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06:40 长沙晚报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放(图)

  这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展馆外景(十二月十一日摄)。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今天,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南京,凄厉的警报声又一次响起。上午10时,江苏各界在江东门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仪式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

   这座纪念馆在位于南京城西江东门地区的“万人坑”遗址上建立并扩建,当年侵华日军在这里杀害了两万多名中国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纪念馆主展馆整体形状犹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东部船头部分是陈列丰富的展厅,周边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举行悼念活动;中部是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则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

   三千文物展示屠城血证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与原馆相比,扩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增长了3倍,达到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扩大为2.5万平方米。和旧展馆的100多件文物相比,新展馆中展示的文物达到3000多件,很多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朱成山说:“纪念馆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呼唤和平’的意愿。”

  凝聚和展示历史记忆的纪念场馆特别是遗址博物馆,对公众有着巨大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二战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犹太殉难者纪念馆和美国夏威夷珍珠港亚利桑那纪念馆等,都及时保留了战争遗址和大量史料,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也是全人类共同铭记的历史教训。我们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今天下午开始免费开放

  新馆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几组形神俱备、细腻逼真的艺术雕塑。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精心设计的大型雕塑《家破人亡》、群雕《市民逃难》、主题雕塑《冤魂呐喊》《胜利之墙》,成为凸显各个展区主题的“点睛之笔”。在和平公园里,著名雕塑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孙家彬创作设计的高达30米、用汉白玉制作的《和平》雕塑,以一对手托和平鸽、展望未来的母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类对和平发展的期盼。

  在13日悼念仪式后,纪念馆将于当天下午开始免费接待中外参观者。到今年年底持续开放,不设闭馆日,明年开始周一为闭馆日,其余时间可正常参观。据新华社和《南京晨报》报道

  新馆亮点

  三座“母亲”雕塑

  寓意深刻的雕塑艺术,尤其是三座“母亲”雕塑,是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大亮点。

  第一座“母亲”雕塑名为《家破人亡》,位于纪念馆大门东南侧,高达十几米,表现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的形象。

  第二座“母亲”雕塑名为《母亲的呼唤》,位于遗址区的墓地广场前。这座立雕高4米,是根据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先生当年拍摄的影像中的一位手拄竹棍、正在寻找亲人的老妈妈原型设计制作的。她神情悲愤,左手向前伸着,似乎正在寻找失去的亲人,右手攥紧拳头,表示她内心的愤怒。

  第三座“母亲”雕塑名为《和平》,位于纪念馆新建的“和平公园”内。

  母亲是中国传统家庭的象征,也是坚强不屈的象征。这三座雕塑,强烈表现出战争对中国家庭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警示爱好和平的人们铭记历史教训,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据新华社

  展陈方式

  门厅:再现战火下的南京

  朱成山馆长介绍,观众走进门厅后,首先看到的是正在播放的“古城南京”,展现的是1937年未经战火的美丽古城。随后,防空警报响起、炸弹声轰鸣,在一段残破的城墙上正不断播放“1937年战火下的南京”,周边灯光暗淡,市民逃难的凄苦景象映入眼帘。

  序厅:墙上刻着遇难者名录

  走进序厅,对面墙上是一个醒目的汉白玉花环,花环前燃烧着不熄的长明火。每隔12秒,展厅里传来悠远的钟声,花环中间出现一个遇难者的照片。两面墙上,密密麻麻刻着遇难者名录。抬头看展厅顶部,是一段破碎的城墙,“遇难者300000”的字样赫然入目。参观者脚下,闪烁着象征生命的灯火。

  场景复原:3个家庭的噩梦

  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和幸存者哈蒙鹤、夏淑琴和常志强的回忆,分别复原了三个家庭家破人亡的场景。同时还在空中悬挂着10个幸存者回忆的家破人亡的场景,此外还有11个日本加害者的证言和9个外籍见证人的日记和书信。

  档案墙:有12802个档案盒

  在基本陈列的结尾处,一面巨大的档案资料墙让人震撼。朱成山馆长说,这改变了以往把资料藏在库房的做法,把一系列证人证言陈列在观众面前。这面墙高12米,长20.08米,有12802个档案盒。

  尾厅:12秒熄灭一盏生命灯

  滴答、滴答……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随着灯的亮起,一位遇难者的遗像浮现眼前。随即,灯灭了,遗像也消失了……

  朱成山称,尾厅这个设计的史学基础是,在六个星期中有30多万同胞遇难,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据《南京晨报》

  为了前进的纪念

  肖应林

  一个民族,不能时刻发酵仇恨,但绝不能不记住历史。

  血痕,可以因为时光逝水而变淡,但绝不会在记忆中消于无形。

  今天,12月13日,对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惨痛日子。

  70年前的此日,在六朝古都南京,出现了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一页,远自东瀛列岛而来的侵略军,在日本政府当局的默许和战地长官的授意下,开始了长达一个半月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杨柳岸晓风残月,顿时失色;十里秦淮桨声灯影,从此喑哑。这是惨痛的一幕!这是永不能忘的一幕!无论是战败被俘的军人,未及逃亡的难民,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在侵略军疯狂的屠刀下变作了冤魂。30万!30万骨肉同胞消逝的生命让世界为之颤栗。

  70年后的今天,我坐在电脑前,压抑着无比悲愤、沉痛的情绪,准备写些祭奠同胞的文字,以此来献上我的哀思和对他们的追忆。打开电脑,无论百度,无论谷歌,都有无数凝固着历史惨剧的史实照片、无数惨剧亲历者的沉痛回忆刺痛我的眼睛。在心灵深处,那30万冤魂的呐喊和呻吟、痛苦和无助带来的痛感,让我无法抵御,也不想抵御。我要让这痛感随着血液的奔流,深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走到每一个神经末梢,叫我永远记住。

  无法抵御,不想抵御,是因为我的悲伤,更是因为我的愤怒。我愤怒70年都已过去了,日本右翼势力为什么还不正视历史,还在睁着眼睛说瞎话,还在干着模糊歪曲历史的勾当,还在朝我们感情的伤疤上捅刀子。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虽然远东审判早已作出了历史公论,但大家看看吧,这些年里,日本军国主义鬼魂仍在作祟:学生书包里的历史教科书被篡改了,东京靖国神社甲级战犯的牌位还阴森地立着,首相、内阁大臣拜鬼的丑闻不断……就在两天前,日本《读卖新闻》的社论中,还居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当年

国民党政府捏造的历史!

  好在,历史就是历史,它不会因为个别国家、个别政府的蓄意遮掩而改写。就在这个最能触动神经、最能令人类反思的纪念日来临之际,西方国家的电影银幕上掀起了“南京大屠杀”的热潮,忠于历史的真相揭露令某些日本人惊慌不已。为什么惊慌?因为有更多人知晓了军国主义者的野蛮与凶残,有更多人洞察了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在欺骗着世界,有更多人看清了军国主义那副泼皮无赖的嘴脸。

  这些天,人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不是要沉湎到历史的伤痛中,而是为着人类祈祷和平,提醒人们不可忘记历史,背叛历史。我们不狭隘,世界更是宽容的,但无论是谁,否认罪恶、否定历史是绝不可能取得谅解的。

  为了30万同胞的冤魂可以安息,12月13日,我们应当纪念。

  为了时刻提醒我们更当自强,12月13日,我们应当纪念。

  为了人类世界未来的和平,12月13日,我们应当纪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