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取监管措施让民众吃上放心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00:38 央视《今日关注》

  2007年11月15日,央视《今日关注》播出“中国政府采取监管措施让民众吃上放心肉”,以上为节目内容实录。

  让民众吃上放心猪肉,杜绝注水肉,消灭瘦肉精,实现猪肉从养殖到屠宰,到消费全过程质量监管,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让监管有效实施?稍候请看《今日关注》。

  主持人(鲁健):

  各位好,观众收看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关注我们普通的家庭平时餐桌上一项比较普遍的食品——猪肉。

  其实猪肉的质量安全往小的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往大了说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尤其是今年以来,猪肉的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很多的消费者都非常的关心,会不会有一些质量不好的猪肉随着不法商贩之手流入市场?如何才能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如何让每一个消费者能够吃上健康的猪肉呢?

  国务院也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而且专门组织了对猪肉的质量安全的专项检查和整治。今天我们就请到两位嘉宾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件事儿。一位嘉宾是主管这次行动的商务部的部长助理黄海先生,黄部长,您好。

  黄海(商务部部长助理):

  你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一位消费者代表,是我们北京市的市民孔琳女士,孔女士,您好。

  孔琳(北京市民):

  你好。

  主持人:

  而且孔琳是北京某社区居委会分管食品安全的居民代表对吧?

  孔琳:

  对。

  主持人:

  所以非常关注猪肉的质量。

  首先我想问问两位,黄部长和孔琳,你们平时家庭里面多长时间买一次猪肉?

  黄海:

  因为我在机关吃中午饭,所以早晚饭在家里吃,一般一周买一次,买一些放在冰箱就可以了。

  主持人:

  一周一次。孔琳呢?

  孔琳:

  我们家离超市比较近,所以我一般两三天就买一次,但我每次买的量比较少,这样就常买常吃,吃起来比较新鲜。

  主持人:

  我平时差不多家里每个星期也得买一次猪肉。

  孔琳,我听说你平时去超市特别注意猪肉的质量安全这方面的情况。

  孔琳:

  对,我一般比较认牌子,注意它的生产日期,而且看它的肉是不是颜色比较鲜艳。但这次的猪肉专项整治活动,我是在网上看到的,我对这个也是比较关心的。

  主持人:

  黄部长,因为这次的猪肉质量安全整治,还是咱们整个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黄海:

  八项整治。

  主持人:

  专项整治当中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吧?

  黄海:

  对。

  主持人:

  为什么把猪肉的质量安全专门拿出来作为一项整治内容?

  黄海: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个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年的猪肉消费量达到了接近40公斤,也是全球最高的。

  同时,我们国家绝大部分人是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汉族居民为主,还是把猪肉作为肉类消费的主要部分,大概在60%以上。

  另外,你刚才已经讲到了,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有所上升,消费者担心会不会有劣质猪肉进来。

  于是这几个原因,所以国务院把猪肉的专项整治作为这次产品和食品专项政治的八个内容之一。

  主持人:

  现在猪肉怎么样能够保证它的质量安全,所以它的各个环节,从它的生产领域到屠宰,到最后的流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加以控制。

  我们的记者专门对这些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走访,而且还邀请了孔琳女士一起。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看一看他们对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超市所做的调查采访,一起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超市是北京市民采购猪肉的一个主要地点。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最大的社区之一——回龙观社区的一家超市,在超市里的猪肉柜台,记者随机挑选了一块盒装里脊肉。

  怎么才能知道这块肉的质量是否有保证呢?柜台的服务员给记者找来了一本票据。

  超市服务员:

  这是运载消毒工具证明。

  王冬妮(记者):

  运载消毒工具证明。

  超市服务员:

  每天来的货就有一张这个证明,这是一头猪一张。

  记者:

  这是检验检疫合格证?

  超市服务员:

  对。

  孔琳:

  这个五肉联是什么?

  记者:

  第五肉联厂。

  超市服务员:

  对,对,对,第五肉联厂。

  解说:

  有了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输车辆消毒证明,是不是就能够证明这块肉的质量没问题了呢?

  郑全义(北京回龙观工商所副科长):

  对,没问题了。

  记者:

  你们在平常检查的时候这两个证是非常重要的吗?

  郑全义:

  对,这是我们检查的重点。

  解说:

  猪肉的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负责把关。那么工商部门在日常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为超市的鲜肉柜台把关的呢?

