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政府绩效符合十七大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1:35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反响

  广东率先出现第三方评价政府整体绩效的做法,引起媒体广泛关注。1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转述了《法制日报》的评论——《政府绩效评价应考量民生指标》,并将此举称为“地方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做法”。评论还提出了“引入更多民生指标”和“引入问责制”等建设性意见,使得关于政府绩效的讨论日益深入,舆论焦点指向政府绩效评价的主体、指标、意义三大问题,这也正是政府绩效评价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探索的。

  中央及地方媒体对广东率先尝试第三方评价政府整体绩效作出积极反应

  关于评价主体

  谁做“第三方”,怎保“独立性”?

  关于这个问题,《红皮书》甫一发布,就受到了王则楚的质疑:官办学术机构在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时能否保证独立性。事实上,这一问题也确实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不少网友也提出,这样的评价应该“由人民说了算”。但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让人民发言呢?王则楚的观点是要首先推动民主政治,尤其是基层民主,同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这比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

  而《法制日报》署名尹卫国的评论文章也指出,政府绩效评价要“由与政府毫无利益瓜葛的第三方组织”,“广东此举属于‘吃螃蟹’,为全国提供了‘试验田’”。

  《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唐昊的评论文章首先对这种“在政府自己评估、自己发布的途径之外,来自民间的独立、系统的评估视角也在建立”给予肯定,认为“这是一种可喜的互动,表明的是政治上的进步和成熟———对政府和民间社会,都是如此”。同时,更深入地探讨了政府绩效的社会评价方式,包括基层群众代表、新闻媒体、NGO(社会中介机构、专业调查机构)等都可以作为“第三方”。文章认为,最为便捷、也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类似王则楚所说的“公投”即人民直接选举。但“在目前这样一个选举机制还不尽成熟、投票压力尚不尽完善的年代,通过社会评价的方式施加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就成了一种最可常规执行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

  关于评价指标

  经济指标、民生指标孰重孰轻

  课题组的研究发现,指标选择和权重会对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在确定经济指标、民生指标的权重上,究竟孰重孰轻?

  《法制日报》尹卫国的评论文章认为:政府绩效评价应更多地考量民生指标,把百姓对政府满意度放在首位。民生指标应包括就业率、工资增长率、物价控制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安、生活居住环境等内容。从广东做法看,列入绩效评价第一位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发展当然是第一要务,但现实语境是,在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异变成发展GDP,甚至于牺牲民生利益助推GDP增长。

  文章还指出,民生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重头戏”,完全符合十七大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选项,是各级政府践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第一行动。轻视或忽视民生问题的政府不是好政府,即使经济发展再有功劳,也是不称职的。主要用民生指标考评政府绩效,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摆正公仆位置,真正树立民生第一的政绩观,还能“逼”着那些不够重视民生问题的政府部门改进作风,完善服务,把老百姓的事办好。

  关于评价意义

  不引入官员问责如何彰显意义

  《红皮书》课题组负责人一再强调,任何一种绩效评价都有其局限性,不支持将《红皮书》的作用扩大化,因为推进民主不是一所高校学术团队自主选题、独立完成的政府绩效评价调查行为或者一份报告书所能做到的。但公众对于政府绩效评价仍寄予“厚望”。

  《工人日报》署名殷建光的评论文章认为,政府绩效排名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并预期了三个意义:一是可以给政府官员以一定压力,有利于他们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拿出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绩;二是可以给公民一个评价官员的载体,评价的数据与结论是否符合百姓的感受,能否与民心对上号,这本身就是一种阳光政治,就是一种平等交流;三是可以给决策以新动力,这个新动力要符合执政为民的宗旨,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这样的新动力越强,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则有望提高得越快。

  但更多的人还是担忧。《法制日报》尹卫国的评论文章认为,如果评出的问题一大堆,却无人为此“埋单”,这种绩效评价显然无意义。所以,文章建议,政府绩效评价引入问责制,对绩效不佳,尤其老百姓对民生绩效不满意,相关政府部门和官员应该受到责任追究。而王则楚的担忧是,这类的评价排名会变成一项逼地方政府作假的评估,为此而劳民伤财就不值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