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源洋:世界经济向下滑行但并未脱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11:16 中国发展门户网

  进入2007年,全球主要经济金融机构纷纷对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存在短期和长期风险,近两年全球经济向下滑行,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低于上年的5.4%,但己连续5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世界经济在过去4年里一直表现卓越,“富国和穷国均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幅度继续超出4%;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07年世界贸易保持旺盛势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为7%左右,略低于上年的9%。由于初级产品(包括原油、金属、农业原材料及食品等)价格上涨,世界贸易额增长率明显高于贸易量增长率,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维持在3%以上的水平上;联合国发表的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降至3.4%;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美林公司指出,市场一度担心美国经济降温会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但世界经济增长“正由主要依赖美国带动转变为具有多重力”,2007年世界经济不会因为美国经济降温而停滞;在10月召开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比其预期要严重的多,使世界经济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强调指出,2006年世界经济充满机会,而2007年世界经济则处于不确定状态。

  上述各方的表态和预测值虽然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世界经济增长幅度趋缓。由于世界经济灵活性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提高,美国经济减速而不少国家经济表现尚属正常,因而2007年全球经济虽向下滑行但并未脱轨,预计世界经济仍可维持5%左右的增长率,与上年相比其降幅不大。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与冲击是:美国经济明显收缩;美元持续贬值;国际油价在高价位震荡;国际贸易失衡状况持续恶化;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全球食品价格攀高;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次级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和资产缩水;经济发展非平衡化的趋势依然明显,主要看点有:

  一、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基本呈现同步化的趋缓势头,但其降幅程度不尽相同

  美国经济增长开始下行。2006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2.9%。受

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企业降低库存及进口幅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美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6%,远低于早先预计的1.3%。但此后,在贸易赤字缩小和企业投资增加的作用下,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上升为3.8%。但8月份终于暴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房地产市场疲软和消费者减少支出,使人们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悲观情绪,出现了美国“经济衰退争论”之争。美联储发布的经济“褐皮书”声称,次级信贷危机并没有对房地产之外的其他经济领域造成太大的冲击,但实际上次级信贷危机己使房屋销售量下降和价格缩水,并波及到建筑、
装修
等行业。然而,最近美国政府发表的报告声称,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高达4.9%,取得了继2006年第一季度4.8%之后最强劲的增长。

  为减轻次级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稳定金融市场,促其经济平稳运行,美联储于2007年8月17日,把贴现率从6.25%降至5.75%。下调贴现率有助于缓解面临严重现金短缺的抵押贷款公司和企业流动性不足的压力,但并不会对消费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存在经济衰退的因素,因此,美联储在9月18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从5.25%降至4.75%,并把贴现率从5.75%下调为5.25%。这是四年来美联储首次降息,其目的是防范经济衰退。美联储采取的降息举动表明,它的担扰己“从通货膨胀转向经济衰退”。由于人们担心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可能加大,有可能摆脱“中速增长”,向“低速增长”滑行,因而美联储在10月底再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联邦基金利率从4.75%降至4.5%,贴现率从5.25%下调为5%。在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各自下调0.25个百分点的同时,美联储强调“通货膨胀的风险与经济放缓的风险大体相当”,而本·伯南克则表示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比预期的要低,通货膨胀率则比预期的要高,这表明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美联储下一步如何动作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猜测。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再次降息。

  从总体看,2007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停顿”。因此,美联储明确否认了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之说,格林斯潘曾在2007年2月说“美国经济可能在年底前陷入衰退”,此言成为全球股市陷入“黑色星期二”的重要导火线,而9月格林斯潘则改口说美国家庭住宅财富净值缩水,会引发经济疲软,但目前就说衰退还言之过早。尤其美国政府强烈批驳了“美国经济衰退论”的说法,布什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美国“经济基础仍非常稳固”,美国财长保尔森认为尽管度过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尚需时日,危机确实已使一些企业破产,但考虑到美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和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经济最终能“化险为夷”。

  美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 具体表现在哪里?