  郑全义:

  检查他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营业执政、卫生许可证;第二,检查他每天进货的购销台账,每天进了多少肉,然后销了多少,然后他的检疫合格证明;第三,我们有一个快速检测,按照我们市局的要求,不定期和定期地对鲜肉进行快速检测,检测合格才允许销售,检测不合格,我们要同时采取措施,然后下架。

  主持人:

  通过这个短片我们看到,超市里的猪肉最起码有两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运载的消毒工具,就是运输车辆消毒的证明,还有一个就是检验检疫的证明。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北京非常规范的一家超市,像全国的各省市,黄部长,像这样的超市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比例?

  黄海:

  目前全国在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北京市这样的水平,当然各个地方的规定可能不是很一样。但是有一点,检疫的证明是必须要有的,有些地方规定还要有工厂出具的检验章盖在肉的胴体上面;还有一些地方,比如像北京市,增加了消毒车辆章等等。这些大概的要求有所差别,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检疫检验这两个检的章或者票证必须要有。

  主持人:

  检验和检疫又是两块。

  黄海:

  两块,对。

  主持人:

  这个是由哪些部门负责?

  黄海:

  因为检疫是国家行为,这个是由农牧部门的畜牧兽医来负责执行的,而且他们要负责从猪的全过程,从养殖到屠宰、加工全过程的检疫。检验大部分地方是由定点屠宰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但是也有一些城市为了加强对检验的管理,由商务主管部门在屠宰场也派驻了一些驻场的检验员。检疫主要是检查猪有没有传染病,而检验包括有没有注水,有没有重金属残留,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等等。

  主持人:

  孔琳因为参与了这次记者各个关键环节的采访,所以如果待会儿在节目过程当中,您有什么疑问,包括今天可能采访过程当中有什么疑问的话,您也可以和黄部长交流。

  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平时你在超市买猪肉的时候,真的能够那么仔细地看那两个证吗?比如说运载的消毒,还有它的检验检疫?

  孔琳:

  其实只有这一次我才注意到,它的这两个证,一个检验合格证,还有一个就是车辆运输消毒合格证,这两个证就挂在柜台的上方,每一个消费者只要到那儿去看都能看得到。但平常是疏忽了,平常只看它的生产日期,肉的颜色。这次收获很大。

  主持人:

  不过我们看到的毕竟是超市,一般来说超市管理还是非常的严格,可能还是相对放心一点。

  孔琳:

  对,所以我想问黄部长,除了超市以外,像其他的菜市场,还有我们平常叫的外卖,还有农民的工地,这些销售使用的猪肉是不是也都能够做到合格呢?

  主持人:

  对,这也是我非常关心的。

  黄海:

  是这个情况。所以国务院在这次猪肉专项整治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到年底,所有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包括农贸市场、超市,还有集体食堂、餐饮单位,他们所销售和使用的猪肉要百分之百来自于定点屠宰企业,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

  经过各个部门的努力,截止到11月8号,经过我们和工商、和卫生几个部门联合检查,这些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大概98%以上都来自了定点屠宰企业。

  主持人:

  销售这一块,我们一般说超市,包括一些菜市场应该还是非常规范的。但是使用这一块,因为使用的单位很庞杂,比如说有一些工地食堂,包括一些集体食堂,甚至包括平时的一些居民用户,他们购买的渠道,怎么样能够保证不会买到这种质量不安全的猪肉呢?

  黄海:

  是,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重要。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发现在一般超市质量是最好的,票证比较齐全,但是在一些大的批发市场也没有问题,但是在一些小的菜市场、一些小餐馆、小饭店,特别是一些农民工比较多的工地食堂存在的问题多一些。主要就是说他拿不出来一些证据证明这个肉从哪儿来的。

  所以这次在检查中,我们也完善了很多规章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要求这些市场、餐馆都必须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从什么地方买的肉,一定要和他要合格的证明,至少要证明你这个肉从什么地方来的,以便于追溯。

  主持人:

  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些不法商贩,他可能会利用一些小饭馆,或者是一些工地食堂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说我的猪肉价格很便宜,主动联系,我给你送货上门。

  如果说通过这种不法渠道进来的猪肉,有什么办法能给它查处出来,能够堵住这个漏洞。

  黄海:

  因为现在主要是执法部门在用肉单位要求你出具你在什么地方购买的肉,要求出具这个证明。

  主持人:

