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举报副厅级官员窃取其学术成果被停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10:32 山东新闻网

  广州市一名副厅级官员,其学术领域是城市拆迁改建,去年他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面世后,旋即遭到其下属一名处长的举报,称是将其学术成果改头换面窃取的。目前两人相争正酣,处长被停职,检察院介入调查他的“腐败问题”。

  □《民主与法制时报》姚善良刘维安

  李俊夫认为他和周俭的“剽窃”之争已经胜券在握。李称,检察院调查周俭的贪污挪用问题已经进入程序,上级关于是否“剽窃”也有了初步鉴定结论。

  周俭的回答则针锋相对:“李俊夫利用权力,让检察院调查我的所谓违纪问题,使我被停职18个月,他们没调查到我任何问题。而现在的鉴定,根本就没有提到他剽窃!”

  李俊夫是广州市道路扩建办公室主任,副厅级干部,其学术头衔为“北京大学博士后”。周俭以前是李俊夫同一单位的审计处处长,现在已被停职18个月,停职期间一直向各级部门反映李剽窃他的科研成果问题。

  7年心血与35天的科研成果

  周俭的科研成果全称是《城市拆迁资源计划》,简称为“URRP”,是针对城市拆迁的一套管理和决策系统,被称为专业而实用。

  URRP出炉耗费了周俭7年的心血,获得建设部科技一等奖、广州市科技二等奖,在广州市拆迁管理中还被实际应用了两年时间。

  李俊夫的学术成果名称为《征迁决策系统》,2006年2月开始进行“科研攻关”,2006年6月该系统便正式进入实际应用。

  《征迁决策系统》进入实际应用前,周俭的URRP系统被停止使用。2006年11月,周俭无意间得到了《征迁决策系统》的资料,发现他的URRP系统成为该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周俭说,URRP是他历时7年的发明,已进行科研产品登记,而李俊夫仅用了35天,改头换面稍加包装就窃取成果。

  根据建设部的鉴定意见:《城市拆迁资源计划》是目前国内征拆行业最先进的管理系统,它能提高应用该系统的城市的拆迁管理水平,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URRP系统不仅得到了建设部的认可,还得到世界银行与国家、省、市信息化专业部门的充分肯定。

  广州市道扩办2005年年终总结等表明:URRP系统的应用是成功的,到2005年11月,URRP已基本实施完毕,完成了市道扩办(除了工资以外)所有涉及费用的拆迁业务与办内业务的信息化运作,并储存了大约120亿个拆迁数据;2005年12月,广州市道扩办开始对URRP系统验收做准备工作。

  然而,2006年1月19日,URRP的专项资金管理模块却下马了。这是刚上任的广州市道扩办主任李俊夫的决定。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上任仅18天的主任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李俊夫博士的答复很简单:URRP很难用!

  周俭对此反驳说:“一套已经运用了1年多的系统,怎么李俊夫博士到任后18天就变得难用了?李俊夫下马URR P自有资金模块的目的是肢解URRP,为其创造所谓的《征拆决策系统》腾出空间。”

  广州市道扩办的一些经办人表示:专项资金管理模块的应用与手工填写报销单据没有不同。《城市拆迁资源计划》是目前国内征拆管理系统中最先进最科学的科研技术,它最大的好处是有效节约了道路扩建中的征拆成本,堵住了专项工作中经费的不必要流失。

  周俭举报说,李俊夫以该系统不好用、太复杂为由上任18天就对其“改良”,先肢解、损毁URRP系统后伪造资料、骗取科技成果鉴定,然后去掉周俭的名字,加上自己的姓名就上报评奖,继而将“中国信息化奖——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骗到手。

  举报人被停职

  2006年秋,广州市检察院介入调查周俭的“经济问题”,随后周俭被停职,至今已18个月。

  周俭说,李俊夫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以有经济问题为由把周俭告到检察院,致使其被讯问48小时才被释放,但却被停职18个月有余。

