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顺差”的“阵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16:37 《小康》杂志

  科学的宏观调整外贸政策在当下是必然而必须的,但不怕政策变化,就怕政策变化没有预见性。

  ★采写/《小康》记者 李冬洁

  今年以来,为缓解“顺差”过大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新的外贸政策:从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大幅调低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这轮调整与历史上的历次调整相比,程度与范围都是空前的。”一位外贸企业界人士评价道。

  此轮政策调整发端于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更好的外贸环境。可以预计的是,遍布中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外贸企业必将面临新一轮考验,其间有风险也包含着机遇。而眼下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政策猝然紧缩所带来的“阵痛”。

  调整压力初现

  “退税政策实施后,我们产品的利润由13%下降到了9%左右,出口成本上升了4%左右,毛利率下降了2.3%〜2.4%。我们公司产品以工艺品、轻工产品居多,因此受退税政策影响最大。”上市公司弘业股份总经理钱竞琪无奈地向《小康》记者反映。

  不过,钱竞琪也表示能够理解国家此次外贸政策的调整。他认为,政策变化将有利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层次。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优胜劣汰,弘业股份将利用政策调整作契机,进一步整合相关业务,“未来还应是比较看好的。”

  事实上,不止是弘业股份一家上市公司在紧急应对眼下的这一系列政策变动。近期,中国玻纤(600176)发布公告称,公司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由现在的13%降低到5%。2006年,公司该产品出口额为13,698.33万美元,按出口退税率下调8%计算,2006年度静态利润总额将减少1,095.87万美元,占2006年度利润总额32,425.95万元的26.39%。

  与此同时,京新药业(002020)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喹喏酮类原料药产品出口退税率将由13%下降为5%,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对公司2007年度及以后年度的业绩产生重大不利的影响。

  截止8月31日,已有28家上市公司就因出口退税率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发布公告,《中国证券报》根据公告中预测的利润下降金额计算,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影响相关公司业绩为14.09%。

  另外,此番加工贸易新政也对加工贸易型企业带来了新一轮“冲击波”。

  “成本更高了,我们估算了一下,新政策实施后,每年约有6000万元的保证金负担。”番禺启新针织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许地高向记者透露。

  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也认为,此次政策调整,短期内会对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对广州的纺织鞋帽、珠宝首饰、皮革、化工、饲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造成一定冲击。根据广州市外经贸局估算,广州有47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受到此次政策调整的影响,按去年广州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估算,有25.87亿美元列入新增限制类目录,占广州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一成多,相关企业要增加12.45亿元的保证金负担。

  中小企业成调整最大面

  针对此轮政策调整“冲击波”,目前各个相关企业都在积极布阵,以将影响降低到最小。钱竞琪向《小康》记者表示,公司将利用这次政策变动逐渐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打造新的外贸价值链,使公司不仅能够提供优质产品,还能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促进公司向复合型的供应商转换,横向拓展公司的生存空间。

  弘业股份的战略构想是可以预计的,作为一家有着深厚外贸传统的上市公司,资金、产品基地和研发方面的优势将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相对于长袖善舞的大企业的战略重构,众多中小企业却在连续的政策冲击下勉强支撑。

  “政策出台的出发点我们能够理解,但我们公司的好几个产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退税影响。我们的利润已经很少了,现在退税再减少,利润就更低了,”西北一家生产保健品原料的一位周姓企业高管向《小康》记者倾诉道,“利润减少了,但平时的费用不变,实际上,退税政策实施后,我们基本上是不赔不赚。”

  据记者了解,这家公司成立于2006年,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欧洲。“本来我们打算经过一段经营的积累后,加大力度研发新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的定价、议价能力,现在看来,这一计划就得向后拖延了。”这位高管无奈地表示。

  据记者了解,类似西北这家公司经营状态的中小企业在全国不在少数,有的正处于起步创业阶段,有的刚刚有了一些积累,而在外贸政策调整下,目前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收缩战线”的同时,另一部分则直接面对生存的考验。