  台账。

  黄海:

  对,就是台账。所以现在已经要求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建立台账,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目前主要是从台账来查从什么地方来。同时我们也完善了一些制度,比如说一些大的批发市场,它从肉联厂进的肉是合格的,但它把肉再分小块,比如5斤、10斤卖给这些餐馆的时候,过去没有什么证明,现在通过索票索证制度,它也完善了一些比如附带开一些小票等等。

  主持人:

  就是不管你卖多少,一定要票证齐全。

  黄海:

  对,一定要有。

  主持人:

  这就是可以追查了。

  黄海:

  可以追溯了,对,对,对。

  主持人:

  当然说到流通环节的上游,就是屠宰环节,这个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孔琳女士也和我们的记者一块,刚才在超市我们看到卖的肉是在北京第五肉联厂屠宰的,我们再一起去第五肉联厂看一看那里的情况。

  (播放短片)

  记者: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在美联美买的这块肉是北京第五肉联厂屠宰加工的,它是批号是159,检疫合格证号是336288040,这两个号对我们很重要,待会儿我们就带着这两个号到北京第五肉联厂去了解以下这批肉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是怎么样保证质量安全的。

  解说:

  北京市第五肉联厂位于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这个厂屠宰的生猪占北京市场的三分之一。

  说明了来意后,北京市商务局的驻场检验员帮我们找到了编号为336288040的检疫合格证明。

  北京市商务局驻场检验员:

  虽然那个肉上有两个章证明合格了,但是还必须有这个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发往市场或超市。

  记者:

  我们买的那块肉的检疫号是336288040。

  北京市商务局驻场检验员:

  我可以给您找找这个存在……,这不在这儿嘛。

  记者:

  这个是存在场里的存根。

  北京市商务局驻场检验员:

  对,就是这个货主证明是我们屠宰场的肉,发自五肉联,然后这个产品名称是猪同体,这个票是每头一张,然后产品这是昌平动物检疫站的。

  记者:

  这是出场日期。

  北京市商务局驻场检验员:

  底下是出场日期。

  记者:

  11月11号。

  北京市商务局驻场检验员:

  对。

  解说:

  记者在超市挑的那块里脊肉的确是北京市第五肉联厂的产品,那么这批肉在屠宰前后又是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呢?

  工作人员先带我们来到了宰前检验现场,各地送来的生猪正在排队等待宰前检验。编号为159的那批生猪就是在前一天在这里接受检验的。

  徐瑞珍(北京市商务局肉品品质检验员):

  这个就是我们的宰前检疫合格证明。

  记者:

  这是159那个批次的宰前合格证明是吗?

  徐瑞珍:

  是的。

  解说:

  随后,我们参观了屠宰生产线。在现场记者看到,在屠宰过程中对生猪进行的头部检验、皮肤检验、旋毛虫检验等七道检验工序是在一条流水线上一次进行的,整条流水线全程控制在温度4摄氏度以下。这样生产出来的冷鲜肉不仅肉质细腻、口感好,营养价值也更高。

  宰前、宰中共12道检疫都合格以后,还要在这里进行最后一道复检。农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驻场人员现场加盖条形的动物检疫合格章和圆形的肉品品质检疫合格章,两章齐全后才算合格产品进入流通市场。

  主持人:

  我们现在从刚才短片上看到的盖的章,圆形的章属于农业部的。

  黄海:

  圆形章属于企业或者商务部门的检验合格章。

  主持人:

  检验的那个章。检疫的那个章是长条的那个,那个是属于畜牧部门的。

  黄海:

  畜牧部门的,对。

  主持人:

  所以有这两个章的话就表示合格的。

  孔琳可能也是第一次去生猪屠宰场吧?

  孔琳:

  对,第一次,感触很深。

  主持人:

  因为我以前听一些报导说,像这样非常合格的定点屠宰企业,据说屠宰前还要让猪静养24小时,据说还要给它听音乐。

  孔琳:

  对,洗澡。

  主持人:

  沐浴等等,你看到这些流程了吗?

  孔琳:

  对,我看到他给猪沐浴,然后这个猪在一个很长的走廊里走过去,怕猪有这种应激的反应,它有应激反应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物质,影响肉的口感。

  主持人:

  黄部长,同样还是跟刚才的那个问题差不多。像这样的定点屠宰企业,全国省市县等等各级,想达到这样的标准很难吧?

