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能再失去儿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8:00 每日新报

  

我们怎能再失去儿子(图)
1982年,王淑敏生下儿子耳建刚,四个月后,王淑敏夫妇发现孩子的脑袋立不起来,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竟然是一个先天性脑瘫患儿,并伴有肠梗阻、胃出血、肺感染、气管扩张等并发症。 他们的女儿晓爱得的也是这种病。夫妻二人尽全力医治,晓爱还是在20岁时病故。“我们已经失去了女儿,现在决不能放弃儿子啊。”

  李强 摄影

  深夜,耳建刚的哮喘病又一次发作了,焦急的王淑敏和耳文虎夫妇带着孩子立即赶往医院。

  刚给孩子办完住院手续,忙了一夜的王淑敏突然感到左腿麻木,已经下不来床,她这才意识到情况严重。医院诊断为中风,要求她立刻住院。这一消息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我这是急的。”王淑敏说,30年来,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她一直精心照顾两个重度脑瘫儿女,但大女儿还是在1997年去世了。这次突如其来的中风使她再也无力照顾儿子了。

  王淑敏恳求医生说:“我们家的情况特殊,我可不可以不住院?”医院一位好心的护士了解到王淑敏的情况,连夜从家中取来钱为她预交了住院费,并将她和儿子安排在同一病房,以方便照顾孩子。

  王淑敏在医院仅住了半个月,就迫不及待要求出院。“因为孩子的病,家里已欠了十几万的债,根本没钱再给我治病了。”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和病友们都特别照顾王淑敏,知道她没钱买饭,就把自己打来的饭菜拨到她的碗里,还经常帮她打水、买东西。“我只要一动,就有人过来扶着。出院的时候,大伙含着眼泪送我啊。”

  “孩子长期只能用一个姿势躺着,脚踝都磨破了,整个后背也变形了。”王淑敏心疼地看着25岁的儿子耳建刚僵直地躺在床上,他全身畸形,目光呆滞地望着一个方向,看起来像只有十岁的孩子。她不止一次提到想给孩子买个躺椅,让他能半躺半坐着。然而一把普通的躺椅对这个家庭也已经是奢侈品。

  “一天一天地熬。”耳文虎埋着头无奈地说。“我们现在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以前我还能偶尔出去打打工,赚点生活费,现在家里两个病人都需要我照料,根本走不开。”

  “建刚没有咀嚼和吞咽能力,不能吃一点纤维性的食物,原来还能喝点搅碎的粥和面汤,现在连喝两口藕粉都困难。有时候孩子死命地咬着勺子,半天也不动,我们就只能等着他自己慢慢咽下去。一旦强行抽出勺子,孩子的牙齿就会脱落;有时候他实在咽不下去,会‘噗’地喷我们一身。喂孩子吃每顿饭都要一个多小时。”

  耳文虎从1985年起就停薪留职了,一直在家照顾两个患有脑瘫的孩子,直到大女儿1997年去世,才开始外出打工。“孩子一刻也离不开人,一眼看不到,就有可能被痰憋死。”耳文虎一边喂建刚吃藕粉,一边皱着眉头说。目前,他们全家人的经济来源只有王淑敏每月七百多元的退休金。

  如今,耳建刚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用以延续他生命的花费也越来越多。耳文虎指着窗台上一溜溜的针管和药瓶说:“光是给孩子治病,每年就要三万多元,现在加上他妈妈的病,每年四万都不止。”他说着拿出厚厚一沓医药单。“这么多年,能借钱的我们都借了,实在不能再麻烦他们了。”

  新报记者 任桐 实习生 李雅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