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命如竹 成就重机今日辉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07:17 华龙网-重庆商报
蜀道之南,百里竹乡,万倾碧波,苍翠挺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竹海里走出的企业家廖绍华,骨子里渗透着竹的性情与品格。生命如竹,成就了他的事业与梦想,也成就了重庆机床今天的辉煌。 生于竹海潜心求学 廖绍华出生在宜宾长宁县。现在,这里是世人注目的风景名胜——蜀南竹海;过去,这里被贫穷荡涤,乡境萧条。廖绍华告诉记者说:我父母的第一个儿子在饥荒中夭折,3年后,我的出生对痛失长子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慰,他们对我注入了更多的期望。 廖绍华童年记忆里,门前屋后是一片密不透风的竹丛。在那些吃不饱、穿不暖日子里,竹丛成了他的“游乐园”。仰望修竹千竿,直指云天,让他思绪飘荡,多少次,他觉得自己正倚竹而上,与云彩对话。更多的时间,府身欣赏着新笋萌发,他惊奇于拱破僵土,掀开顽石的无穷力量。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以后,在与妻子聊天中,妻子告诉他,第一次去老家,心里对于贫穷已经做了最坏的假设,远望着那两间低矮房子,还是不免心酸。然而,当踏进家门那一刹那,满满一墙壁奖状,映入眼帘,心为之振憾。 宁静的竹乡,给了他一颗宁静的心,一如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的竹。大学即将毕业,他被保送攻读硕士学位,选择了朴实无华的机械专业。他那时的梦想就是专注于潜心钻研技术,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努力钻研技术为王 1988年从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廖绍华被分配到重庆机床厂。该厂前身是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华西分厂,建于1940年。1953年,被列为国家定点发展齿轮加工机床的唯一专业企业。在这里相继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代滚、插、剃、磨等各型齿轮机床,创造了中国齿轮机床发展史上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齿轮机床的摇篮,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随着占全国总拥有量50%的近三万台“重机牌”齿轮机床装备了各行各业,“重庆机床厂”——这个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同志亲笔题写的厂名就响彻了半个世纪,响遍了国内与海外。 这个拥有几十年技术沉淀的国家大型一级企业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专业领域的造诣使他很快成为技术骨干。1996年,由于业绩突显,他获得了美国南加州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培训机会。他说,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次培训给他的思想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记得在一次讲课中,导师将一张纸蒙住白板后问大家,技术是什么?学员们各抒己见说了很多之后,老师揭晓谜底:“技术是中国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口号!”这句让他蒙受羞辱的话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技术必须把他附载到经营上,只有把技术转换成生产力,转换成商品,技术才是有价值的。 四个月的培训让他深受启发,他欣喜没有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住思想的翅膀。进修回来半年以后,被推选进了厂级领导班子,担任了生产副厂长——他的角色开始由技术向生产管理转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