  1、就业仍处于正常水平。2007年9月,美国劳工部的报告宣称7月和8月创造了9万个就业岗位,9月又增加了11万人的就业机会。布什总统10月5日强调就业己连续49个月在增加。失业率一直处在5%以下的水平,这是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支撑因素。

  2、财政赤字大幅缩减。国会预算局预估2007财政年度的赤字将从上一个财政年度的2480亿美元减少到1610亿美元。白宫预算局发言人宣称国会预算局发布的有关财政赤字继续下降的报告具有重要意义,证明正在逐步实现2012年财政出现盈余的目标。

  3、劳动生产率遥遥领先。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指出,美国是全球劳动生产率最高的经济体,2006年人均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为63885美元,远远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2007年虽仍保持劳动力竞争优势,但劳动生产率出现趋缓的苗头。

  4、美国公司海外利润持续增长。美国大企业出于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接近市场和消费者的目的,大大加速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在海外的投资增长高于在美国本土的投资增长。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是“国外好于国内”,第二季度,美国企业从海外获得的利润比一年前增长了21.3%,而国内企业的利润仅增长0.9%。公司海外销售额的增加,弥补了国内及周边市场销售额骤降的损失。美国企业海外利润的一半来自欧洲,美元贬值亦使美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增值。

  5、美国家庭储蓄率由负数转为正数。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指出2005年和2006年,美国人的收入高于支出。到2007年6月,美国人均储蓄额达到1640美元。北方信托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卡斯里尔预测:“从长远看,美国家庭和整个国家会进入一个紧缩开支的时期”。美国人开始“转向正储蓄率”可能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但个人收入的增加,很大一部分是利息和股息收入的增加,而不是职工工资的增加。这表明储蓄情况的改善主要源于最富有的美国人。因此,美国贫富差距仍在扩大。家庭储蓄增长,意味着消费开支放缓,总需求下降。这对依赖于美国市场促其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究竟是福还是祸?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6、贸易逆差缩减。长期以来,美国的贸易赤字己累积到相当大的规模,从1991年至2006年,美国的贸易赤字从310亿美元上升到7590亿美元。因此,自2002年以来,布什政府一直都是依赖美元贬值的办法增加出口及限制进口,使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己经下降了25%。美国财长保尔森说由于美元贬值,一年来美国出口己增长约15%,截至2007年8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为4720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减少了460亿美元,贸易收支状况的改善,成为美国经济没有陷入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众多经济学家、企业和公司认为美元贬值对美国有利,美国正在享受着美元疲软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助于使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有助于增加海外收入带来的利润,抵消对进口商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助于鼓励制造商进行更多的国内生产,通过国内生产而不是国外生产来满足国内需求,创造更多的国内就业机会,并向海外出口更多的商品。因此,近年来布什政府不再强调“强势美元”。

  2007年7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阿纳托尔·卡莱茨基的一篇题为《美元疲软是美国衰退的标志吗?》的文章,该文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论点:美元疲软不等于美国经济衰退,货币与其经济表现之间存在的关联,通常是“相反”的关系,亦即货币升值通常造成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却预示着经济增长。卡莱茨基还强调不应把美元不断贬值看着是由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和外债造成的,指出日元近3年来比美元还要疲软,然而,日本却有着巨额贸易顺差,并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债权国。

  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疲软的美元虽然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产生抑制进口的作用,有助于纠正贸易失衡,但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人就能大幅削减对外国产品的购买量以及高价原油的进口。鉴于随着美国人收入增多而增加进口的速度快于外国人从美国进口的增长速度,因此,美国依然将持有巨额贸易逆差。美国贸易严重失衡是结构性问题,近几年的现实情况表明,要使美国贸易逆差真正降下来,仅靠美元贬值一招是难以取得显著效果的,尚需要有其他措施的密切配合。

  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是由世界其他地区流入的资本来弥补,大部分流入资金购买了美国债券,最大的买主是外国政府和相关投资基金。当前美联储并不担心弱势美元会带来迫在眉睫的通胀危险,但是,采取的降息举措无疑会使美元的利差优势被侵蚀,使美元失去吸引力,造成美元进一步衰弱。许多人认为美元适当贬值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有利,美元过度贬值,将会引发投资者抛售美元的浪潮并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何谓美元适当贬值抑或过度贬值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有学者提出警告,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一些发展中国家最终会厌倦向美国销售商品而换取一堆收益很低甚至在美元贬值时还会赔钱的债券,但它们还是不能轻易抛售大量持有的美国国债。然而,当大部分外汇储备的计价货币突然贬值,或其最后美国出现经济衰退时,它们不仅会一败涂地,还会无处转移“过量的储蓄”。这一警告应予以重视。

