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下岗工雕出乱真“泮塘五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03:54 南方都市报
在刚闭幕的首届荔湾区档案馆藏展中,不少街坊惊叹于一套几乎能以假乱真的木雕作品―――“泮塘五秀”。根须缠绕的莲藕,饱满丰润的茨菰、菱角……“犹如刚摘下来的一般”。这套作品并非出自大师之手,而是一名下岗工人。 与数十斤泮塘五秀为伴8个月 从籍籍无名到作品获得“权威认可”,甚至收藏进荔湾区档案馆,伍鸿章坦言:当中没有任何捷径,都是“真功夫”。就以创作“五秀”为例,两支莲藕、两根茭笋、几粒马蹄茨菰和菱角,他足足花费了8个月时间。 考虑到茨菰盛产期只在春天,3月份的某天,伍鸿章就从市场买回来20斤茨菰,把家人都吓了一跳。然而这仅仅是开始,从那以后,妻子女儿几乎每隔1个月,就能看见伍鸿章往客厅里搬运莲藕、茭笋,一搬就是几十斤。 “写实雕刻追求的是逼真度,是慢工出细活,难以一气呵成”。他的“泮塘五秀”让不少行家都戴上眼镜反复研究,几近能以假乱真。 艰难雕刻路难找接班人 “雕刻艺术这条路很难走!”今年51岁的伍鸿章钻研雕刻30余年了,至今才算小有成就。出生在普通的西关人家,他从小就爱好画画。阿公常常笑眯眯鼓励道,“鸿章你好好画,画漂亮了就奖2毛钱”。这2毛钱的鼓励为小鸿章练得生花妙笔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伍鸿章到铜材厂当了普通工人。每天一下班,他就坐在工作台前雕雕琢琢。“除了是爱好,更重要是能创作一些作品赚外快”。 后来工厂效益越来越差,伍鸿章无奈下岗,这门手艺则成了他安身立命的唯一依靠。不断挨客人批评,不断改进,跌跌撞撞30多年。伍鸿章的双手,掌心、指尖突起的是被刻刀、木碎刮过所残留的皮屑。家中一直备有碘酒,因为被刀割伤是“家常便饭”。 “木雕本来是岭南艺术,但怕现在没有多少广州人愿意做了”,伍鸿章曾经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女儿去学,“不过实在太难了!” (线索提供:洪先生50元) 采写:本报记者 李晓瑛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侵权举报电话:020-87385923 不支持Flash
|