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二环路上夜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09:27 沈阳网-沈阳晚报

  

记者二环路上夜救人

  

记者二环路上夜救人

  12月17日21时,记者在采访返回报社途中,偶遇一名因车祸重伤昏迷在路边的男子。在记者与热心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那名男子很快被送到急救中心抢救。为了确保伤者能够脱险,本报记者全程跟随,直到伤者家属赶到医院。负责抢救的医生对记者说:“太险了,再晚10分钟,就没抢救价值了!”

  采访归途“偶遇”车祸

  当日21时,记者刚刚结束交警夜查的采访,驾车在二环路上由东向西行驶准备返回报社。当车行驶到市档案馆附近时,反向车道上一辆倒在路边的摩托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第一反应便是发生了车祸,但是现场却没有急救车辆和交警。记者马上把车子停靠在路边,几乎与此同时,一辆黄色的QQ轿车也停在了路边。车上的一名年轻女子和记者一同跑过了隔离带。在距离摩托车15米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名头朝下侧躺在路边的男子,男子头盔下的一大摊鲜血已经凝固。记者拨打120求救,与记者同时跑过来的那位女子也拨打了110和122报警。

  热心司机纷纷伸援手

  由于伤者伤势较重,已经昏迷,记者没有贸然对他进行移动。但是二环路上的车辆行驶速度都非常快,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记者决定留在男子身边看守,而那名女子则在距离男子20米远的位置对过往车辆进行提醒。就在记者通过电话与120急救车联系时,又有多辆轿车停靠在路边,多名司机下车询问记者是否需要帮助。其中,一位贺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是由西向东行驶的,但是发现车祸后,没有办法停车,只得快速开车到下一个出口,反向赶回来帮忙。大约在21时20分左右,122事故处理车和120急救车先后赶到了现场。由于在伤者身上没有发现电话和身份证,无法联系到他的家属。为了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抢救,记者决定陪同伤者一同前往急救中心。

  家属赶到记者才离开

  21时40分左右,受伤男子被推进了市急救中心的抢救室。记者向医护人员表明了身份,希望对方能在没有押金的情况下先救人。急救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车祸中的受伤人员,急救中心开辟的是“绿色通道”,就算没有记者的担保,他们也会全力抢救。而在摘下伤者头盔时,急救人员意外地发现里面掉出一部手机。根据手机上最后拨出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了伤者的一位朋友,对方称会尽快与伤者家属进行联系。22时左右,伤者的家属赶到了现场。

  据介绍,受伤男子姓里,今年26岁,家住沈河区大西菜行附近。为了赶回报社发稿,记者在22时20分离开了急救中心。当时伤者仍在抢救中。医生称伤者发生了脑疝,并有胸部积血,伤势很严重,如果再晚送10分钟,就没有抢救价值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伤者仍在抢救中。事故原因也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本报记者 刘强

  实习生 龚鹏

  摄影 沈生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