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来,体会世界的精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05:35 杭州日报

  

走出来,体会世界的精彩
学会了靠盲杖定位后,极少出门的尉凤英可以在社区里走动走动了。

  记者 胡冠华 摄

  下城报道组赵明

  本报记者 王力 丁雄英

  这是下城区长寿社区的一栋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楼,盲人尉凤英的家在二楼。

  “原先老楼道没扶手,上上落落慌兮兮的。好两次,我都是两个台阶当做一个踩,最后跌死绊倒地冲下去,脚都摔伤过几回……”摔怕了,尉凤英也就变得不敢出门了。尉凤英在墙上供了一尊佛像,近20来年失明的日子里,她守着一间黑屋子,每天靠念经度日。偶尔,老伴休息时会带着她下楼,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听听人来人往。

  “整天一个人待着,花花世界没得‘看’,很痛苦。”

  今年6月,有工程队在他们楼道安装扶手了。尉凤英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下城区政府的为民办实事工程。

  现在,尉凤英一只手牢牢地抓着扶手,稳稳当当地走下了最后一个台阶。“本来两手空空,没地方着力的。现在好了,我老早就想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嘞!”迎着楼道口照射进来的阳光,她高兴地抬起头说,“看看,我现在自己一个人也可以下楼活动活动了!”

  尉凤英走出家门,带着一根彩色的国际通用盲杖,那是下城区残联送上门的。只见她左点一下、右点一下,点的幅度基本与肩保持同宽。到了社区办公室门口,尉凤英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地打了个弯,门口的几个台阶迈得稳稳当当。

  “社区助残员对我进行过定向行走训练的!”尉凤英一语道出了秘密所在。

  “本来,很多盲人出门,必须依靠家人作‘拐杖’;定向行走训练,就是要让盲人们学会用盲杖,能基本像个正常人一样地生活。”社区助残员俞翠英介绍,定向行走的诀窍有很多:怎么防止偏离方向——盲杖使用时,手臂前伸至人的正前方居中位置,仅靠手腕翻动来点击盲杖,在前方肩宽左右的位置探寻道路;怎么确定方位——要一边走,一边将家附近的参照物默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如路边的邮筒、垃圾站、丁字路口的电线杆等,在心理形成一个行走坐标;还要学会躲避路边的车辆……

  “现在我没事情就到楼下、到社区谈谈天,心花儿都开了!要活到120岁的嘞!”尉凤英乐得嘴都合不拢,“本来,再在家里一直坐下去的话,要得老年痴呆症的!”

  新闻纵深:

  “我的梦想就是带着所有的残疾人游遍咱们的中国,让所有的残疾人知道咱们中国有多大,让所有的残疾人也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网络上,一位双腿残疾的年轻人写下这样的《残疾人生感言》。

  残疾人走向社会有多难?在下城区,一根小小的扶手、一次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成了引领许多残疾人走出狭小空间的“好帮手”。

  别看小小扶手似乎很不起眼,但为了得到像尉凤英这样的残疾朋友、老年朋友的认可,下城区残联还费了不少的心思——

  扶手多高为好?一般楼梯扶手离地约1米,考虑到不少老年人背弯了,残疾人大多个子不高,这些扶手位置最好再低些,最后确定离地85厘米比较适宜。

  扶手多粗比较合适?粗了不方便握,细了不够结实,为此反复试了好几遍。本来扶手考虑用不锈钢材质,后来听老人说不锈钢扶手到了冬天会“冰手”,就换了结实耐用的柳木……

  目前,扶手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截至10月底,该区126幢、990个原本没有扶手的楼层,全部完成无障碍扶手安装,共8215米。

  扶手之外,还有“一双手”紧紧地拉着盲人朋友,帮他们找到“方向”。2006年3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在下城区正式启动。如何正确使用盲杖,怎么过马路、坐公共汽车、走盲道、走坡道、捡拾东西等方面,盲人都得到了科学的训练指导,掌握各种定向行走的方法。

  上个月,第二期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考核刚刚结束。该区8个街道的22名视力残疾人接受考核,合格率为100%。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