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收到捐款400多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10:54 扬子晚报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和朱成山馆长回答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境内外众多记者的问题。

  [关于设计思想的变化] 新馆更注重“和平”

  日本《读卖新闻》记者:新馆的扩建和老馆相比,在设计思想上有哪些变化?

  朱成山:这座馆是1985年建成的老馆,这次的建设和以往相比还是有不同的。首先是文物史料的变化,那时的资料收集不是很多,展厅面积小。这次史料在量上和面上要大得多;二是内容上、内涵上有了拓展,过去是当地的,就是讲南京大屠杀6个星期的,这次除了6个星期本身的史料更为丰富,我们还做了背景的交待,形成了点和线的关系。在内容方面,向前拓展到日军侵华的历史,向后延伸到对和平的诉求。这是个很大的变化。这次除了大屠杀之外,还有更多的背景交待。过去是单一的南京大屠杀,这次更重要的是和平的一些内容。

  [关于纪念活动的规模]跟广岛长崎比不算大

  日本一女记者:第一,关于建设的费用;第二,新馆在主题上与老馆的区别;第三,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有什么打算;第四,现在

中日关系好,日本大部分民众认为,没有必要举行这么大规模的集会活动。请问您怎么看。

  曹劲松:扩建工程的费用是2.48亿元人民币。另外还有布展费用是8000万元人民币。加起来是3.28亿元人民币。

  朱成山:关于展馆的主题,新馆和老馆没有很大差别,因为我们过去的主题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现在从主题上来讲,没有变,只是新馆在内容上,我们增加了史实本身的内容以及背景的交待,还有与和平相关的内容。我们过去是这个主题,现在仍然坚持这个主题。

  在申报世界遗产问题上,过去我们全国政协也有这方面的呼应,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和广岛、长崎、奥斯维辛相比,条件不具备,所以至今为止申遗工作没有开始。

  第三,我们建馆的目的,就是为了珍爱和平,建立真正友好的中日关系就是要正视历史。我们这个活动的规模和广岛、长崎相比并不大。日本长崎我也去过两次,当地的集会最大规模是11万人,最少的也有几万人。日本首相、参议长、众议长每年都参加都讲话。我们这个馆是个地方性质的,我们的活动规模并不大,和世界同类型活动相比,不大。我们的纪念活动就是表达我们的感情。日本可以纪念广岛、长崎,我们当然也可以纪念自己。(现场响起掌声)

  [关于“百人斩”照片]过去要陈列,现在要陈列,将来还要陈列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旧馆曾经使用过学术界有争议的图片资料,请问新馆是否还要陈列?另外,30万人的遇难者数量,不光日本学术界有质疑,中国学术界也有质疑。请问您怎么看?

  朱成山:我注意到,日本有些学者,对我们的照片有质疑,其中比较多的就是“百人斩”的照片,我明确地说,过去要陈列,现在要陈列,将来还要陈列(掌声)。这张照片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日本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向井敏明的女儿向井千惠子和野田毅的儿子都曾经起诉,现在法庭判决很明确了,没有理由能够证明这事没有发生过,这个判决书我们都有。那是日本战时四大报纸自己的宣传,同时也是南京法庭当时认定的一个案件。如果有人提出翻案,提出质疑,那是这个人对历史的认识问题。

  第二,对于30万这个数字的问题,这不是中国或日本哪位学者提出来的,更不是虚构的,这个数字是当年法庭做出的法律的判决和历史的判决。远东法庭和南京法庭判决都认定的,难道两个法庭的判决可以推翻吗?如果两个法庭不可推翻,那么这个数字就不能推翻,30万是不容置疑的,这个数字不是哪个学者研究出来的,不是哪个官员因政治需要而提出的,所以不能推翻。日本总是有人在数字上表示怀疑,较劲,这是不对的,数字固然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无论是30万还是多少万,日本应该尊重这个历史事实。

  [关于各界捐款情况]共收捐款400多万,其中有遗属捐赠

  上海《解放日报》记者:请问新馆扩建以来各界捐款情况以及文物捐赠情况?

  朱成山:新馆扩建两年以来,我们收到的捐款有400多万人民币,其中有台胞的100万,香港的爱国人士郑锦志(音)的50万。内地的其中很多是南京市民,还有受害者的遗属,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是市民的一份感情。我们非常感激。还有捐赠文物的。在美国的南京出去的鲁照宁先生,还有日本华侨的捐赠。常州、南京的市民,也都以收集文物的方式来支持。另外,我们在媒体上征集志愿者,三天有1100多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每天还在继续,最小的8岁,最大的70多岁。我们同样非常感激。他们用服务的方式来支持和帮助我们馆的建设。

  [关于新馆开放时间]13日午后免费开放,本月没有休息日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请介绍一下13日的活动情况。

  曹劲松:关于13日的两个仪式,一个是悼念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的,还有一个是扩建竣工仪式在同一时间举行,由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主办,由省市委的宣传部门承办。主要仪式包括唱国歌,向遇难同胞默哀,全市鸣放防空警报,向遇难同胞敬献花圈,宣读南京和平宣言,新馆揭牌,敲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各界人士讲话,这是主要的内容安排。

  朱成山:根据我们了解到的,这次来参加的有7个国家600位来宾,最主要的是日本的。日本的团队很多,很多都是和我们纪念馆保持联系的。其中最大的团体是紫金草合唱团,有150人。最少的有10来个人。600多位外国人中,日本来宾有400多人吧。

  本报记者:请问12月13日正式开馆后对观众开放的时间。

  朱成山:因为闭馆两年了,请大家不要集中在这两天来。13日中午活动完后,就一直免费开放,而且在今年内是没有休息日的,希望媒体把以上信息告诉市民。明年开始每个礼拜一休息,其余时间都向公众免费开放。

  本报记者 马燕 谷岳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