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母体到城市地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2:06 新京报

  ■ 弁言

  《北京地理》的北京新地标评选经过了9期的铺垫和回顾之后,入选地标的展示即将开始。这72处地标经过了栏目组的遴选、顾问的增删以及与高校建筑系师生的讨论并参考了市民的意见之后得以成型。72,这个数字充满了多义的暗示。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它并非事先确定好了的,而是随着组织活动的开展,被意外和偶然推动最终得出的数字。如果愿意冒着过度阐释的诟病,我们可以从数字72中畅想这次评选活动可能达致的诸多意义。它提供的暗示包括:八卦(关于城市构造的基本原理或杂语喧哗)、阳数之极的九(一个古都所积累的语境资源)、72家房客(城市的人气)、72般变化(一个大都市的生与死)。我们相信,展示和评选过程将是对72个城市空间的剥离或者提升,新北京的城市地图必将因此而更加明晰起来。

  人类常常被自己的造物搞糊涂,对城市的读解是其中一种尝试清醒的举动。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取决于它硬性的使用效果和所提供的软性的审美满足,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它怎么就成了这样的?这些不是饱暖之后的遐思,它和每个市民此时此地的生存息息相关,否则我们为什么要精疲力竭地篡改古代人的杰作?否则我们要这么复杂一个城市干吗?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柯林·罗(COLIN ROWE)教授,提倡用一种“图-底法(FIGURE-GROUND METHOD)”来识别城市,就是将实体的建筑物在平面地图上涂成黑色的图,让其他城市空间(公园、广场、街道等)保留为白色的底。这种城市的X光片可以在一瞬间将繁复的城市布局变得一目了然,它看似混沌的操作手法背后体现了一种努挣式还原的用心。大行不顾细谨,只有当细节(猩红的涂料、森严的脊兽、马赛克的反光、恢宏的穹顶以及匠心昭彰的小品建筑)被忽略,一个城市最鲜明的肌理才会显露出来。对于没有“骨格”的城市,这是一种略显残酷的观测法,它会让一个城市如同入秋后的虫豸,在藏身的石块被突然掀起之后,瑟缩不已。

  好在北京不是这样的城市,它有这巨大的信息量、可读性极强。柯林·罗的著名的拼贴理论可以看作我们热爱这座城市的一个理由,几个朝代的建筑纷纷以完好或残存的形式,化石一般矗立在街头巷尾。它们沉淀下来的结果,拼贴成了现在的样貌,那就是我们每日置身其中的城市。当然,与此相对应,生物学中的“突变”(MUTATION)理论也深刻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事实上,二者并不矛盾,拼贴可以看作是一个结果、一个成品;突变则是过程、是未完成的。随着城市的突变性发展,某些城区的功能发生突然变化,进而形成了“模糊地段”,正如私家车和航空业的发展使得火车站及其周围的服务建筑群走向衰落。

  “模糊地段”和20世纪大行其道的“国际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城市的特色,北京同样未能脱俗(或幸免),有京城顽主评价说:北京现在弄得跟外地似的!从二十世纪甚至更早以来,北京的新建筑由殖民建筑、“复古”建筑、仿“国际风格”建筑、地方抵抗建筑和跨文化新建筑等构成。这些各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一起构成了当前北京的城市形态,由于价值多元,也由于对“明天城市”有着难以遏制的向往,知识界、大众传媒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建筑成果的回顾一直付诸阙如,城市新地标一直未能得到确切的指认。

  意大利新理性学派的阿尔多·罗西在《城市的建筑学》中对城市的构成作出了一个解读:城市是由它的地标(LANDMARK)和母体(MATRIX)组成的。一些建筑文献将标志性建筑称为“签名建筑”,这既可以理解为城市的签名,也可以理解为建筑师本人的(比如埃菲尔铁塔、大本钟以及网上流行的称呼“库哈斯大裤衩”)。而母体意义更为宽泛,就建筑来讲,它是构成这座城市的一般建筑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具体到文化意义上的北京,就是它的四合院、胡同以及民俗民风等一系列构成城市气质的要素。

  毫无疑问,地标是城市母体(建筑)的派生物,北京地理在操作了700期的母体选题之后,有意在读者的关注之下向城市的当代题材开进。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潘波 耿继秋

  本版漫画/赵斌 许英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