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琴童的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13:54 央视《面对面》
李云迪:琴童的成长
李云迪

李云迪:琴童的成长
李云迪与王志面对面

  央视《面对面》2007年11月18日播出:李云迪:琴童的成长,以下为节目内容。

  导视:

  18岁获得国际顶级钢琴比赛冠军,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0:39:12

  李云迪://我觉得在这个人生当中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音乐神童、钢琴天才,他的成长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00:14:20

  李云迪:但是毕竟那个时候年龄小,父母的监督对我来讲还是起了很大的帮助和辅助的作用。

  对于中国3600万琴童,他是否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王志:当时你喜欢吗,是你的选择还是大人的选择?

  李云迪:当时是我的选择,//

  《面对面》记者王志专访李云迪,为您讲述一个琴童成长与成功的故事。

  解说:这是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主角是被誉为钢琴王子的李云迪。年仅26岁的李云迪是世界古典乐坛炙手可热的职业钢琴家之一,他几乎与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和指挥家都有合作,他发行的每张音乐专辑都会热销。这次,李云迪除了带来他的全新专辑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他还带来自己的第一本传记。

  01:06:17

  王志:26岁就开始出传记是不是早了点儿?

  李云迪:其实这部传记是这个一位作家非常希望能够应该说是希望能够和我一起,就是说能够把我的一些过去的一些成长的一些点滴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一本书,因为这不是算我自己写的书。那算是我在花一年的时间,跟这位作家一起跟他回顾了一些我成长中的一些酸甜苦辣,成长的一个经历的这样一个记录吧。

  王志:你想通过这本书说明什么呢,还是自己作为一个纪念而已?

  李云迪://希望给现在的儿童,这些父母了解一下我的这个学习的过程。也不是说好像就是说很简单,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一帆风顺,也有很多的趣事也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下。

  解说:在李云迪的这本传记中,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占了很大篇幅,这也是他成长中的重要一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有“键盘上的奥林匹克”之称,半个世纪以来,这项赛事不仅成为国际钢琴家的摇篮,也以其严格的评审标准另很多人望而生畏。2000年,第十四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在波兰华沙举行,在比赛的冠军之位空缺15年之后,年仅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一名,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钢琴家,同时也是这个奖项举办70多年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国际乐坛评论界称:这是震惊世界琴坛的一件大事。

  王志:那最后你得了第一名,而且是70年来第一个最年轻的冠军?是一种偶然吗,还是因为确实这个奖一定要颁出去了?

  李云迪:当时我在弹奏第一轮结束以后,我就感觉到观众对我的喜爱。那在那个时候,从第一轮开始演奏,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每一轮其实我的状态都蛮好的,因为非常的集中,也非常的专注在那段时间期间,没有任何的这个干扰和打扰,想着只是把这个作品在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

  王志:但是奖最后的评定不是由观众来决定的,而是由评委来决定的,我相信评委可能更多的是从比较理性,比较专业的角度去?

  00:36:38

  李云迪://一共评委有23位,大部分,波兰的评委占7位,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国家的这个作曲家。对肖邦的风格的这个诠释又是需要一些特别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代表波兰民族的这样一种精神在里面,有一种波兰的民族之魂的一个作曲家。//那特别是在去研究和去练习这些作品的时候,当时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为了去接近这个作曲家,为了去把这个风格,和他这个味道弹出来,而不只是说完成或者说像弹普通的作曲家这样去演奏,因为他的最大的一个肖邦的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的精神和他的这个味道,非常的除了优雅还有他特别的一些节奏感,还有他特别的一些音色,在这个方面去下了很大的功夫。

  00:37:42

  王志:那最后评委宣布你是冠军的时候,你的心情还记得吗,这是不是在做梦?

  李云迪:其实当时其实这个比赛持续的时间也非常长,有20几天,那对于每一个选手来讲,都其实蛮筋疲力尽的,因为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大家要经历四轮的钢琴比赛,还是非常辛苦,到最后我觉得宣布得奖的时候,大家都其实蛮放松了,

  解说:李云迪的获奖,引起世界古典音乐界的轩然大波,世界对这个来自中国的18岁男孩给予了极高的关注,接踵而来的采访、演奏会、唱片公司的邀请一下子让李云迪成为了焦点人物。突如其来的一切,对于年仅18岁的李云迪来说,意味着什么?

  00:39:12

  王志:我很难想象,在那么高的荣誉面前,当时你才18岁?你怎么去面对,你的心态没有变化吗?

