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6日03:23  长江商报

  孝感市市长梁惠玲

  积极为东部企业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武汉城市圈不仅为包括孝感在内的每一个圈内成员提供了更好更高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东部产业实施战略性转移开拓了广阔空间。”梁惠玲表示,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势必成为中部崛起重要的战略支点。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孝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梁惠玲称,孝感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工作积累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孝感市现有省级开发区8家,还有一批特色板块经济园区,可以为有效承接提供优势平台;已形成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金属制品和食品医药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载体;同时,孝感市还在沿海地区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客商联络渠道和招商信息网络,广东、浙江、福建已成为孝感稳定的投资来源。数字显示,2006年以来,长珠闽地区投资孝感的企业达到54家,总投资规模为49.01亿元,“为孝感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预期”。

  积极为东部企业扩张创造有利条件,梁惠玲介绍,孝感已经出台了有关文件,将从建立领导体系、完善战略规划、密切相互交往、提升园区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投资服务等方面联合发力。本报记者 胡创

  ■ 专访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林正刚——

  竞逐全球首个“绿色”技术中心 武汉绝对有机会

  在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效应带动下,世界500强美国思科公司迅速把目光投向了这座中部重镇。记者获悉,思科正在筹备其在华的首个“绿色”技术中心,而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武汉,无疑有着巨大的竞逐机会。昨日,在“东部产业转移战略论坛”间隙,记者专访了思科中国总裁林正刚。

  160亿美金的“思科蛋糕”

  “思科在武汉设有一个办事处,并与本土和外地在汉的共80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林正刚介绍,对于思科整个在华战略布局,这仅是“冰山一角”。

  今年11月,思科全球CEO约翰·钱伯斯在北京高调宣布,思科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在中国承诺投入160亿美元,“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将是其在华发展的战略重点。

  据林介绍,未来思科在中国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IT教育,本地采购、风险投资等领域。而武汉优势的教育资源,早已吸引了思科将其四所网络技术学院落户于此。“未来我们还会考虑在武汉做一些包括风投在内的其他投资。”林正刚表示,他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一有创新模式,二与网络有关,并不会与现有的合作伙伴产生竞争。”

  向东部沿海学管理

  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林正刚认为,包括武汉在内的内地城市,需要引进的不仅是产业项目本身,更重要的是“信息时代的管理模式”。

  与此相关的一个焦点是,在武汉获批“两型社会”新区后,高能耗等传统制造业的引进,被普遍认为“将面临诸多门槛”。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自身管理模式变革来提升盈利能力,被看成是提高生产力的一大着力点。

  “目前,思科公司自身的管理的运营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我们倡导的是Web.2.0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大幅减少流程环节,提升管理效率。”在林正刚看来“世界是平的”,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信息化办公的基础已然形成。”

  “我们的一些外包项目,在选择给谁接单时,考察的往往不是产能,而是信息化水平。”林正刚说。

  筹建全球首个“绿色”技术中心

  此次林正刚访汉,一个关注的焦点是思科在华筹建全球首个“绿色”技术中心的选址问题。面对媒体的追问,林正刚显得语态严谨:“目前,‘绿色’技术中心的项目还处在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层面,其他的还没定。”

  据林介绍,思科筹建中的“绿色”技术中心,将满足面对全球的,在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减少电子产品垃圾等方面的需求。林正刚打了个比方:“譬如我们的很多数据中心,都是耗电量很高的,‘绿色’技术中心就会研究如何去降低他的能耗。”据悉,该中心将优先满足中国的项目研究。

  节能降耗本身,将产生巨大的经济附加值。该中心一旦落户武汉,其意义非比寻常。尽管林正刚一再强调“(选址)还是下一步的工作”,但他表示,头顶“两型社会”光环的武汉“绝对有机会”。本报记者 程久龙

  ■ 专家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

  “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是武汉今后的方向”

  如今,中部地区正面临承接东部制造业的产业转移,那么,决定产业转移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昨日,在汉举办的东部产业转移战略对话会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认为,相对政策和区域的优势来说,产业的聚集对制造业的转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称雄世界”

  针对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袁志刚教授介绍,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2002年以来,每年的经济增长额都高出预期,今年在不断采取宏观调控的情况下,GDP增长预计仍然高达11%。

  “数据统计,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三,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位居第二!”袁介绍,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第二产业,“中国的制造业已经称雄世界!”

  尽管如此,他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居民消费增长乏力,增长要素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推动;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对制造业来说,教育、医疗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劳动者收入占总产出的比重不断减少;流动性过剩,经济面临过热及通胀风险。

  产业聚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把中国经济置于全球化。”袁认为,第三次全球化的实质是中国劳动力参与全球分工体系,我国东部沿海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集聚地。

  袁认为,这种制造业的集聚,最初是因为当地本身具有的初步优势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但他表示,相对政策和区域优势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的聚集。

  目前,由于土地等成本因素的原因,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制造业将面临向中部地区转移。

  谈到目前产业转移的不利因素,袁分析,内地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是武汉今后的方向!”本报记者 尤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