  珠三角是加工贸易发达地区,那里聚集着数量众多的港资、台资及内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来料加工贸易,在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商品被列入限制类后,这些企业生存压力陡增。

  据广州市加工圣诞礼品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加工贸易新政实施后,对行业内一些工厂冲击很大。“目前为应对变化,有条件的工厂都在压缩成本、改进设备、减少劳动力方面做文章。”

  “目前全世界90%左右的圣诞礼品都在珠三角地区加工,本身行业低价竞争就非常激烈,加工贸易新政实施后,全行业利润平均下降了3%〜5%,一些小工厂实际上挣扎在生死边缘,”这位业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新政规定,台帐保证金实行‘实转’管理,企业进口时应先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一定比例作保证金,这对于资本金只有几十万元的小工厂来说,动辄一、二百万元的保证金对它们来说太难办了。”

  最后,这位人士向《小康》记者透露,据他所知,现在已经有个别企业关门转产了,包括港资的和内资的。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外经所所长、北京对外经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专程到厦门等地,调研企业对外贸政策调整的反应。他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两高一资”和劳动密集型领域,所以外贸政策调整后,所受冲击最大。

  这一点也得到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的认同,他认为,调整可能使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调整,而对于以质量和品牌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大中型企业则是发展的机遇。

  “不能让它们自生自灭”

  据统计,在全国外贸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了90%左右。毋庸置疑,这些中小企业在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在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增加就业和促进地方整体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表示,在外贸政策调整过程中,如果大量中小企业走向衰退或关闭,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有社会上一连串的负面反应。

  江苏苏美达集团主要从事机电产品进出口,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全行业的就业人数在40万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估计将有25万工人失业。

  而从国际贸易发展的角度来看,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也肩负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目前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与我们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像印度、越南、菲律宾、东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与我们有着类似的条件禀赋,一样拥有着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他们实际上是中国投资的一个‘备份’,如果一些中小企业倒掉了的话,那么产品就只能转移到周边国家去了,那对我们国家来说就不能不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了。”张燕生向《小康》记者指出。

  此外,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和活力的一个企业群体,它们之中有的企业是有可能成长为大型企业的。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政策调整使一些利润本来比较薄的企业承受不住压力,但不应该让这些企业自生自灭。”张燕生感言。

  中小企业需要帮一把

  “我们要看到,有能力提价和开发新产品的中小企业只是一部分,大部分企业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所以,我们的政策应该考虑如何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张燕生向《小康》记者表示。

  应该看到的是,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而目前受政策冲击最大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在生产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张燕生认为,中小企业作为市场发育的主体,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行业龙头企业都有责任来帮助它们完成产品转型和技术转型,使它们走上清洁生产的轨道。从资金上来讲,可以设立一些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或者为大企业做配套的资金。从技术上来讲,应当承认,中小企业的技术力量是很薄弱的,据统计,中国93%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没有研发活动。因为研发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太昂贵了,很难靠自己提高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国家创新体系,让大学、科研院所都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联合研发,可以通过一些税收优惠来鼓励这些行为。

  这一点也得到了前述周姓高管的认同,“建议国家可以建立类似‘中小企业开拓基金’的定向扶持资金,这样可以帮助企业转嫁一部分研发风险。”

  此外,张燕生还提出,扶持中小企业还需要在中西部营造好的投资环境。目前东部地区的环境、生态、土地、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已经越来越明显,但在中西部却有上述几方面的优势,因此可以引导一些中小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但客观来讲,中西部的投资环境与东部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中西部还需要为企业提供好的转移条件,这部分还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做。

  在采访中,有部分企业人士建议,科学的宏观调整外贸政策在当下是必然而必须的,但不怕政策变化,就怕政策变化没有预见性。

  对这一点张燕生也表示,政策调整最好有一个预期,保持一个好的连续性,这一点无论对外资还是内资企业都很重要。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