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副市长的成长历程:理想的蜕变和破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11:32 人民网
拿了130万,受贿形式多种多样 如此轻易就拿到的采矿权和探矿权,姚思峤根本就不珍惜,实际上,他的思茅九鼎矿业有限公司从未实际进行过勘探、开采,因为那样还将投入很大的成本,他没有那个资金,便决定通过转让矿权从中谋取暴利。 其中,第一次转让是2005年3月,姚思峤找到景谷的一家规模较小的矿业公司,以合作开发的名义和135万人民币的价格,将景谷县凤山乡登海山、满坡—凉水箐两个铜矿的采矿权“卖”给了对方。这笔生意稍微出了一点麻烦,双方产生过一些争执,最后,姚思峤实际从该公司拿到了132万元的转让费。 从这笔“无本生意”中长到了甜头的姚思峤兴奋不已,在大肆挥霍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物色第二个买家。第二年,他终于敲定了一家水电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对方愿意以610万元人民币的价,有尝转让取得他手中的景谷县小正兴等4个矿点的探矿权。 “很懂事”的姚思峤明白“饮水思源”的道理,很早就在考虑着一个在他看来最关键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对自己的“大恩人”表示感谢,既要“安全”,又要足够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显然更是身为副市长的罗德忠更为担心的问题,他“聪明”的做法是“偷梁换柱”:他授意姚将自己名下的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及所有地上附者物作价45万元转让给他,在未付分文的情况下,姚写了一张50万元的假收条交给他,欲证明二人之间发生过这样一笔“合法的经济行为”。事后检察机关查明,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于2007年1月,以协议转让的形式,转到罗德忠指定的其弟罗某某的名下。 这一笔,“罗副市长”就进账了整整50万元。过了一段时间后,见没有丝毫败露,他胆子越来越大,又分四次“笑纳”了姚思峤送来的80万元人民币。其中一笔15万,还是出差到昆明开会时在宾馆里收的。 经由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承担本案在昆明审理的公诉任务。基于以上已经初步查明的为矿老板谋取利益并收取巨额贿赂的罪行,该院认为:被告人罗德忠非法收受人民币130万元,数额巨大,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外反思 副市长的成长历程:理想的嬗变和破灭 站在被告席上的罗德忠看上去非常消沉和沮丧,头发有些花白,比起仅半年前在普洱市副市长任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照片上意气风发的模样,似乎老了好几岁。他承认了自己所有的罪行,但也试图做一些辩解:以前,他曾经公开说自己是思茅财贸学校毕业的,现在,又把云南财经大学停薪留职的姚思峤说成是自己的“校友”,并且表示帮姚思峤只是出于这层校友之间的情份。 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罗德忠出生在普洱市墨江新抚乡新塘村,那是一个位于哀牢山深处的高寒贫困山区,其童年时光几乎都在半饥饿状态中度过。因为太想摆脱这种过于贫困的生活,他学习非常勤奋。由于经常见一些长辈乡亲开着车子到村里运木材,当年,他为自己立下了第一个理想——做一名驾驶员,“我非常羡慕,觉得驾驶员的职业很神圣,可以开大卡车,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 稍大些后,他的想法有所改变,觉得要成为一名科技人员或者公务员,才能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从后来他的职业取向和仕途经历来看,他已然实现了自己的这个理想。在出任墨江县县长后,他力抓的一件大事就是接通乡村的照明用电,“这是我最欣慰的事,通过我的努力,家乡通了电。当时思茅地区通电的农村不到30%。通电以后,当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提高。” 罗德忠回忆:担任家乡的县长期间,他非常重视开展扶贫、科技推广的工作。但在这个工作中,他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归根结底,是因为家乡群众的素质太低。由于科技知识无法推广,脱贫致富的工作难度非常大,在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法开展,而有些地区则是脱贫之后又返贫,非常令人痛心。 据了解,罗德忠的儿子已经18岁,他对儿子倾注了很多的爱和期望,经常对儿子讲他的童年是多么多么的艰苦,但儿子根本不相信,觉得无法想象他童年那种每天只能吃粗粮、腌菜汤的生活。于是,他便经常带儿子下乡,去感受农村贫困儿童的生活,以此锻炼儿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昨日参与旁听的一名群众简短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据其所知,罗德忠是一个“逢年过节到处躲送礼”的“比较清廉的官员”,他终于也蜕变成了一个“贪官”,应该有着“官场环境”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一位曾经与罗德忠有过多次接触的普洱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就罗在墨江和普洱任职期间的政绩及其平常的为人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堪称“年轻有为”的“好官”:是从最基础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工作能力强,在绝大多数同事和领导面前的印象也很好。 “这样一个分管矿业的官员的落马,自然有着整个矿业管理体制方面的大原因,也有着其自身嬗变的心理原因。但不管如何,这都是分析包括‘官商勾结’在内的等当前矿业乱象的一个典型的范本,值得关注和研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