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让名师多站讲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在教学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稍稍有名后,便有可能“弃教从政”,走上学校领导岗位,这种现象在本市中小学十分普遍。日前,一位参加名师培养工程的学员,刚刚度过一段“充电期”,就被上级领导看中、提拔为副校长。对于诸如此类由名师变成行政领导的“升迁路”,教育专家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骨干教师升任学校领导,不仅已成为“常规”做法,甚至还被上级部门视为培养学校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本市某所学校,3位校级领导上任前全部是该校的教学骨干,如今则早已远离讲台。

  一般而言,从教育部门的特点来看,学校领导有“学科背景”或教学有专长,本身无可厚非。不过,对已参加名师培养工程的教师,一味地让他们转行当领导,也并非是件好事。一位颇有资格的老教育家指出,目前,在中小学更缺少的是名师,如果将名师分摊到每个学校,可能一所学校还摊不上一个。据记者了解,现在不少被评为特级教师的教育专家,真正在一线授课的并不多。他们中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年龄偏大已退居二线。某区曾作过一项专项调查,名师名校长等优质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其中“充分利用”的仅为4.6%,“较好利用”的为22.2%,“有些利用”的则高达50%。

  从去年开始,本市普教系统加强对名师的培养,希望通过名师培养工程打造一批教学领军人物,目前已培训300多人。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对他们的“出路”,圈内人士不由担心“这些教学领军人物究竟能领多久”。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既然选择骨干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就要有“一竿子到底”的远见,使他们真正“学以致用”。因为名师培养的路径、方法和学科追求,与担任行政领导截然不同。从普通教师发展为骨干教师,再到名师,有一个艰辛的过程,不仅教师本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乃至社会同样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如以“书教得好就能当好领导”来衡量名师,就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外,也并不是所有名师都适合担任行政领导工作,还必须要看名师的“专攻方向”和个人意愿。一位已走上领导岗位的名师就无奈地表示:“我可能更适合教书或做学问。现在当了领导,尽管也分管教学,但行政管理与具体教学还是有很大差别。我能理解领导的用心,不过平心而论,我更愿意在学术上发展。”

  如今,本市普教系统培养名师将进入第二轮。一些有识之士建议,应尽量让名师培养对象“从教”,让名师有更多的时间“站讲台”,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真正的教育家,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本报记者苏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