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原型本是南京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14:33 北京晚报

  本报南京讯一曲梁祝,催断多少人肠。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又令多少人动容。可你知道“梁祝”的真人原型在南京高淳吗?昨天,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汪士延告诉记者,轰动中外的“梁祝”,其故事原型来源于南京高淳的一首民歌“华山畿”,历史中真实的“梁祝”原型,应该都是南京高淳人。

  汪士延告诉记者,《华山畿》在高淳至少流传了千年,最早来源于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它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被收录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整首歌只有短短几句,可是却完整地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而且,这个传说在情节上,和“梁祝”有惊人的相似。

  《华山畿》第一首的歌词是:“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汪士延解释,《华山畿》是一组情歌,故事讲的是,南朝时,有一位青年从华山畿去云阳,途中在华山脚下一家旅店住店,与旅店里一位美丽的少女邂逅。青年对这个少女一见钟情,回去后就相思成疾,夜不能寐,让家人到旅店去提亲。可是,却被少女的父母拒绝了。青年一急之下病倒在床,茶饭不进,家里人急坏了,于是,青年的母亲亲自去了这家旅店,但是提亲又一次被拒绝。就在他母亲失望时,少女偷偷来见她,解下身上一条围裙让她带回去,嘱咐说回去后把围裙放在青年床下,青年的病就会好,但是不能让青年发现。

  母亲把围裙带回去放在儿子床下,青年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可是,他无意间发现了床下的围裙。青年欣喜若狂,把裙子整天抱在怀里,不时地亲亲它、咬咬它,最后竟然把裙子咬碎,吃下肚去。

  把裙子吃下去后,青年就死去了。青年死后,牛车拉着棺材,去华山安葬,经过旅店门前时,牛忽然停住了,怎么也不肯往前走,不管怎么拍打都没用。这时,少女从店中奔出,抚棺大哭,悲伤地对棺而歌。忽然,棺材应声而开,少女纵身一跳,跳进了棺材,棺材随后就合上了。

  于是,这对男女被一起合葬在华山,叫作“神女冢”。而这对少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也以民间情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并收录进了古代官方的民歌集。

  汪士延告诉记者,《华山畿》第一首就是此传说中的少女所唱。显然,《华山畿》的故事里,有太多“梁祝”的影子:棺材打开,跳进去合上,还有“吃掉而死”的部分,梁祝的一个版本里,就是梁山伯吃掉祝英台给他的绝笔信后死去的,这也是一个重合。“这些都是梁祝里最经典的情节。”

  而这个少女,应该就是“祝英台”的原型;青年学生,则是“梁山伯”的原型。也就是说,梁祝的真人原型,应该都是高淳人。

  记者了解到,有一种说法称,梁山伯是明代的清官,祝英台则是南北朝时期的女侠,两个人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朝代的。据说当时梁山伯死后,百姓把他埋葬在一个山头,但是人们挖开土堆的时候发现了下面原来就有一个坟墓,碑文上写着女侠祝英台。人们把祝英台梁山伯埋葬在了一起,梁祝的故事,也由文人附会创作而生。

  但是,这至少说明,从年代来说,梁祝的故事远远晚于《华山畿》。汪士延表示,《华山畿》是南北朝的民歌,收录在乐府的《吴声歌曲》中。而历史上记载梁山伯是明代人,所以,梁祝的传说建立在《华山畿》的故事原型上,应是无可争议。

  姚媛媛J070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