  7、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美国经济增长的真实动力不是制造业,而是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就业人数现已经占到非农业就业总数的84%,从业人数超过了1.1亿。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预测,2004年至2014年期间,美国服务业将创造187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而同期制造业将失去3万个岗位。然而,美国服务业的发展,并不是以制造业的衰退为前提,而是通过为制造业提供新服务,其中包括用信息技术去提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又使大量劳动力从制造业释放出来,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5%,服务业继续扩张有利于逐渐消除制造业的疲软状态,以推动经济增长。世界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的商品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而服务贸易却长期保持大量顺差,对外贸易失衡只看货物贸易,不计服务贸易是不全面、不合理的。

  对各种因素做综合分析,既使是第四季度经济增幅收缩,2007年美国经济也不会陷入衰退,按美国政府的预测为2.7%,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9%。美国政府的预测有些乐观, 但取得2.5%的增长率是有可能的,与上年增长2.9%相比,其降幅不大。

  日本经济表现平平。

  从2002年2月开始,日本经济走出低谷时期,景气上升己持续了5年之久,年均经济增长率在2%以上,泡沫经济后遗症基本消除。经济持续景气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世界经济总体增长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拉动,也有日本国内推行各项规制改革和采取反萧条经济政策的驱动,以及企业进行长期调整与改革的结果。但2007年日本经济形势亦趋于波动,出现减缓迹象,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0.8%,第二季度为0.7%,第三季度为0.6%,有人认为增长率减缓是对2006年10月份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回调”,是暂时性的,景气复苏的基调并未改变。由于失业率降至9年来最低水平,家庭开支缓慢上升,企业出口竞争力由于削减成本和日元贬值得到了增强,出口企业设备投资旺盛,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创造新高。日本经济财政大臣认为由于日本金融机构并未过多涉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业务,次级信贷危机不会对日本的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强调“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依然强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预测值分别为2.0%和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7月修订4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时,将2007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定为2.6%,比4月份的预测值提高了0.3个百分点,但10月发表的报告下调到2%。超过2%的增长率对日本来说,就算是一个不错的年头了。2006年日本政府推出的《经济增长战略大纲》,提出日本经济到2012年要实现年均2.2%的增长目标。由于日本央行担心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因此,央行政策委员会在10月决定继续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

  欧盟和欧元区2007年的经济表现较为引人注目。欧盟统计局在2007年8月公布的报告指出,欧盟经济增长率由第一季度的0.7%下降至第二季度的0.5%,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由第一季度的0.7%下降到第二季度的0.3%。尽管如此,欧盟统计局认为2007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仍可达到2.6%,比年初预测的1.9%提高了0.7个百分点,略低于上年的2.7%。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为2.6%。奥地利经济研究所认为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75%。欧盟首脑春季会议提出,力争2007年欧盟经济增长率达到2.7%。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则从4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2.6%微调到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2.5%。上述各种预测表明,在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中,2007年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表现要好于美国和日本,打破了以往“陪敬末席”的格局。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1、增长的动力由出口转为投资和消费。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国际需求下降,以及欧元升值,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欧元区继续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为此,欧元区许多国家商业银行降低了贷款标准,改善了企业投资和融资的环境,企业利润增加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据奥地利经济研究所预测,2007年欧元区投资增长率为2.6%。与此同时,由于就业增多、工资增加以及低通胀率,欧元区的消费有所扩张。

  2、欧元区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物价上涨,一般消费品价格仍然较低,平均通胀指数低于欧洲央行规定的2%上限。由于欧洲央行担心经济增长带来物价上涨,因而年内提高了主导利率,使欧元与美元利差扩大,继续维持着欧元的强势地位。欧元汇率持续上升,使欧洲出口企业遇到困难,尤其是加大了对美国出口的阻力。7月3日欧盟首脑会议发表的报告对欧元升值对其出口的影响做了分析,认为从以往的经验看,实际汇率波动对欧元区出口的影响有限。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欧元出现过大幅升值,但实际汇率波动对欧元区出口年增长率的拉低效果仅为0.5%,与年均增长5%的出口增长相比不足为奇。尽管如此,在欧元区内部对欧元持续走高还是产生了分歧,法国指责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而德国等多数国家则支持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欧元区己与美国站在了一起,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