  黄海:

  根据1998年开始实施的国务院《关于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全国乡镇以上都要建立由当地政府批准的定点屠宰企业,当然水平是有差别的。

  主持人:

  都要听音乐恐怕做不到。

  黄海:

  做不到,当然目前来讲,一般大城市、发达地区可能水平高一些,但是水平低的乡镇也有最起码的标准,比如说有屠宰设备,有检疫的人员,有污物处理的场所等等,最基本的条件必须要有。

  主持人:

  这些是必须要有的。

  黄海:

  这些是必须要有的,不管是乡镇还是城市。

  主持人:

  我们现在端到餐桌上的猪肉,有多大的比例能够从这些定点的屠宰场出来?能做到百分之百吗?

  黄海:

  目前是做不到的,所以这次国务院专项整治又开辟出了两个目标,一个就是到今年年底,县城以上进点屠宰率要达到百分之百,乡镇一级的进点屠宰率要达到95%以上,这个是提出了一个很高的目标。

  经过努力,到11月8号,目前县城以上,城市的进点屠宰率达到了98.7%,乡镇一级进点屠宰率达到了85.3%,乡镇和国务院制定的目标还有一点差距,我们还要努力。

  主持人:

  那如果说你们这次专项整治的过程当中,发现了那些不合格的定点屠宰点的话,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理?

  黄海:

  整改。在这次专项行动之前,全国经过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定点屠宰企业有23052个,在这次检查过程中,从8月份到现在,经过3个月的努力,商务部门会同农业、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督,还有公安等部门,一共对这些企业清查了大概4.7万次,平均每个定点企业都去了两次。结果是关闭了不符合要求的定点屠宰企业993家,比如说本来是合格的,但是在过程中比如说设备老化,或者说原来它远离居民区,现在靠近居民区了,这都不符合要求,关闭了993家。还处罚关闭了314家违反规定,就是不检疫,或者让病害猪出场这种企业314家。还有一部分目前在整改,我们要看它的整改情况,决定最后是否关闭。

  主持人:

  我的问题这方面可能了解的差不多了,孔琳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还可以接着问黄部长。

  孔琳:

  我想问一下黄部长,如果屠宰场收到了病猪,它怎么处理?如果这个病猪流入到市场以后,它在哪个环节能把这个漏洞给堵住?

  黄海:

  这个问题也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因为尽管我们在研制环节做了大量防疫检验的努力,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猪生病进入屠宰企业。

  根据我们国家一些大型屠宰场的经验来总结,这种病害猪的检出率大概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所以按照规定对这些病害猪必须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准屠宰,更不准出场,更不准进入流通环节。

  为了能够彻底杜绝这种病害猪,经过国务院领导批准,最近我们和财政部准备出台一些政策,比如说给一些适当的补偿,把你的猪就地处理了,主要是对焚化高温处理给予一些适当的补偿。

  屠宰环节是防止病害猪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环节。

  主持人:

  对。

  黄海:

  这个环节堵不住,把它变成了食品,消费者就很难再鉴别出来了。

  主持人:

  所以孔琳,看来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屠宰点这一块一定要把病猪肉控制住。

  另外,再往屠宰环节的上游就是养殖环节了,养殖这个环节也是质量监控的第一道关,也非常关键。我们再跟随着记者,包括孔琳,一起看看她们所了解到的那批猪是在哪儿养殖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播放短片)

  记者:

  在北京市第五肉联厂,我们找到了那块猪肉的产地证明,从这个证明上可以看出来是北京市大兴区安定乡西白塔村养殖长大的。这个证明是北京市大兴区动物检疫站出具的检疫证明,开证明的人是郝克成。

  通过这些线索,待会儿我们就能找到这头猪的养殖场,在那里就可以了解到这头猪是吃什么长大的,在整个的养殖过程中是怎么样确保质量安全的。

  解说:

  在大兴区安定镇动物防疫站,记者找到了开证明的郝克成。

  记者:

  出栏检疫的时候是您去的,是吗?

  郝克成(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动物防疫站副站长):

  是我去的。

  这是报检记录,这是提前三天报检,出售肥猪的时候,假如11号……

  记者:

  那批是11月9号报的检,报检时间。

  郝克成:

  对,报检时间11月9号。

  记者:

  临床检验情况这是什么?

