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排污权银行探秘:增强企业减排积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2:18 第一财经日报

  这几天,浙江嘉兴桐乡的马先生正兴致勃勃地同工程师一起规划新的生产线,而在几个月前,他还为此事一筹莫展。

  马先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化纤、丝绸加工,近20年来积累了千万资产。今年7月份,他拟上马一个年产1500万米高档针织面料印花生产线,但因一时没有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指标,在环评问题上“卡了壳”。柳暗花明的是,嘉兴市环保局近日开始推广的“排污权交易机制”,让马先生“看到了希望”。

  11月10日,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下称“储备中心”)挂牌。这个被企业称为“排污权银行”的储备中心的成立,终结了企业无偿占有环境资源的历史。在控制排污总量并完成年度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嘉兴市环保局鼓励涉及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流转排污权指标。

  “这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范晓屏说,在社会排污总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也有部分减排出色的企业因为出售排污权而获利,“这都会加大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排污权可交易

  今年9月27日,嘉兴市政府下发了名为《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的“84号文”。在该文件中,嘉兴市首次明确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实行市场化交易的模式,同时也提出了兴建排污权储备中心的设想。

  84号文明确,“主要污染物”是指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嘉兴市环保局将会同该市财政、物价、经贸等部门联合组成市场调研组,根据上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削减计划,确定获取污染物排放权的基价和市场指导价,由此展开交易。

  嘉兴市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储备中心是排污权可转让方和需求方交易的指定平台,其出让的具体操作程序是:“排污权可转让方向储备中心提交主要污染物出让申请,储备中心受理后,委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权出让方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确认后,储备中心与出让方签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出让合同》,并支付交易款项。”

  在申购程序方面,“排污权需求方向储备中心提交主要污染物申购预约申请,储备中心进行初审,待需求方收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文件后,储备中心与需求方签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转让合同》、收取交易款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转让合同》和款项支付凭证发放排污权交易证。”(相关评论见A2)

  根据规定,“市场主体(含新建、改建、扩建)新增的排污权必须从储备中心交易中获得。排污权的购入量应达到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污量的1.2倍(含1.2倍)以上,其中化工、医药、制革、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应达到新增污染物排污量的1.5倍(含1.5倍)以上。”

  “根据这个规定,我们因新建项目新增的排污量,必须要从市场交易中获得,否则项目就无法继续;同时,有多余排污权的企业也可因此而获利。”马先生如此解释自己理解的84号文精髓。

  “总量控制”制造市场

  嘉兴地处太湖流域下游,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但近年来却因环境污染而成了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地区。根据嘉兴水利局的相关数据,进入2000年后,该市境内已无三类水体,四类水体占69.5%,五类(重污染)水体占30.5%,浅层地下水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与此同时,由于嘉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该市中心区域沉降量已超过800毫米,甚至一度以每年20~30毫米的速度下降。

  “嘉兴的环境资源已经非常稀缺,要想在现有基础上再开拓新的环境资源,无疑是难上加难。”谈起储备中心的设立,上述嘉兴市环保局人士表示。

  根据2006年浙江省政府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嘉兴市必须以2005年统计口径的排污总量为基础,每年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5%和3.6%。

  而浙江省环保局也明确要求,新建、扩建、技改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在总量平衡条件下寻找替代削减指标,即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件下,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必须从已经占有环境资源的老企业在完成规定的减排任务后削减出来的减排指标中解决。

  “或许正是这个总量控制,促成了嘉兴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的成行。”范晓屏分析,如果没有总量控制,市场上就形成不了定价机制,而减排企业如果“得不到好处”,自然也不会有积极性。

  据上述嘉兴市环保局人士介绍,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何平衡新增项目所需指标与淘汰、改良项目的富余指标,“着实动了不少脑筋”。在储备中心成立之初,嘉兴市动用财政拨款从排污指标富余企业购买了部分排污权指标,再吸引有需求的企业前来购买,从而使得交易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嘉兴经验的全国意义

  上述嘉兴市环保局人士说,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购买到指标。排污权交易优先向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和该市优先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倾斜,而不同的行业,购买价格也有差异。

  “一些如制革、纺织等高污染行业,在指标紧张的时候不一定能买到,即使能买到,价格也会比较高。”马先生深有体会地说,在这样的指引下,很多企业都开始自觉挖掘节能减排潜能,“人人都知道,排污权指标一旦浪费,损失的就是金钱,而且这东西也不是钱多就能买到的。”

  马先生说,目前,嘉兴的一些企业主,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储备中心的“银行”功能。一些不愿出让排污权的企业,可以把富余的排污权存在储备中心,除了每年可获得一定的“存款”利息外,还能在自身发展需要排污指标时如数拿回。

  嘉兴的这一尝试引起多个地方注意。该市环保局人士透露,储备中心挂牌后的短短十多天内,就有湖州、郑州、沈阳、天津等省内外的多个环保部门前来考察。

  事实上,排污权交易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已成功上演多次排污权交易。2006年,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跨国交易的氟化工企业,交易金额约为每年3亿元人民币。

  从明年起,浙江省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将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用市场调节环境资源是必然趋势。”浙江省环保局局长戴备军日前表示,嘉兴的做法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排污权交易提供实践经验。宗新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