  3、增强企业竞争力,削减企业行政负担。欧盟委员会重申2010年前各成员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必须保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企业行政负担减少25%,以便创造更好的和更具活力的贸易与市场环境。上述的“一增一减”,其目的是提升各国的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4、德国成为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据联邦经济部长米歇尔·格罗斯估计,2007年德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3%,慕尼黑经济研究所预测为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甚至预测,2007年德国经济增幅将高达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为2.4%。上述各种预测虽低于上年,但德国经济仍在继续复苏,重要原因是劳动成本下降,亦即工资总额占经济产出比重减少。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德国劳动成本已由10年前的59.8%降至56.7%。劳动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德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德国的许多公司同美国公司一样,在海外低成本国家投资设厂,并将其产品在德国重新组装,尔后将其最终产品再出口,利润重新流回国内。全德工业联邦联合会负责人克劳斯·布罗伊尼格指出“从在德国创造就业的角度看,外包可能令人担扰。但只要我们公司在国外的活动有助于增强竞争力和提高市场份额,我们在国内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多于我们转移到国外的就业机会。”德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己从2000年的8.6%,上升到现在的10%。因此,出口对德国经济的复苏功不可没。经济复苏使德国上半年的税收增加了18.4%,6月份的失业率降至16年来的最低点,从两年前的11%降为8.8%,失业人口从两年前的500万降为370万。因此,尽管德国年初提高了增值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家庭消费,但随着就业状况的改善,不会太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

  5、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德国相比,法国的经济状况不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法国只能取得1.9%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值从原先的2.25%下调到1.8%,欧盟委员会也将其预期从2.4%降至1.9%。上述预测值都远低于法国政府制定的增长2.5%的目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贸易和财政“双赤字”扩大、投资不足、家庭消费波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失业率徘徊在8%的高位,等等。德国和法国是欧洲经济的两大支柱,法国经济乏力,业已引起欧盟的关注和忧虑。从总体看,以欧美日为主的发达经济体,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5%。

  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南北经济差距持续缩小

  发展中国家是“庞大的复合体”,包括众多有差异的国家和地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2007年9月发表的报告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没有比现在更为可喜的形势了”。形势趋好的主要表现是:

  1、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在1998年到2006年翻了一番。由于受益于初级产品需求的增长及其价格的上扬,使其国际收支和财政平衡状况得以改善,首次出现经常项目盈余。

  2、南南合作得以加强。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增长,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增长,其贸易额从1995年的577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7万亿美元。2007年南南区域经济合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己超出30%。

  3、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年至2007年间增长了近30%,而同期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0%。预计2007年,在143个发展中国家里,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实际收入会有所减少。198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而到2007年这一差距将缩小为18倍。这一数据表明,南北经济差距正在趋于缩小,而不是在继续扩大。

  4、发展中国家加速资本输出的步伐,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传统上,国际资本流动由北向南流动,亦即资本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现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资本的趋势愈益明显。但吸引和利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2006年全球直接投资高达13060亿美元,其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为4480亿美元。2007年,以企业并购为主的直接投资总额约达2万亿美元,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特区、新加坡。在经济转型国家中,俄罗斯吸引的外资最多。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前景调查》,2007年至2009年,对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目标是东北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日本《经济学人》周刊2007年5月8日一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发达国家剩余资本与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的结合,是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因素。

  5、全球高端人才流动发生逆转。过去,许多高级专业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而现在这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正面临“逆向人才流失”,其主要原因是移民政策存在缺陷,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断改善。据哈佛大学维韦克·瓦德瓦教授的一项研究报告(2007年8月23日《印度时报》)显示,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合法移民要么计划离开美国,要么对是否留下拿不定主意,从美国返回印度的高技能人才己有3.5万到6万人。美国在历史上第一次面临“人才逆向流失”现象。

