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浒”中寻自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17:17 新世纪周刊

  -林奕华

  两年前的夏天某日,我坐在刘德华的天幕制作公司办公室里,跟他商谈合作舞台剧事宜。当时我抛出了“中国四大名 著”的计划。在《西游记》与《水浒传》之间,我问刘:“你会挑哪一本?”他思索了两三秒,嘴巴一抿:“《水浒传》。” 然后补充:“虽然我演孙悟空也很好看。”然后自顾傻气一笑。

  上述便是我给自己出题目以四年时间完成“中国四大名著系列”的创作,并在2006年以《水浒传》打头阵的源起 。“四大名著”加起来是四块大砖头,虽然阅读是我的兴趣,但我读过的书并不多,我想是我那很难专心的性格使然。一本书 读不了几页,我的脑袋通常已生出一个又一个问号,往下的段落便怎么看都看不进去,仿佛这本书成了第三者,介入了我和自 己的反复对话。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有“对话活跃症”的,聊天是我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又最喜欢对别人 提出问题,以致常常被对方投来半信半疑的目光——你对人真有那么多的好奇吗?是的,我相信每个人被看到的部分都只有冰 山一角,或我们愿意对外公开的人格就像穿衣服一样,多一点信心就露多一点,少一点便密实一点。只是人也有连自己都不了 解的感觉,例如潜意识,它会让我们走向与理性相反的路,俗语说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便是这意思。

  认识一个人可以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因为“认识”是开发可能性的实验过程。我发现自己既会把人读作书本,又 会把书本看成是人,而将它们连结一起的动机,便是好想知道两者让我想到与看见什么新东西。

  我想完成“中国四大名著系列”的创作,也是潜意识作祟居多:有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又或“男不读红 楼,女不读西厢”,这个不宜那个不许地反复来去,我看见中国人对认识自己的各种忌讳,当中隐藏(抑或标志)着对人格发 展与性别角色的操控管制。本来,四大名著于我唯独《红楼梦》最有“意义”——它所描写的“悟”,完全切合我感兴趣的“ 如何寻找‘我的心’”——但就在想到要把《红楼梦》“搬上舞台”的一刻,我却“把心一横”:要做就把另外三本从小到大 都不会碰的也做出来。

  有趣的是,这四本书从2006年起也陆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以舞台为背景,台北两厅院戏剧院于1986年的 开幕演出是《西游记》(赖声川导演),今年刚好满20周年之外,也是西洋话剧传入中国一百周年纪念。2008年是北京 奥运,世界列强将带着运动大军兵临紫禁城。而吴宇森的《赤壁之战》似是要为中国的这次历史盛事作象征式点睛。2009 年会否是央视新版《红楼梦》推出之日尚属未知数,但它是对我影响深远的一本书,把它排到四大系列之末,大抵也是苦尽甘 来的自我祝愿吧。

  从外在到内在,我都希望能藉重新阅读四本中国名著来打开与社会、文化、心灵的对话。对话的对象除了书,还有共 同创作的团队。像这次的《水浒传》,编剧陈立华对我说,他与我在讨论剧本素材的一个月中说过的话,加起来比过去10年 还要多。作为导演,我应该通过《水浒传》的现代版把这些话传达到观众的心灵里去,而且不止是“话意”、“语境”,它还 必须包含在讨论时我们激发出来的激动、兴奋、疯狂、哀伤和悲恸。我不想让观众走进剧场只看到一出“原著再现版”的《水 浒传》,要看原汁原味,倒不如翻书或买电视剧的DVD;假如“阅读”可以帮助认识自己,那舞台上的《水浒传》也应该为 观众保留可供阅读诠释的空间。唯有如此,它才有机会在散戏后继续在人群中生长。

  有读过近日报纸的人都知道,刘德华终于走进的《水浒传》世界不在舞台而在6亿港元打造的大片里。观众将来对《 水浒传》的阅读,有可能也是对他的阅读——他会怎样以“林冲”来自我对话?——借大明星(们)看一个已经消散的英雄神 话,意义也许在此。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