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北“国父纪念馆” 蒋介石曾不满设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04: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走进台北“国父纪念馆”蒋介石曾不满设计
  开馆之初,这里主要作为陈列孙中山先生革命史迹之所,如今则是岛内知名的社教文化中心行走台北。

  “国父纪念馆”有“台湾第一座中国现代建筑”之誉。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1965年11月12日奠基兴建,1972年5月16日举行落成典礼。“国父纪念馆”的设计师王大闳,是国民政府第一任外交部长王宠惠之子。王大闳在北京、苏州度过童年,在欧美接受教育。1936年,王大闳考入英国剑桥大学机械系,后转入建筑系,1941年,他又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贝聿铭是他的同学。王大闳先后在上海、台北开设建筑师事务所。当年蒋介石当局筹建“国父纪念馆”,王大闳赢得了设计权,谈到设计理念时,他表示这将是一座“表现国父伟大性格及革命创造精神的新中国式建筑”。当时,台湾岛内“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初起,传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受到重视,但是王大闳设计的“国父纪念馆”的屋顶却迥异于此,不像中国宫殿,倒像唐宋时代的乌纱帽。这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蒋要求王大闳将之改成清代典型的“歇山式”屋顶。王大闳据理力争,他认为中山先生是一个革命者,为人朴素刚毅,中山先生的纪念建筑不能像皇宫般华丽俗气,而且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更不宜用清代的建筑式样来纪念他。王大闳的说法打动了蒋,经过多次折中,现在人们看到的“国父纪念馆”,屋顶乍看像“歇山式”,屋檐尾端向上飞起,尤其是正门入口处翘起的非常夸张的巨顶,完全打破中国传统建筑的稳定感。

  “国父纪念馆”高30.4米,四边各为100米长,巍峨宏伟,庄严大气。开馆之初,“国父纪念馆”主要作为陈列中山先生的革命史迹之用,并有部分展演活动。现在,“国父纪念馆”则是岛内知名的社教文化中心,有大会堂、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中山画廊,还有展览室、励学室、演讲室及联合服务中心。大会堂可容纳观众3000人,很多全岛性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以前一年一度的金马影展也择此为颁奖典礼的场地。藏书30万册的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为一专业性的图书馆,以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相关研究、著述丛书为主。中山画廊固定举办各式美术展览。而每周六、日的文化讲座,则根据时事民情,邀请各方专家学者演讲。“国父纪念馆”位处台北市光复南路、仁爱路、逸仙路、忠孝东路环绕地带,纪念馆四周有供市民活动的草坪绿地和雅致庭园,称为中山公园。“国父纪念馆”及中山公园成为台北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这几年来,虽然也有“国父是外国人”的聒噪,但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中山先生一直保有景仰之心。而历史上,中山先生心里也一直牵记台湾同胞。1897年,中山先生派陈少白到台湾,组织成立“兴中会台湾分会”。1900年,中山先生亲临台湾,在台北设革命指挥所,隔海指挥广东惠州起义。1913年和1918年,中山先生因革命活动又两次赴台。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于北京病逝,虽然日本殖民者百般压制,但是台湾民众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举行悼念活动。在北京,一群就读北京大学的台籍爱国学生以北大台湾同学名义,致送了一副挽联,上联是: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下联是: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词意悲切激扬,豪情干云万丈,表达了台胞对中山先生的爱戴,也说明了台湾与大陆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每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前后,“国父纪念馆”都要举办各种活动供台湾民众追思凭吊。今年也是如此,比如“童谣滚滚嘉年华”,比如“建筑之美——王大闳与国父纪念馆”展览,比如“全球征联活动”,再有就是推出《孙中山与翠亨村》、《孙中山与广东》、《孙中山与上海》特展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活动,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自1999年首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除2003年因非典缘故停办外,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每次研讨会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孙中山的和平思想”、“孙中山思想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国父纪念馆”又已然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本报记者 吴亚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