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现在并没有形成未定的中间阶层。另外,我们处在一个转型社会,很多“白领”爱跟上层富裕的人攀比,爱把那些人当“白领”,所以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等过些年,中间阶层形成了,社会结构稳定后,“白领”阶层会明白自己无法“往上流动”,同时也认可了这个身份。

  -白领就是中产阶级

  青周:白领阶层对自己的不认可,或者说认识不清,是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完全“城市化”?

  李:对。在中国最多的阶层是农民和工人,白领还是少数。即使现在有数字表明白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阶层,但基数太小。

  白领的形成的确跟城市化的进程有关。西方的经验证明,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个稳定的社会必须以中产阶级为主,或者说,中产阶级要占社会阶层的大多数!所以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正好相反,人家是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自己是白领,爱往中间阶层靠。

  日本在上个世纪经济起飞时,城市发展很快。据统计表明,80%的人认为已达到白领标准。

  青周: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里直接把“白领”和“中产阶级”挂钩 ,这也是很多中国白领无法接受的一点,大家觉得“中产阶级”离自己太远了!

  李:这也是一个误区。其实白领就是中产阶级的通俗说法。但这个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是针对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相对概念,而不是一种单纯的财富概念。现在很多人爱把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国外比,发现自己没房子没车,就不认同。我觉得,横向比较没有任意意义,比较那些生活指数也没有意义。中产阶级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中间的意思。

  青周:国外的中产阶级,也就是白领的生存状况是不是比我们好?

  李:其实现在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面临很多焦虑。国外最近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中产阶级解体”——因为随着全球化,国外的中产阶级收入开始变得不稳定,开始面临房子、竞争等很多压力。

  青周:既然中国现在的白领阶层不稳定,是不是表明:中国必须开始明确社会分层了?

  李:社会学领域一直都在划分。比如我个人的看法是以职业和权力划分的,有些社会学家是以另外的标准划分。其实任何一种划分都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领域去划分的。

  西方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明确了“中产”的概念,并作为研究主题。显然,现在的中国人并没有学会用“阶层概念”去思考问题。至于什么时候可以,真的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结构的变化,阶层概念会明晰起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