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年内将疏散旧城人口2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03:4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京5年内将疏散旧城人口20万
  速写作品《烟袋斜街》。烟袋斜街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也是新规划中的重要保护区域。周 易绘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王建新) 为保持古都风貌,北京将在今后5年内逐步疏散旧城里的约20万人口。

  北京市规划委日前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十一五”期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确立了方向和原则,不仅关系到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北京旧城人口从180万降低到110万,平均每年疏解4万人,以此推算,“十一五”时期,北京将从略显拥挤的旧城区疏解20万左右的人口。

  新规划提出,人口疏散需要认真研究人的生态系统,并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和控制,避免不利于维护稳定和构建

和谐社会的因素出现。可结合旧城内
文物保护
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整治,以及其他地段的改造,相应提出逐步疏解人口的目标和措施。

  【全方位保护】 新规划适用面积16410平方公里

  与以前的保护规划相比,新的“十一五”规划突出整体与全方位保护的原则,强调在重点实施旧城的整体保护基础上,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扩展到市域范围。新规划明确提出,其适用于北京市整个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对旧城实施整体保护,主要举措包括空间形态的保护、人口疏解、用地功能调整、市政交通设施、房屋修缮以及地下空间利用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将通过对颐和园已恢复的“耕织图”景区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基本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全面整治八达岭长城景区,加强保护十三陵等帝王陵寝和京东运河文化带等措施,重现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逐渐形成的京郊风景名胜区。

  【重现古都风貌】 塑造绿色“凸”字形城郭

  新规划提出,重塑皇城边界,在皇城四至边界有条件的区域(如沿平安大街南侧、西黄城根东侧、灵境胡同北侧)结合环境整治,在有条件的地段修建绿化带,作为西、北皇城边界的象征。结合南、北护城河整治,通过一定宽度绿化带的设置,塑造绿色的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郭形态。

  整治中轴线对展现北京古都风貌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结合永定门的复建,南中轴将彻底整治周边环境,继修复先农坛南墙之后,争取亮出轴线西侧先农坛及东侧天坛南坛墙和神乐署。开展前门大街改造并全面整治沿街景观,恢复历史原貌。

  北中轴将整治景山周边环境,力争修复景山寿皇殿。修复雪池冰窖及御史衙门,亮出黄化门城墙;钟鼓楼是中轴线北端标志,整治周边环境,与什刹海遥相呼应,形成“后市”的面貌。

  【保护旧城特色】 研究调控建筑色彩和高度

  新规划提出,加强对旧城区建筑色彩控制的研究,提出旧城区建筑色彩控制的相关规定,并予以试行。加强对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研究与论证,鼓励国内外设计机构在旧城区内新建建筑设计与古都风貌相协调方面的探索。

  同时,以皇城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中心,保持传统风貌特色,调整高度控制区域和控制标准,提高控制能力,使城市景观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公布《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旧城部分)的各项指标,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坚决制止旧城区内建筑控制高度被突破的状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