  6、在国际关系中,“南方因素”愈益突出和重要。发展中国家不仅是发达国家出口和投资的目标市场,也是发达国家获得农矿原料和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因此,各大国出于自身经济和安全利益的考虑,纷纷密切同第三世界的全面联系,开展战略性对话。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西方七国加俄罗斯的八国峰会邀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与会。在2007年海利根达姆峰会上,德国己提议将“八国集团”与“延伸五国”联系起来,使其“8+5”关系定式化。这说明发展中大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表现可圈可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6年就说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幅增长,是全球整体经济连续第4年增幅超过4%的原因所在。2007年发展中国家又取得了一个“较好收成”,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是发达经济体经济增幅的二倍以上。然而,发展中国家面临许多挑战,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没有解决民生问题。联合国公布的《2007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赤贫人口虽从1999年的12.5亿不断减少,但至今仍有9亿多赤贫人口。与此同时,富国向穷国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却在下降。49个最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对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的拉动,主要是依靠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19日发表的《地区经济展望:亚洲和太平洋》报告指出,受良好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新兴市场经济体较好地应对了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现在世界经济正越来越多依赖于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经济表现。美国科尼尔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保罗·劳迪奇纳认为“去国外投资的企业不应只看到短期的成本节省,而是要重视长期取之不尽的高素质员工和投资环环”。中、印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它们的许多企业己成为全球性公司,与欧美传统公司平起平坐。

  何为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究竟有多少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现在尚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数字。有人说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已遍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东欧及中东各个角落,甚至有人把发展中国家等同于新兴市场。然而,美国商务部对新兴市场确认的标准较为严格,最初只把10个国家和地区认定为新兴市场,后来又增加了6个,现在增加到24个,这24个新兴市场与美国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战略联系。实际上发展中国家要成为国际社会共认的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是有条件的,其一,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其二,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提升;其三,与其国际社会的经济联系愈益紧密;其四,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不管目前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有多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亦即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德意志资产管理副总裁温杜安指出,自2002年起,全球新兴市场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跳跃式增长,2004年是8.19万亿美元,2005年升至9.33万亿美元,2006年超过10万亿美元。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承担起了推动世界经济前进的重任。

  三、亚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与市场繁荣

  亚洲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力推动区域内外经济整合;人民收入和消费支出逐步增加,较10年前拥有更多的增长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高达9.8%,其中亚洲新兴市场或新兴市场经济体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佼佼者,业己成为国际社会青睐的地区和关注的对象。尤其中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出乎于西方国家的预料之外,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看点。有的西方学者在两年前就认定中国经济有可能“硬着陆”,从而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这一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1.1%,尽管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抑制经济过快增长,但2007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仍高达11.5%,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减速还在增速,与其他国家经济降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持续两位数的增长并不是中国所期待的。有的西方学者指出,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是否能以迅猛的速度增长,而在于它能否换一种方式增长。这种方式就是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耗能、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继中国之后,印度的经济表现不凡。截至2007年3月的上一财政年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9.4%,印度总理府经济咨询委员会发表的《2007财年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7年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为9%,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9%的预测值基本一致。瑞典信贷银行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1年,印度的经济总量还不到5000亿美元,然而在此后6年间,年均增长速度在8—9%之间,到2007年4月25日,印度已首次进入万亿美元经济体行列,经济规模扩张了一倍以上。印度中央银行披露,2007年10月,印度的外汇储备己达2610亿美元,取代韩国,跃居全球第五。世界银行4月15日公布的数据表明,印度极度贫困人口从1981年的14.98亿下降到2004年的9.86亿。印度经济持续好转,主要原因是印度政府不遗余力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费需求旺盛;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利用侨资与外资,等等。特别是在全球外包市场上印度处于引领地位,根据XMG咨询公司公布的研究报告,2007年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及呼叫中心服务的全球外包市场将增长19.3%,总值将超过2970亿美元,其中印度占有的份额约为11.5%,中国为4.4%,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例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外包业务也在迅速发展。

