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成长经历揭秘(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11:56 海峡都市报
范丽青的母亲与弟弟在观看她主持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家福(后排右三为范丽青) 本报记者 康启荣 杨清竹 文/图 本报讯 昨日上午10时,随着国台办新闻发布会的准时召开,主持发布会的范丽青,顿时成为焦点。作为国台办历史上首位女新闻发言人,海内外众多媒体纷纷把聚光灯打在了她身上。 范丽青,出生于南安,新华社前台港澳部副主任,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在她从事新闻工作的20多年间,专注于台湾新闻报道,开创了大陆新闻史上的多个第一:1991年,她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大陆首次到台湾采访的两名记者之一;1993年,她与中新社记者到台湾采访国民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同当时的国民党主席李登辉握手,成为40多年来第一位同国民党主席握手的大陆记者;2001年,她又成为大陆赴台驻点采访的首批记者。 昨夜,本报记者走访了范丽青在泉州的母亲和弟弟,并电话连线范丽青,探寻这位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不平凡的经历。 拉扯弟弟长大的三姐 1955年,范丽青出生于南安溪美,在家中六姐弟中,排行老三。范丽青的父亲范秉炫是南下干部,“文革”前曾任南安县县长。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父亲和母亲被“打倒”,家里最大的姐姐又在三明“上山下乡”,范丽青被迫辍学,家里的重担也就落在她和二姐的肩上。 范丽青的四弟范敏青,现任泉州市行政执法局经济技术开发分局局长。他回忆说,当时家里大人都不在,穷困潦倒,没有吃的,两个姐姐就带着弟弟们,到河里去摸田螺、抓河蚌,到田里去捡别人剩下的地瓜根吃。“三姐还学了裁缝,帮别人缝鞋、缝衣,以此来换取食物”。因为是“走资派”的后代,姐弟几个经常会受到别家孩子的欺负。每当这个时候,身为姐姐的范丽青总会挺身而出,保护3个弟弟。 1971年,父亲范秉炫的问题平反后,调任永春天湖山煤矿当书记,全家也都跟了过去。也是从那时起,范丽青有机会继续上初中。“由于‘文革’耽误了几年,上初中时,三姐跟我竟然是同班同学。”范敏青说,打小,三姐范丽青就聪明好学。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位居煤矿书记的父亲并没有给予几个子女特殊照顾,家里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全部都下到矿井一线挖煤。由于当时环境恶劣,导致了范丽青后来落下了许多病根。现在她常自嘲“晕车、晕船、晕机,甚至连坐火车都会晕”,出差时晕车药总不离身。“小时候的那些苦难,磨炼了我们姐弟的意志。三姐打小就教育我们要自强不息。”范敏青回忆道。 喜欢表演的聪明姑娘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当时,初中毕业的范丽青已经到当时的晋江地区工业局工作。高考制度的恢复,也给从小就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开启了另一扇门。第一次,范丽青考上了泉州师专,母亲没同意她去;第二次考到了福建师大,母亲还是没同意。直到1979年,范丽青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才开始了她的另一种人生。 1983年,范丽青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开始从事新闻采访工作。至于范丽青当初会走上记者的道路,她的母亲回忆说:“从来也没想过会让她干这行。小时候,她倒是挺喜欢表演的,当时是想让她从事艺术工作的。”对于范家姐弟能有今天的成就,这位已经年逾七十的老人更是感叹道,当初的特殊历史环境,身为父母根本谈不上为子女计划前程,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照顾不到,“说实话,还得谢谢丽青跟她二姐,当时照顾着三个弟弟。能有今天,也都是靠他们自己去争取的。” 范敏青与范丽青姐弟俩的感情最深。昨晚,在范敏青的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珍藏了10多年、有关三姐范丽青的报道记载。1991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踏上台湾的记者,范丽青一直是海内外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从那时起,凡是能收集到有关姐姐的任何报道,范敏青都要剪下来,如今已经有整整一箱。 每年春节回家的孝女 昨晚,在范敏青的帮助下,记者与远在北京的范丽青进行了简短通话。在谈及从过去新闻采访报道者到今天成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自己如何看待这两种角色的转换时,范丽青显得很平淡,“我调到国台办也一年多了,其实不论做什么,都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最重要的,是要能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努力。” 这样一位心系祖国统一大业的女中豪杰,同样也是位大孝女。范丽青的母亲告诉记者,只要出差到福建,只要有时间,范丽青总会抽空回家看看,哪怕是只呆几个小时,也要跟母亲拉拉家常。每年春节,范丽青总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到泉州老家,与老母亲、姐弟们团圆,“春节刚好保姆放假了,丽青回来后,都会自己做家务,下厨房,照顾我的生活”。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