  李云迪://确实对这些对于我来讲是非常突然的一刻,那对我来讲,也是非常兴奋和期待的一刻,我觉得在这个人生当中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在那一刻之后,我觉得自己好象有更多的事要去做,有更多的理想,有更多的梦想要去努力去完成,但是没有,在那一刻我只是觉得,现在好,现在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到了比赛获奖了以后,我觉得是不是有更多的这个机遇和机会能够让我还有空间让我去去拼搏,去发展。

  王志:已经站到最高领奖台上了,发展什么呢?为什么去拼搏呢?

  李云迪:对于艺术来讲,我觉得没有至尽的,对音乐来讲,也是没有一个绝对的,那一切看你自己对音乐的一个态度,还有对艺术的一种追求,一种热情吧。那对于我来讲,我当时是把肖邦,在肖邦比赛上获得了大家的承认。那可是肖邦,就拿肖邦来讲,他还有很多的作品,我可能还没有去演奏,那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不同派别,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我还需要去学习,去演奏。//

  解说:18岁就获得国际大奖,很多人都会思考,这样的琴童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和他的家人是怎样制定目标、规划未来的?在他很小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一个关于钢琴的梦想?

  00:14:20

  王志:什么时候开始把弹钢琴作为一个职业,这就是我的未来了?

  李云迪:真正把钢琴作为我的职业,作为我的事业的时候,那可能应该追溯到在,应该算是18岁吧。肖邦比赛获奖以后吧。

  王志:获奖以前没有这个感觉吗?

  李云迪:获奖以前只是想认认真真的完成学业,然后继续弹奏钢琴,因为对职业的钢琴家,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讲,没有一个完整的一个概念。因为当时对于每一个钢琴,应该说学生来讲,在那个时候,想的都是可能好好的练琴,然后呢考个好学校,然后呢可能参加,老师安排参加比赛,然后之后呢,有一些可能是当老师,可能是教学生,可能大部分是这样的想法吧。对于我来讲,只是当时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把钢琴演奏好,能够把今年的一些曲目,还有一些该练的乐曲准备好,其实没有想太多,没有想将来,//大概是7岁吧,在日记当中写到的是我刚学钢琴的那一年,想希望能够成为一名钢琴大师,那是我当时的一个愿望,但是其实对于一个所谓的职业演奏家这个概念是没有的。//

  小隔断

  解说:这张照片是李云迪7岁那年拍下的,那一年他刚开始学习钢琴。李云迪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上上下下,除了有点舞蹈基础的母亲之外,没有任何人专门学习过音乐。云迪的父母也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对云迪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给予很高的期望,更没有想过让云迪在音乐上有什么作为。

  00:02:00

  王志:家里面有什么因素让你触及到音乐呢?

  李云迪:其实最早的时候触及到音乐的时候,是小的时候我在家里,那个时候是听收音机。在爷爷奶奶家。然后那个时候听的还是中国的一些当时的民歌,我记得有印象当时《回娘家》那时候我是最爱唱的一首,我是听我奶奶讲,然后呢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然后呢这个事应该说是我最早开始接触到音乐。

  00:02:54

  王志:学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李云迪://那4岁的时候我学了手风琴,那当时我是在我生日的时候,我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手风琴,在我的一直的要求下,因为我去到一个乐器店,然后看到手风琴,很小的,像玩具小风琴一样的,然后非常漂亮,我就非常想要,去要这个东西。但是当时有服务员拿下来给我看了,然后我觉得非常的好奇,能发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那是我第一个对那个音乐也是接触到这样的乐器,键盘乐器。

  王志:当时你喜欢吗,是你的选择还是大人的选择?

  李云迪:当时是我的选择,//其实把它当做是一种玩具,因为手风琴那时候也不知道真的是,还不太懂,当时只是想买这个东西,然后买回家以后就开始玩,天天就开是拉,琢磨,在那个时候我父母就开始,可能想到是不是要我去那个少年宫,既然买了这个乐器就要学嘛。

  王志:学的怎么样呢,手风琴?

  00:04:08

  李云迪:最开始其实挺好的,那一去老师那里,可能老师觉得我对音乐方面可能有天赋,可能在开始进行一两次课以后,就感觉到我对音乐是非常有天赋,然后就开始了,应该说步入了正式的学习。

  王志:怎么讲,怎么看出你有天赋?

  李云迪:可能就是在,比如说最开始他教我,可能教我唱一些句子,乐句,然后可能感觉我能表达很富有表现力,然后可能比别的小孩,就是说感觉在这个表现力方面更强一些,//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