  人们在分析亚洲经济形势时,往往过多地关注东亚,而忽视了其他地区。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后,己先后走出了危机的阴霾,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06年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率高达8.1%,2007年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仍将保持超出8%的增速。但是,其他地区经济发展也很快,南亚七国在2005—2006财政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1%,高于整个亚洲7.6%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在2006—2007财政年度,南亚七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8.2%,从而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西亚地区依靠原油出口,在过去5年积累了1.5万亿美元,这些“石油美元”大部分用于进口和国内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的多样化。2006年西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5.7%,2007年为5.9%,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增加了0.2个百分点。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2000年至2005年,中亚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2006年为12.4%,2007年为10.3%,主要得益于油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投资的增加;金融信贷政策的不断完善。然而,亚洲发展经济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外部条件恶化,从而对未来发展构成了挑战。

  亚洲经济的良好表现与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使人们对亚洲经济与美国经济的互动关系产生了不同看法,一些机构和人士认为亚洲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比之以前大得多,为此亚洲能够抵挡住美国经济放缓的冲击,现在可以与美国“脱钩”了,甚至认为世界经济经得起美国“跌跤”。而亚行一些经济学家则提醒说,亚洲经济仍未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美国需求疲软必将影响到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国,接下来会伤害到亚洲其他国家。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尽管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对美国经济的“敏感性”弱化了,但两者并未完全“脱节”。正如新加坡联昌国际公司经济学家所说“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受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美国经济下滑,我们的经济也会随之减速,但是我们不会陷入衰退。”

  四、非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景较为乐观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积极利用外资、出口商品需求强劲增长及价格上扬、一些国家增加对非洲的援助,并减免债务、加强区域内外合作等,促其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势头,2003年至2005年,非洲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1%、5.1%和5.4%。2006年为5.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非洲仍可取得5.7%的经济增长率,有些机构的预测值则高达6%左右。但非洲要实现两个目标,其难度依然很大,一是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到2015年非洲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今后几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率必须在7%以上;二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难度更大。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初级产品市场的稳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内外投资持续的增加;宏观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凝聚力和经济整合的增强;政局进一步的稳定以及经济畸形结构的根本改变,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多元发展的经济体系。

  五、拉美经济平稳,波动幅度不大

  自2003年以来,拉美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加大了政府财政投入;区内双边与多边加强了经济整合力度;进出口贸易活跃,国际收支改善,出现了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失业率下降,从而使拉美经济“稳中有进”,2006年国内生产经济总值增长率为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8%。2007年,拉美经济增长率略有下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预测约增长5%,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水平,因此,拉美仍需在稳定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加速经济发展与增长。

  六、俄罗斯、独联体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纷纷降温的同时,俄罗斯却在调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己将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从早先预测的6.5%调升到7.2—7.4%,多数投资银行分析人土认为,最终经济增幅可能还会更高些。主要推动力,首先是高价油气出口的增加。2007年原油出口量约为2.54亿吨,石油产品出口量约为1.09亿吨,天然气出口量约为1980亿立方米。其次是投资欲望增强。油气出口收入的猛增,使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俄罗斯中央银行的数据显示,黄金和外汇储备现己仅次于中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政府考虑到国际油价的不确定性,在扩大油气出口的同时,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对医疗、教育、住宅和农业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再次是大幅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俄罗斯政府继续提高各阶层的工资收入,2007年公务员的人均工资将增加15%,退休金增幅高达20%。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俄罗斯形成了愈益庞大的“中产阶级人口”。按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的标准,“中产阶级人口”的标准,其月收入为600—700美元,2010年要达到900—1100美元,届时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将步入这一阶层。民众收入不断提高,带动国内消费需求日趋旺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07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为7%,在各大国之中,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而独联体的经济表现更好,经济增长率高达7.8%。

  从目前各方面的预测分析看,尽管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在新的一年里有可能发生某些变化,但仍难以有根本性的缓解,多数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将继续小幅收缩,然而,世界经济仍将基本上沿着正常轨迹运行,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本文所用数据资料截止2007年11月)

  作者谷源洋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35年11月26日生于辽宁肯大连市。1956年考入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毕业后在中圈外交部第二亚洲司、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调研和科研工作。曾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他委员会授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顾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邓小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贸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日本国北太平洋地域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等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