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宛城区政府在道观办公58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13:30 东方今报
南阳宛城区政府在道观办公58年
南阳宛城区政府在道观办公58年

南阳宛城区政府在道观办公58年
南阳宛城区政府在道观办公58年

  玄妙观的总体设计采用了前庙后园的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设计方法,在纵线上将附属建筑及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形成了由低至高、层层递进、主从有序的整体形象。

  在建筑技术上,采取了既提高建筑规格、丰富外观形象,又节省建筑材料的方法。主要建筑三清殿等都是硬山式建筑,但在前檐部分采取了将前廊向两墙外延伸一步架的做法,使屋檐向两山挑出翼角。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玄妙观的建筑品类极为丰富,有无梁殿、牌楼、硬山式建筑,又有悬山式建筑、斗姥阁、藏经楼等高层建筑,另外还有吕祖殿等卷棚式建筑。

  ●道士多次找区政府,要求恢复玄妙观

  1982年,玄妙观被公布为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从今年11月开始,宛城区文化馆又在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长年占用文物建筑办公,这不利于玄妙观的保护。”吴湛说,南阳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老祖先遗留下来很多宝贵的财富,“很多地方没有景观还要人为制造景观,我们有这些景观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吴湛拿内乡县衙举例说,最初内乡县衙是县公安局、文化局、教育局等部门的办公场所,1982年统统迁出去,结果内乡县衙一对外开放,就成了著名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68万人。

  他说,玄妙观的主要建筑都还存在,恢复起来比较容易。

  南阳市北郊的独山脚下也有一座道观叫玄妙观,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只有20多间房子,目前有20个道人生活在那里。孟应仙既是那里的道长,同时也是南阳市道教协会会长。

  孟应仙说,当初由于没有活动地点,曾找过县政府,要求归还玄妙观。县政府提了个折中的办法,让他们在独山脚下新建了一座道观,也叫玄妙观,意思是“玄妙观迁走了”。孟应仙说,从1995年起,他们每年都要找宛城区政府,要求政府搬迁,恢复玄妙观,但政府答应得很好,搬迁却迟迟没有动静。

  吴湛介绍说,解放初玄妙观的道士解散时,一部分人去了武当山和登封的中岳庙,不仅南阳境内的道士们在讨要玄妙观,那些流失到外地的道士也多次回来讨要。

  ●区政府几次考虑外迁办公,但均无结果

  如果说从前的玄妙观为解决宛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场所立了大功的话,那么现在的玄妙观则成了一根鸡肋。“院里到处都是文物,动不得也拆不得,想改善办公条件都不可能。”宛城区委一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这些文物,机关的办公楼可以重建,也可以通过转让地产另辟蹊径,但正因为有玄妙观存在,地处闹市区的地产也没人敢要,“谁敢扩了道观搞开发?”

  宛城区委书记马瑞平说,随着上下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加上道教人士和文物部门不断催要,近年来宛城区也感到了来自玄妙观的压力。宛城区几次考虑外迁办公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实施成,主要因为涉及的规划、土地和资金等难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但他表态,区政府搬迁只是早晚的事。

  马瑞平介绍,原南阳地委也在古建筑南阳府衙内办公,后来外迁,府衙成了南阳城区的旅游亮点。“南阳府衙拆迁时我是指挥长,我当然知道地面文物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开发和恢复玄妙观,宛城区当然要全力支持和配合”。

  宛城区委宣传部长黄玉杰态度也很明确,她认为玄妙观目前是颗埋在灰尘中的明珠,是南阳市旅游文化业发展的潜力股,近年来,他们一直在呼吁把玄妙观一事纳入全市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如果玄妙观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区委、区政府还在这里办公显然不合适”。

  一位知道内情的工作人员透露,区政府搬迁的最大难题是土地审批,“国家对楼堂馆所用地控制很严,如果想搬必须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