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展要有硬指标和时间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10:09 中国新闻出版报

  卓越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李朋义讲过一个小故事:有一年他去爱思维尔集团谈合作,对方首先打开世界地图,介绍他们在世界各大洲和相关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这令他非常尴尬,因为他准备的资料中只有中国地图,展示的只是在国内的业务情况。

  其实李朋义当时所在的外研社一年销售码洋已经有十六七亿元,资产利润率超过20%,在国内名列前茅,但是跟爱思维尔集团比,销售码洋只有对方的1%。这是目前中国出版企业跟国际出版集团差距的一个缩影。报纸、期刊等情况也大致如此。《纽约时报》的广告额最高时一天能达到1亿多元人民币,相当于《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额。美国《国家地理》一本杂志的收入比我们一个集团的收入还要多。

  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该成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不能泛泛而谈,必须用强有力的改革来推动发展,用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发展,用具体明确的要求衡量发展,还要有时间表来验收发展。

  首先,大发展要有大改革。必须对束缚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根本的改革,要在地域、所有制、行业、等级、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大突破,在产业的资本化、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等方面,也要有大举措。

  其次,大发展要有大政策。十七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也提出“产业集群”、“产业带”等新的思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措施,进一步发挥政策、资源、管理的优势,在资金、体制、政策、环境、动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给改革者以动力和信心,让悲观者前行,使无力者有力。

  再次,大发展要有具体指标。我们不能用“繁荣”代替产业“发展”。繁荣是比较概括的提法,发展则有硬指标要求。因此,新闻出版业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明确“大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衡量指标和具体内容,不能泛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范畴分为核心层(如新闻出版、演艺)、紧密层(如教育、科学技术)、相关层(如相关制造行业),我们的重点是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基础行业,要把它的发展指标量化,以“动词”、“名词”来说话,而不能靠“形容词”去粉饰。

  最后,要有实现改革发展具体目标的时间表。业内有些人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疑虑重重,信心不足,这跟改革的不确定性有很大关系。改革不能往后拖,否则人心就拖散了,改革热情就拖凉了。要积极主动改革发展,如果顾虑重重,借口“试点”往后拖,我们就只能望着呼啸驶过的改革列车的背影兴叹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