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美国耶鲁大学的“中文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14:10 新华网
新华网:美国耶鲁大学的“中文通”
  11月16日,在位于美国纽黑文的耶鲁大学,即将赴北京参赛的辩手甘简亭、邵逸青、苏克思、温侯廷和他们的中文指导老师苏炜(从右至左)合影

新华网:美国耶鲁大学的“中文通”
  11月16日,在位于美国纽黑文的耶鲁大学,即将赴北京参赛的辩手甘简亭(右一)、邵逸青(右二)、苏克思(左二)、温侯廷(左一)和他们的中文指导老师苏炜合影

  新华网美国纽黑文11月18日电 (记者 李博) 一天早上,偶然在美国当地一张华文报纸上读到一篇题为《寻找刘子骥》的文章,文章见地独到,把桃花源想像成历史上唯一的逃税之地,又从寻找世外桃源引申到珍惜眼前幸福的人生哲理。再看编者注,文章作者竟然是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文学系一名仅学了3年中文的美国学生。

  日前,记者有幸现场采访到文章的作者邵逸青和另外3位在耶鲁大学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一

  上来,邵逸青就给记者说了一段《三国演义》的评书,是吕布出场的那一段。他口齿清晰,把拗口的古文说得字正腔圆、顿挫有致。一双明亮的眼睛也进入了表演的状态,传达着“人中吕布”的神采。

  接下来,耶鲁大学物理专业大四学生苏克思背诵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如果不是看着眼前这位胡子浓密的美国青年,单是闭上眼睛听,绝对分辨不出是外国人在讲中文。他的朗诵声情并茂,歌词的每一节虽都以“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始,但其声调、韵律、重音都有变化。

  耶鲁大学中文专业大四学生温侯廷也不含糊,背起了唐代"鬼才诗人"李贺的一首古风。经济系大三学生甘简亭的保留节目则是和邵逸青合说一段名为《学中文》的对口

相声

  就是这4名地地道道的美国学生今年10月代表耶鲁大学击败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代表队,19日他们将启程飞往北京,代表美国各高校大学生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7年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

  甘简亭在谈到他为何学习中文时说:“在校园里,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有人讲中文,有时是擦肩而过的中国

留学生,有时是在耶鲁授课的华裔教授,也有美国人。就连学校附近一家餐厅都用中文写着‘
意大利
比萨饼’。所以我渐渐萌生了学中文的想法,我想我要学一门有很多人说的语言。”

  温侯廷说,他从高中起就对学习外语感兴趣,他曾经学过4年德语和4年拉丁语,上了大学,他开始特别想学习中文,学一门和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会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超级中国迷”邵逸青的回答不经意透露了他的一个小秘密。他的父母都不懂中文,他学习中文后再教他弟弟,这样他们兄弟就可以说悄悄话,而不被父母知道了。

  除此而外,耶鲁大学也特别鼓励学生学习中文。学校专门设立了丰厚的奖学金,暑期还把学生送到中国进修。目前,在耶鲁大学,中文已成为校园里的第二大外语,学习中文的学生达360多人,而且人数还在逐年递增。

  邵逸青、苏克思、温侯廷、甘简亭这4人文绉绉的名字都是老师给起的,他们4人也非常喜欢。学习中文对他们而言是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学得越深,越发现妙不可言、其乐无穷。中国人讲究的“阴”、“阳”、“修身”令他们着迷,他们现在最喜欢说的词汇是“缘分”。通过3年的刻苦学习,他们每个人都掌握了2500个字左右的词汇量,连“喆”这个比较生僻的字都认得。

  语言使这4个美国小伙子对中国、中国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甘简亭说:“其实现在许多美国人对中国不了解,有人甚至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畏惧,害怕被中国超过。我并不想说中国好还是美国好。我想说的是,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双方文化上有差异,但两国利益是一致的,应该多寻找合作空间,共同发展。”

  对于即将开始的辩论会,小伙子们满怀信心。在中文老师苏炜的指导下,他们的中文水平又有了突飞猛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