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投资公司的航母驶向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13:39 观察与思考

  ——中国海外投资首战铩羽

  -观察记者 魏雅华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投资公司于2007年秋天在北京成立,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为2000亿美元。其身后是国家拥有位居全球第一的,数额高达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投资公司将正式执掌国家外汇投资大权。

  中国投资公司不仅实力雄厚,还阵容豪华—

  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现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现任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三人被任命为中投公司的执行董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央行副行长兼外管局局长胡晓炼等五人为非执行董事,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和现任发改委副主任王春正则为独立董事。

  —这是2007年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

  成立中国投资公司缘由

  对于中国国家投资公司的成立,海外的中国经济观察家如此评论—

  香港媒体刊载署名文章称,中国投资公司除要实现国家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外,还要兼做收缩当前金融系统流动性,及对抗宏观经济波动的任务,因此,注定以海外运作为主业。中国投资公司,有一个成功的模仿蓝本—新加坡“淡马锡”。

  “淡马锡”以财政资金作为杠杆,运转了新加坡GDP的10%。但中国投资公司显然还没有这样的底气。中国政府极力淡化这家公司的“威胁性”,它在正式成立前的第一笔买单中,以不错报价买入“百仕通”无投票权的股份,特此表示公司“只赚钱,不管事”。

  文章写到,新加坡“淡马锡”成立至今,投资半数以上仍在新加坡国内。但中国投资公司除要实现国家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外,还兼职收缩当前金融系统流动性,对抗宏观经济波动的任务,因此,注定以海外运作为主业。

  此言不谬。

  这是中国为了阻击升值过快的人民币汇率,释放因人民币升值过快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而启动的一项以攻为守的对应之策。

  到2007年11月,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从汇改以来己超过了7%,如此一算,这样的升值幅度会给中国1.3万亿的美元储备带来多大损失,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击穿1:8.0整数大关,到击穿1:7.5,现在己直逼1:7.0的又一个整数大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几乎天天在创新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水位天天在涨,人们对此忧心忡忡,这是中国经济的心腹大患。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来没有像2007年这么大过,它不仅在消蚀着“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使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天天在缩水,还直接推动着中国的通货膨胀。而这才是最危险的。

  曾很让我们自豪的巨大的贸易顺差,在快速地增加我们的外汇储备,而我们又必须为每1美元外汇收入,准备7元多的人民币兑换金,这就迫使中国不断地加大人民币的货币投放量。这才是发生在2007年的,如此严重的通膨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中国投资公司的成立,就不是单纯地为了抗御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国家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还有对抗通货膨胀的重任。

  中国投资公司首战告负

  然而遗憾的是,踌躇满志的中国投资公司,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一个错误的对象,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2007年5月,尚在筹备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便急匆匆地斥资30亿美元,大手笔购入黑石1.01亿股,约占后者总股本的约9.9%。购入价是黑石招股价31美元的95.5%,约为29.605美元。

  我们不知道中国投资公司是否把美国股市当成了中国股市,以为在美国股市的一级市场投资,也会像在中国股市的一级市场投资一样,不仅毫无风险可言,还能如囊中探物一般地一夜暴富。

  不过,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却是那样跌宕起伏,那样地富有戏剧性。

  这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首笔境外股权投资。

  让我们先说“错误的时机”。

  2007年6月恰逢美国房贷次级债危机爆发,而仅这一件事,便决定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首笔境外股权投资必败无疑。美国的房贷次级债危机并不是一件带有很大偶然性的突发事件,是有很多征兆的、可预见的重大事件。

  再说“错误的对象”。

  黑石集团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3.1%,达到35.06美元,于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在黑石上市当日,每股账面盈利达5.455美元,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喜孜孜地发回捷报,一日暴赚约5.51亿美元。

  可这样的好日子没有几天。

  还是在6月上旬,美国国会便己提出议案,拟提高上市私募基金公司的税负水平,并可能在月内实施。如此重要的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会不知道吗?黑石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它目前仅承受15%的税负,提高后将达到35%,严重影响其盈利水平。

  让人大惑不解的是,难道中国投资公司在决定投资前,就不研究黑石公司潜在的政策风险吗?

