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在农大学新闻 招聘单位都不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6:2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 涂诗薇 实习生王冬冬)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难?是否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关?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周雪峰表示,高校新增专业布点盲目以及专业方向过细是目前中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两大症结。

  扩招9年来,专业布点新增208%

  赵离(化名)是某农业大学的大四学生,他明年就要从该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了,但他对就业很没有信心。“我去参加了10多次招聘会,招聘单位最喜欢问我的一句话就是:‘你在农大怎么学新闻的啊?’让我觉得很尴尬。”赵离说,他是该校新闻专业第一届学生,临近毕业,他才发现和综合性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相比,他完全没有优势。“当时报这个专业时,只听说新闻专业就业好,出来工资也高。”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1998年7月第三次调整完成后,专业种数由504种调整到249种,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但1999年开始扩招后,高校以前的专业显然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于是,每个高校的专业布点猛增。

  记者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上查询到,高校的专业布点数由1998年的8887个增加到了2005年的27400个,新增了208%,连一些农业、石油、理工等专业院校也增添了法学、英语、新闻等热门专业。

   专业方向过细 学生不能综合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5年版上,关于经济学专业的就有7个方向,分别为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和劳动经济。“太细了,根本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周雪峰认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工作能力很差,根本原因就是大学只教会了学生技能,却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大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下的专业技能。”

   教改,“厚基础,宽口径”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教育部正着手进行高校专业的教改,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厚基础,宽口径”。四川师范大学在淡化专业方向方面颇有成效。据该校文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几年前就对全体学生实行2+2模式培养,即全体上两年大课,到了大三再选专业方向,包括师范方向、出版编辑方向、文秘方向等。“学生选取人数太少的专业,将停设。”

  若想查询详细就业信息请登录www.mychess.cn。网站服务包括四部分:大学基本信息、职业规划服务(职业测评、真实职业环境考察、根据职业选择专业)、大学就业信息对比及选定后的未来薪资预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