  记者了解到,李俊夫向广州市检察院举报周俭有经济问题后,检察院传讯过一次周俭,并没有进入立案程序,周俭至今仍在广州市道路扩建办公室上班。

  李俊夫说,他去年就已经开始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周俭经济问题。他认为,周俭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周俭在网上发布的一些文章也涉嫌诽谤。对于自己是否剽窃,在今年6月已经有明确的结论,市纪委已成立专案组在调查周俭的经济问题,很快会作出结论。他说:“周俭拿单位的工资、奖金搞自己的研究成果,他有经济问题,目前正在停职接受调查,已经不是处级干部了。”

  是否违纪的核心问题是,周俭开发的URRP系统,是单位与一个名为“网天”的公司合作开发,而这个公司周俭岳父曾是股东。

  周俭认为他的行为没有违纪。他说,URRP开发初期,他一直希望扩建办能以单位的名义与相关单位合作,但扩建办一直不愿意这样做。因没有开发资金的投入,而且,开始开发URRP时,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所以,周俭只得自己联系单位、只能找信任他的合作者来合作,开发过程中,他不得不个人出钱以支撑开发。

  从1998年开始,扩建办就知道周俭与网天公司在合作开发信息系统,到2004年,周俭已与网天公司合作了7 年,并且,扩建办一直鼓励周俭与网天公司的技术合作。在URRP的整个过程中,扩建办都没有损失。

  另外,1998年开发“选房”系统之时,周俭仅仅是一个经办人,成为扩建办的审计处处长,是2002年的事了。

  据行内资深人士、广州市道扩办征拆一部部长程日红介绍,URRP在解决拆迁管理存在的问题上,在整个业务体系的效率提高上,都是比较有效的。URRP的窗口设计与目前的资金集中支付设想是吻合的,在解决历史项目结算中,URR P的作用是明显的。

  程说,URRP系统是周俭的科研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

  剽窃之争尚未平息

  由于周俭的不懈努力,李俊夫的“剽窃”问题在圈子里尽人皆知。

  今年10月25日,周俭收到了一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书》。李俊夫对这个鉴定的理解是,这已经完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他没有剽窃。

  但同样这份鉴定书,周俭大呼自己的呼声被“强奸”。他认为,自己控告李俊夫的6项内容与《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书》所作出的结论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在2004年时就了解一些周俭研发的URRP系统,当时就认为周俭研发的系统很好,业务水平发挥得很不错,也因此去过几次广州参与探讨,还特意写肯定文章对周俭研发的成果报道过。后来听说周俭的研发成果被人剽窃,感到很震惊。李俊夫缺少业务基础,做这样的系统研发没有业务积累是不可能研制出这样的成果,也不可能做好这套系统。其实要搞清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双方把研发的细节过程讲述出来,缺少业务基础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胡小明说,现在把周俭的系统改成其他的都不可信,没有足够的业务结合碰撞积累很难做出来的。

  对于周俭和李俊夫的“系统”之争,胡小明说:“我们开鉴定会太多了,一眼就可以看出真假,只讲技术而讲不出实验过程的就是假的。”他打了个比方说:“一个兵,怎么可能盗取领导的业绩?领导盗取小兵的利益屡见不鲜,从这件事情的本质来讲,就是权力大的欺负权力小的。”

  李俊夫的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邬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则持相反看法。他说,对于周俭和李俊夫的事情,曾经有专家以书面形式发表意见。有人在网上发表一些攻击李俊夫的文章,企图混淆视听,其实根本是不成立的,这对当前创建和谐社会很不协调。至于反映李俊夫的问题,都以公开信的形式公布的,李俊夫没有任何问题。

  2007年9月19日,广州市道路扩建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干部对周俭目前的遭遇深表同情,他介绍说: “周俭研发URRP系统曾多次演示过,我们都了解这套系统的操作性,而李俊夫的系统我们却没有看见过,更别说什么演示或论证了。周俭用了7年时间研发出来的成果,却不如李俊夫35天研发出来的成果好用,简直如同天方夜谭,实在令人费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