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临汾市用200亿GDP换蓝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10:22 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12月9日电(记者王炤坤、安蓓)2007年3月至10月下旬,随着一次次关停令下,随着一声声爆破巨响,临汾市侯马电厂、襄汾县鑫盛冶炼厂、洪洞县浩溢煤焦化厂等231家污染企业的炉子、烟囱应声倒地…… 昔日的产值利税大户一个个关停,山西省临汾市今年将为之损失200多亿元的GDP。而这个代价换来的是市民满意的好天气。根据临汾市环保局的监测,截至12月3日,临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90多天,远远高于年初预定的220天的指标。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杨兆丰说:“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的环保意识都前所未有地增强了。” 市民:失去的“花果城”在回归 “今年临汾的蓝天多起来了,你看阳光也挺透亮。”临汾一中美术教师田文昌对记者说,前几年,他教学生们画《可爱的家乡》却很难见到蓝天,现在这种尴尬情形没有了。 “刺鼻的烟味闻不到了,早晨起来窗户的落尘也少了,市里大搞绿化,有点回到小时候花果城的味道。”37岁的市民张建梅说。 张建梅说的“花果城”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临汾市,那时的临汾人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遍栽园林果木,一年四季有花、有荫、有绿,有果,享誉全国,人称“小海南”。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焦化、钢铁等重化工业企业与日增多,临汾市逐渐发展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煤焦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尤其是小焦炉、小冶铁、小火电等“重污染、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扩张,使得“两山夹一川”、原本透风率只有50%多的临汾盆地遭到严重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这个资源大市GDP总量取得了全省第二的成绩,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它从2002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戴上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的“黑帽子”,曾经有一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天数只有14天。 政府:以“壮士断臂”换取头顶蓝天 2006年,临汾市以“壮士断臂”的力度实施环境治理。当年关停淘汰473家落后污染企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8%,二氧化硫减排4.43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1.6万吨。年末传来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全国重点监测的113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临汾市位置前移,终于摘掉了“污染老大”的帽子。 2007年,环境治理成为临汾的“市长工程”。市委书记、市长的身影不断出现在淘汰落后产能的现场上,给环保部门鼓劲,为受损企业找出路,做到“无情淘汰,有情善后”。 为了保持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市政府分三期共淘汰关闭落后污染企业231家,限期治理665家。市环保局局长许锁子说,今年可以再削减二氧化硫5.01万吨,化学需氧量2.1万吨。 “资源型城市不可能完全摆脱资源实现发展,关键是要实现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同时加快发展高新产业和服务业,完善城市自净功能。”市长李天太说,目前临汾市区、开发区内严禁建设非高新产业项目。今年临汾4次招商会签约的194个项目中,煤化工、装备制造、农业产业化、新型建材和旅游等产业项目达151个,总投资额379亿元,与传统产业平分秋色。去年以来,临汾市以财政投入带动社会资本,迅速扩大城市集中供热面积,提高城市气化率,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公交车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 企业:“污染之痛”逼上循环经济 现在回忆起2007年1月1日炼焦厂高达65米的烟囱轰然倒地的场景,金尧实业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义还是会“心疼得想流泪”。他投资6500万元建成年产40万吨捣固焦项目,但企业位于临汾市饮用水源地,被列入2007年首批淘汰名单。 “那天在爆破现场,炼焦厂的员工流泪,我也和他们一起流泪。”市长李天太说,“但要找回临汾市的蓝天,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必须做出的选择。” 李学义说:“一定要接受教训。”他告诉记者:“现在通过环评已经成为一切立项审批的前提条件,没有环评发改委不会立项,银行不会贷款,土地得不到审批,水、电、运都不能保证。”在市政府的帮助下,他正在和一个美国企业洽谈一个轮胎专利项目。“以前咱污染吃了亏,以后一定搞环保。” 坚决淘汰污染企业,也为专注于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企业开辟了更大的产能空间和市场前景。有着全国捣固焦化企业示范企业之称的临汾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年产20万吨甲醇和年产10万吨二甲醚的煤化工项目。明年投产后,这两个项目将利用焦炉富余煤气生产甲醇,进而加工成二甲醚。作为优质机焦生产基地和临汾市民用煤气供应的主要气源厂,同世达公司在环保方面已经投资6000多万元,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焦粉回收利用和煤气发电。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