  郝克成:

  临床检查猪的健康。

  解说:

  在大兴区的西白塔村,我们找到了安定养猪场。场里整洁的猪舍最先映入眼帘,看不到什么工作人员,养猪场的老板娘说,只有在喂食和防疫时间,工作人员才会进舍,这样做是为了不打扰猪的休息。当然,日常的巡视观察还是少不了的。

  记者:

  这些猪看上去都很健康,要是如果不健康的话,它会是什么样子呢?

  郭秋荣(安定种猪场董事长):

  发蔫,像这小猪的小尾巴都动的情况下都是健康的猪,它如果说要是小猪一不健康,它的小尾巴就搭拉着不动了,这样就属于有毛病了。像我们的兽医还有饲养员每天都要巡视,每天都要巡视,发现比如说发蔫了,或者什么,提前发现,给它就单独管理了。

  解说:

  别看现在很清闲,在猪存栏的175天里,检疫工作可是相当烦琐,一点也马虎不得。

  刘辉(北京市大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

  免疫这块,为了验证它的免疫,我们可以采取对猪进行抽血,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对于兽药这块,假如投入品使用方面,假如他存在侥幸心理,使用一些违规,甚至说违禁的兽药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生猪尿样进行检测,也能查得出来,一旦查出有使用违禁兽药的行为,我们严肃查处。

  主持人:

  从这个短片我们也看到了,从超市的一块肉,记者通过进货渠道的台账记录可以一直看到它在是哪儿屠宰的,在哪里养殖的。其实还有一套系统也同样可以追溯到生产和加工的源头。我们也一起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记者:

  在北京二商集团的一个食品店里,我们发现它这里卖的生猪的产品上面多了这么一个条码,这个条码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现在就在这套机器上试一下,在这个红色窗口前扫描一下。

  哎,出现了这么一个页面,上面有生猪个体信息,上面介绍了这个生猪的品种是肚大白,它的重量87克,出生日期是2007年5月7号,什么时间出生的都有,出来时间,还有出库的时间,还有这个生猪的屠宰场是第五肉联厂,养殖场是北京安定种猪场,超市信息就是我现在这个商店的信息。

  也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食品追溯查询系统,让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了解他买到的那一块肉的个体信息,在哪里屠宰的,在哪里加工的,在哪里养殖的,他都了解的非常清楚。

  据我们了解,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一套食品追溯系统,现在正在全国进行推广。

  主持人:

  一个安全的机制应该是经得起较真的,如果一个较真的消费者他要是追究这块肉是从哪儿加工的,从哪儿生产的,要经得起这个。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黄部长,您觉得我们的猪肉这一块能够经得起这样较真的消费者的追究吗?

  黄海:

  通过这次专项整治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从猪场到餐桌,这样一个覆盖生猪的养殖、屠宰、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消费全过程的链条。尽管像刚才短片介绍的这种先进的的设备目前全国还是少数,比如北京、上海一些地方已经使用了。

  主持人:

  还不能做到普及。

  黄海:

  普及。但是在短片一开始介绍的这种通过票证、索票索证、台账制度,实际上也达到了这个效果,但是效率和现代化程度要差一些,经过努力肯定会实现这个目标的。

  主持人:

  那我们比较现代系统,通过这样的一个标签就能够追溯源头的话,这个什么时候能够在全国普及?

  黄海:

  现在因为各地地方政府都在通过各种方式的努力,有增加投资、增加科技开发,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就是一个覆盖全过程的目标。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水平,什么样的手段,这个由各地自己定。所以我想可能方式有所差别,但是目标都是同样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够确实吃到放心肉,能够从养猪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监管。

  主持人:

  孔琳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黄部长吗?不放心的。

  孔琳:

  我想问一下黄部长,瘦肉精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买的肉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不含瘦肉精?

  黄海:

  瘦肉精在前几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经过这几年,农业部门进行了一些专项整治,目前在全国瘦肉精市场的检出率几乎已经接近百分之百了。但是每年可能个别地方发生了一起、两起,这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谢黄部长,也非常谢谢孔琳,今天孔林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其实也可以说作为北京市民的一个义务的质量监督员代表,今天跟我合作地完成了一期节目,也非常谢谢黄部长今天能够这么耐心地给我们介绍你们的工作,希望所有中国的消费者都能够吃上放心的猪肉。

  好,再次感谢两位,也谢谢观众朋友们收看本期的《今日关注》,明天再会。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王冬妮 编 辑:闫 敏 监 制:王未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