  很快,黑石的股价一路下跌,8月16日,美股全面暴跌,黑石股价最低跌至每股22.04美元,中投公司亏损达到25.55%,约7.666亿美元,合58.241亿人民币。到11月12日,尽管略有反弹,黑石股价仍为22.26美元。

  中投公司30亿美元投资如今亏损约7.44亿美元,(合55.34亿元人民币),亏损额度弓超过了22%,损失惨重。这一战让中投公司大伤元气。

  然而,黑石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尽管“黑石”现在改译为“百仕通”,但在包括罗杰斯在内的美国有识之士眼里,投资“百仕通”,只怕一通都不通。

  MSN的朱巴克等资深财经观察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低息造就的美国资本赚钱游戏已接近尾声。黑石的上市,也许恰好成了这一时代结束的标志。罗杰斯更直截了当认为,投资黑石是一个“选择错误”或“错误决定”。他说,如果换作他的话,他会从战略和投资角度考虑买进原材料。

  事实上,在外汇储备的投资问题上,我国国内的有识之士也早就提出,应纠正将其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向性错误,也早就有人呼吁,增加黄金及其他短缺战略资源储备。可惜的是,有关方面的急功近利,和人们所期望的深谋远虑南辕北辙。

  两个错误迭加在一起,成为一场更大的错误。

  也许,有人会说,黑石的股票不是有四年的锁定期吗,现在遑论胜负是不是早了些?

  可越刮越猛的美国房贷次级债危机飓风,己像当年东南亚金融风暴般地重创全球经济,这场风暴的破坏力谁又能准确估算? 这场风暴才刚刚刮起,很可能还会祸及中国。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

  能成为“中国的淡马锡”吗?

  2007年12月,中国银行业用外汇建立的专门进行海外投资的QDII,陷入了有生以来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运作不满一个月,就损失10%。有市场人士粗算,基金系QDII浮亏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更有人士担心,4支基金QDII目前都处于封闭期内,一旦开放赎回,其运作压力将会更大。

  由于海外股市一片萧杀,基金QDII表现乏善可陈,此前便已跌破面值的基金QDII,许多居然己跌破了0.9元。

  基金公司11月29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已经跌破1元面值的基金QDII净值再遭重挫。“南方”、“华夏”、“上投”、“嘉实”四只基金QDII净值分别为:0.947元、0.915元、0.908元、0.894元。其中跌破0.9元的嘉实海外自成立以来已经浮亏10%以上。

  基金经理们辩解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问题是,不要说投资QDII的老百姓们,连基金经理们说这些宽慰的话的时候,底气都不足。

  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则把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解读为“中国的淡马锡”。

  成立于1974年的“淡马锡”,隶属于新加坡财政部,是新加坡的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主要在通讯传媒、金融服务、交通物流、能源等重要行业投资,投资额达1030亿新元,约等于5000多亿元人民币,控股和参股40多家企业,包括掌控新加坡电信、星展银行、新加坡港务等重要企业。

  新加坡能够成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GIC和“淡马锡”功不可没。从淡马锡参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海外上市过程,并且赚得盘满钵满可以看出,战略投资行业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有关数据显示,国际上投资银行的年平均利润率约为10%左右,新加坡著名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33年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8%。

  这就难怪金人庆会对“淡马锡”惊艳不己。如果中国投资公司能成为中国的“淡马锡”,那么,每年人民币的5%的升值,自然会不在话下。

  不过可以看出,“淡马锡”与中国投资公司的战略有很大不同。“淡马锡”的目光不只盯着国外,它有近一半的投资是在新加坡。“淡马锡”所投资企业的股票市值,占到了整个新加坡市场的47%。

  如果中国投资公司能如此效法,更弦另张,那么,中国投资公司也能成为中国的“淡马锡”。

  中国国家投资公司

  应尽快进入中国B股市场

  2007年11月29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金苹苹采写的这样一条新闻:《银行理财产品涉足B股市场投资新动向或出现》。

  新闻中说:据建行上海分行国际业务部的有关专家介绍,建行此次发行的“宝B计划”是目前国内首款投资于B股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

  据悉,“宝B计划”,同时发行人民币、美元和港币本金产品。产品投资期限一年,100%保证本金安全。

  挂钩的标的为“陆家B”、“振华B”、“机电B”、“万科B”、“

张裕B”、“晨鸣B”等6只股票,到投资期末,对于用人民币投资的客户来说,如果这6只股票的股价较初始价格上涨超过或等于5%时,投资者可获得15.5%(港币投资为15.5%,美元为18.5%)的收益;当6只股票的股价涨幅不超过5%,但高于初始价时,则可获得5.5%(港币投资为5.5%,美元为8.5%)的收益;无论股价表现如何差,建行均可保证本金安全。

  “宝B计划”的内容,让人心动不己,因为到2007年11月,在大批基金跌破面值的形势下,国内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己不敢承担“保证本金安全”,而“宝B计划”之所以敢于作出这样的“赔了是我的”承诺,是基于对B股市场“价值洼地”的判断。

  “宝B计划”是国内第一支投资B股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它的发行入市开启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冰之旅。

  消息发布,中国股市B股市场应声而起。

  11月29日,沪B开盘于321点,高开3点,收报于330点,大涨3.53%,54支个股全部收红,无一下跌或平盘。也许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当天沪A也大幅上涨了199点,涨幅为4.16%。

  可11月30日,情况则大不相同,中国股市还没来得及欢呼胜利,沪A便大幅低开,满盘皆墨。也许,许多人会宽慰自己说,这是因为昨天涨幅太大,许多人在消化获利筹码,很快会翻红的。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到收盘时,沪综指大跌了131点,刚刚收复的5000点又没了。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股市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在9连阴后,好不容易地止跌反弹,有了一根阳线。才涨了的那几毛钱又飞了,不仅如此,还破位下行,创出上市以来的新低。

  11月30日,不但5000点再次失陷,连4900点都丢失了。这一天,个股比股指的损失更加惨重。下跌的家数达到了648家,上涨的家数才226家,成交量再次萎缩。2007年11月,中国股市跌去了1200多点,创下了中国股市13年来最大的月跌幅。

  现在看来,很可能中国股市不过是在这儿喘了口气,再接着跌。刚刚点燃的希望之光,又熄灭了。

  但B股市场却出人意料地风景独好。

  11月30日,沪B红盘开出,开在330点,收在343点,大涨3.70%,比29日涨幅更大,日K线拉出一根光头大阳线,收在全日最高点。不仅如此,成交量从上个交易日的5.9亿美元放大至13.7亿美元,放大了110%。很久没见到过如此之大的日成交量了。这样的成交量显示,强势上攻的动能在持续放大。

  更令人吃惊的是,一向沪强深弱的B股市场一反常态,深市强于沪市了。

  11月29日,深B大涨5.43%,大大强于A股大盘,还强于沪B。11月30日,深B大涨6.16%,还是强于A股大盘,并继续强于沪B。成交量从上个交易日的2.94亿港币,放大至6.36亿港币,也同比放大了110%。

  不难看出,B股走出了强势上攻的独立行情。

  2007年11月,从6120点一头栽了下来的A股市场一败涂地,1100多支股票击穿了被视为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中国的QDII陷入最痛苦时期:运作不满一个月,就损失10%。而进军海外的中国投资公司,更是撞上了黑石这座冰山,30亿美元的投资便己有7个多亿不知去向。而港股直通车己抛锚半途。

  中国的热钱流向何方?

  或许B股是一块新大陆,2007年的B股比2001年的B股还便宜。同时拥有AB股的上市公司,B股的价钱仅为A股的一半,A股再怎么跌,都不可能比B股便宜,B股比H股还便宜。

  中国投资公司应尽快

  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2007年11月21日,中铁股份A股发行价格区间确定为人民币4~4.8元/股,其H股定价区为5.03~5.78港元/股。中国国家投资公司在中铁股份H股IPO中首次现身。据悉,中投此次将斥资1亿美元认购中铁H股。

  这表明,中国国家投资公司己开始进入中国股市的香港股市。中国国家投资公司进入中国的B股市场不存在任何法律和制度障碍。

  回顾一下中国的海外投资,向来效率大大低于在国内的投资,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舍近求远?

  当中国的QDII们如朝圣的香客纷纷出海淘金的时候,有冷眼旁观者说,如果海外的钱真的那么好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热钱拚死拚活地朝中国涌。此话不幸言中。

  如果中国投资公司真想成为自己的偶像“淡马锡”,那么,它的一半投资应当在国内。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